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1992年出生的周冬雨又紅了。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作為“謀女郎”,18歲就出道的周冬雨可謂出道即巔峰,不僅第一部作品就與張藝謀合作,而且還憑藉《山楂樹之戀》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新人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之後也一直順風水順,出道6年後又憑藉《七月與安生》摘下了金馬影后的桂冠,成為金馬史上第一位90後影後。

短短6年時間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最近又因為電影《少年的你》,再一次迎來了口碑人氣爆棚,還不到30歲的周冬雨實力詮釋了什麼叫“開掛人生”。

很多人說她運氣好,要不是當年被張藝謀選中,也不會有現在的發展。

以前並不是很瞭解她,對她的印象也僅限於“謀女郎”,但最近看她的採訪和故事,發現她的成功不僅僅只有運氣這麼簡單。

說實話,我覺得周冬雨還是蠻另類的。

在鳳凰網的一個採訪中,主持人問她,你怎麼看待別人把你和角色聯繫在一起?周冬雨說“《少年的你》上映後,有一次自己出去參加活動,結果在活動現場人山人海,觀眾都喊她“陳念,陳念”,她自嘲地說,自出道以來參加活動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感覺蠻好的,蠻激動的。”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當時感覺這個女孩子跟其他“小花”都不一樣,哪裡是個明星,見到粉絲多了居然還會驚奇激動,就像個小孩子。

而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周冬雨也確實少年感滿滿,全程輕鬆、隨性、活潑開朗,想到什麼說什麼。讓我想起她剛出道的時候,很多人不看好她,說她不僅長相寡淡,是“最醜謀女郎”,而且演技木訥,說她沒什麼前途。

沒想到,當初寡淡的“小草”如今卻長成了茁壯的“大樹”,而且生長得自信舒展,不得不佩服當年老謀子看人的眼光。

說實話,周冬雨長相不美,在美女如雲的影視圈,甚至可以說長相平平,而且因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車禍去世,周冬雨跟母親的生活一直比較清苦,後來母親再婚生活才有了好轉。

出道以後也比較沉寂, 內斂,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話題、沒熱搜、沒流量、沒爆點,與許多同期小花相比,實在是低調的驚人。

然而外表波瀾不驚,內裡卻一直在默默發力,從《七月與安生》拿獎到手軟,再到《少年的你》口碑炸裂。出道十年來穩紮穩打,是為數不多的既沒有過人的相貌,也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更不靠話題流量卻能一直開掛,堅持走到今天的演員。

那麼普通家庭出身的周冬雨,究竟是如何走上人生巔峰,擁有開掛人生的?

1、別想太多,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採訪中,主持人問她對角色的感想,周冬雨坦言陳念這個角色與自己實際生活相差甚遠,一開始拍戲的時候找不到感覺,拍戲時自己已經付出十足的努力但導演並不滿意,說“你是個好演員,但演的並不是我想要的,沒有亮點”,一度讓自己非常鬱悶。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主持人問她怎麼克服的時候,她則笑著說,沒辦法,觀眾不會看過程只會看結果,不能找藉口,只能繼續努力演,找感覺,到後面才狀態越來越好,漸入佳境。

越是困難,越要摒棄雜念,專注於眼前。

對於周冬雨來說,儘管與角色差距巨大,但她不去想其他的,而是“專注於角色本身”,用心揣摩角色,最終讓自己成功克服障礙,完美呈現了陳念這個人物形象。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瓦倫達效應。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雜技演員,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會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都專注於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什麼。

心理學家把瓦倫達這種為了達到一種目的總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命名為“瓦倫達心態”。並對其做了總結:任何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先要專注事情本身,不要考慮與該事情無關的其他事情。

對於瓦倫達效應,美國斯坦福的大學也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一個人大腦中呈現什麼樣的想象圖片,生活中就更容易朝著該圖片的方向發展。

周冬雨就是典型的“專注於自己腦中的圖片”,儘管很難,但不管其他,一門心思走自己的鋼索,最終成功走到了對面。

成功始於專注,專注在於當下。不僅是周冬雨,在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專注於事情本身而不是其他”而獲得成功的經驗。

比如著名的“葛大爺”。

其實,葛優的成名也經歷過很多波折。

1976年,19歲的葛優高中畢業,到北京郊區的昌平縣興壽公社插隊,成為了一名豬倌,平時主要工作就是餵豬、打防疫針、給豬接生等等。這一干就幹了兩年半。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1978年恢復高考後,家裡人想讓他去考舞美或攝影專業,但葛優卻想考演員,先後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青藝和實驗話劇院,但是因為自己外形沒什麼優勢,又沒有什麼表演天分,再加上性格有點蔫所以屢戰屢敗。

但“一根筋”的葛優沒放棄,屢戰屢敗的同時屢敗屢戰,又報考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這次葛優全力以赴,先是從自己實際出發找了自己最熟悉的表演題材—餵豬。然後又找了配音專家張桂蘭和作曲家李萬里來輔導,終於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了全總文工團的學員。

