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流行語:您 打疫苗了嗎?

那天在群裡喊了一句打疫苗了。朋友馬上說:先不著急打。巴拉巴拉說了一大推,後來才發現兩個人說的不是一個事兒,朋友以為說的是新冠疫苗,而我說的是流感疫苗。其實我就是想問一句:今年的流感疫苗來了,不知道大家打了沒有。往年呢,我是不打疫苗的,家裡人也基本是老人和孩子打,並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覺得打不打疫苗好像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是考慮到今年的新冠疫情如此嚴峻,家裡的特別預約了保險公司大客戶渠道到私立醫院打了疫苗,為啥去私立醫院呢?因為社區的疫苗約不上呀,社區打的人太多了,疫苗不夠,社區醫院也不遠反反覆覆去申請疫苗,據說申請疫苗都靠“搶”的,實情咱不知道,但是從給孩子打疫苗來看,確實很進展,去年也是託人才給孩子打上,老孃親是早上5點多去排隊打上的。去年150的價格不算貴,老人好像還免費。今年社區不知道多少錢,私立399一隻,但是也得打呀,怕新冠期間,有個發燒感冒的直接進醫院出不來可怎麼好。

2020年新流行語:您 打疫苗了嗎?

該打還是不該打

這兩天的股票市場比較平淡,沒有大起大落,就是反覆震盪,加上工作上也比較忙碌,所以關注的少了,不過從市場反饋的信息來看,資金都在炒可轉債,爆炒的感覺,然後經過一輪爆炒過後,最後又能看到普通投資者在可轉債市場“裸泳”的感覺,因為大家看到的時候,其實資金已經開始退潮,資金總是在不被感知的時候悄悄地潛入,當大家都看到波濤洶湧的潮水來襲的時候,也正是浪濤尋找裸泳的人的時候,然後快速退去,所以我並不主張大家過分關注可轉債,到時年底了,繼續看好券商和大金融板塊,畢竟那裡才是實實在在要年報業績的良田。

2020年新流行語:您 打疫苗了嗎?

到底轉不轉的出來

今天限行,從地鐵站出來,走在路上聽一位老大媽和另一個老大爺說:有租房的幫忙留意一下。老大爺說:怎麼著,房子不是才租出去不久?老大媽答曰:是呀,不過租戶說太貴了,租不起,退了搬去更遠的地方租房子了。老大爺回覆:好吧,現在房租起不來,人越來越少,咱這還守著地鐵口呢。再遠,再遠要去哪呀,六環外,還是農家院呀。乍一聽沒覺得怎麼樣,但坐在座位上,我反覆琢磨這幾句話,得出一個結論:目前看似慢慢復甦的經濟,實際上還是很脆弱,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太多起色,各種資本市場上可能並不缺錢。但財政上資金不足,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群體手中沒有消費能力,這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大環境,可能長期存在,人們將從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信貸消費觀龜縮回到品名存款的老路上去。為什麼呢?因為當收入成了問題的時候,消費自然停滯不前,沒有存續能力的人,最後不僅僅生活成了問題,心裡都會出問題。房貸、車貸、消費貸可能就真能逼死人,跳樓的就不光是那些槓桿玩票的人和挪用公款的人了。

2020年新流行語:您 打疫苗了嗎?

不敢消費,存好貨

1030是一個喜歡嘚啵嘚的人,每天都在關注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