然而儘管千辛萬苦入了門,演員之路卻並不順暢。進入總文工團後,葛優整整跑了十年龍套,母親看他當演員無望再一次提出讓葛優轉行,但葛優就是認準了演員這條路,無論多麼平淡也要堅持下去,就這樣終於等來了命運的轉機。

1988年葛優參演了電影《頑主》讓他一炮而紅,後來又接演了《編輯部的故事》,通過這部電視劇與馮小剛結緣。1997年與馮小剛合作的電影《甲方乙方》,開啟了中國內地賀歲片的先河,之後一部又一部馮氏喜劇奠定了葛優在電影界的地位,當年的小豬倌終於變成了葛大爺。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如果沒有當年專注於演員這條路,葛優也不會成為今天的葛大爺。其實人生道路上無論做什麼都會有很多阻礙和波折,很多成功的人並不是比失敗的人多努力多少,而是他們更多堅持了那一點點。

2、真正認識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事情

有一句諺語“天上的繁星數得清,本人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講的是我們總是善於觀察別人,卻看不清自己。

在採訪中,主持人對周冬雨說“很多人說:周冬雨這次穩了,又要再添一個影后。周冬雨卻很平靜地說“與其說獎項穩了,不如說我的心態更穩了,做事更成熟了,比起獎項,還是覺得做人自己開心最重要,因為很多擁有的東西最後都會逝去,所以還是要看開,要平衡自己的情緒。”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年少成名,又一路順暢,周冬雨的心態卻非常穩健。她始終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定位,名利誰不喜歡,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最後,一切終將歸於沉寂,因此做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清醒的認識自己呢?就像一句詩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最厲害的,並不是會評價別人,而是能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能夠做什麼樣的事情,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裡。具有準確的自我知覺,越瞭解自己,才能越好的發揮出自己的潛力,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

有一個關於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小故事很發人深省。

據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背書時,一個小偷潛入府邸藏在房樑上,本來想等到曾國藩睡著了進來偷東西,結果沒想到曾國藩背書非常吃力,背了不知道多少遍還是背不過,小偷實在忍無可忍,從房樑上跳下來將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後衝曾國藩大喊:“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說罷揚長而去,只留曾國藩在屋裡目瞪口呆。

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曾國藩的“笨”,通過連續六次考秀才失利,甚至主考官說他“文理欠通”也可知一二。以至於自己在日記中寫到:“資質之陋,眾所指視”。

不過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笨還不求上進。曾國藩深知,解決自己雄心與頭腦的差距,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超人的努力。後來曾國藩為自己取號“滌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通過取這個名號表明了要把失敗的過去徹底掃去,發奮努力,破釜沉舟,重新做人的決心。

精神上做好了準備,行動上也一起發力,為了再次衝擊科舉,曾國藩把自己歷年的考卷和那些模範試卷放在一起反覆對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裡。最後終於總結出來,自己的主要問題在於寫東西過於拘謹,缺乏大局的貫通和整體的氣勢,接下來的改進方向就是要在文章的大局觀和整體氣勢上下功夫。

周冬雨:從“謀女郎”到金馬影后,成就開掛人生並不只靠運氣

曾國藩像

重新出發的曾國藩果然不負家人所望,一舉考取了秀才和舉人,三年之後又中了進士,直至最後被道光皇帝親授翰林院庶吉士,開啟了晚清名臣光輝的一生。

由曾國藩的一生可見,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笨而不自知。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

真正認識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事情。

3

記得小時候學過的《傷仲永》的故事,天才少年方仲永五歲就能提筆寫詩,然而縱使天賦異稟,沒有之後在求學路上的堅持和努力,天才最後的結果也只是“泯然眾人矣”,最終沉淪在普通的芸芸眾生之中。

天才尚且如此,又何況是我們普通人。

專注和自省看似很簡單,但說易行難,相信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有一件自己特別想做的事情卻因為別人的言語打擊而放棄;

工作生活總是不順心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在迷茫和困惑中,我們習慣了盲從和將就,但成為高端玩家的奧義往往就是堅持打怪才能升級。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航船當年在發現麥哲倫海峽以後,水手們都認為發現這片海峽就是很大的成績了,應該回國向國王邀功,可麥哲倫卻不這麼想,他堅持前進探索更大的海域。

而此時船隊的處境卻很艱難,糧食儲備不足,自然條件惡劣,甚至已經有人餓死,即便如此,麥哲倫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即使吃帆布也要繼續向前走。就這樣,麥哲倫帶著水手們繼續前行,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旅程後,終於在海峽的另一面發現了太平洋,鑄就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

人的一生總會經歷很多困難和考驗,大多數人恰恰敗在了最艱難的時刻,但有時候只要能堅持下去,越過那個點,成功往往就在旁邊等著你。

相信專注的力量,更要相信自己的潛力,只要看準了道路,認清自己的能力堅定地走下去,相信無論我們每個人天才還是平庸,都會成就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