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黑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因為安化黑茶通過高溫火焙後,其色澤變得黑褐油潤,其色如鐵,故稱“安化黑茶”。


它是採用湖南雪峰山脈茶區大中葉品種為原料,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松柴明火乾燥等五大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幹茶色澤黑褐油潤、滋味醇和或微澀、湯色紅明鮮亮,略帶獨特松香味的黑毛茶和以其為原料蒸壓成形的緊壓茶的總和。其中渥堆和松柴明火乾燥是形成安化黑茶成品的兩大核心工藝。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黑茶榮譽榜


2008年,安化千兩茶和茯磚茶製作技藝(編號Ⅷ-152)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9年,安化黑茶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安化黑茶”證明商標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


2010年,安化黑茶入選中國世博十大名茶。


2011年,“安化黑茶”證明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安化黑茶被評為中國最具帶動力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2012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授予安化縣“全國茶葉科技創新示範縣”稱號,安化縣成為湖南省首個、全國第七個獲此殊榮的全國重點產茶縣。


2013年,安化千兩茶製作方法專利榮獲湖南專利獎一等獎。


2014年,安化縣榮獲“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稱號。


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安化縣創建“全國安化黑茶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安化黑茶榮獲米蘭世博會“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


2016年,《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安化縣榮獲“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稱號;安化黑茶榮獲湖南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


2017年,安化黑茶獲評“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與安化黑茶


安化,世界黑茶中心,萬里茶道的重要起點。安化位於湖南中部,地處北緯30度神奇緯度帶,世界奇觀冰磧岩遍佈全境,茶葉內含物獨特。安化山奇水碧,林茂茶豐,森林覆蓋率達到76%以上,境內峰巒疊嶂、雲霧繚繞。安化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人心馳神往。


在長期的實踐中,安化茶人摸索出一套能夠保持茶葉原生態品質的栽培管理技術,同時形成了獨特而成熟的安化黑茶加工工藝。安化黑茶以安化雲臺大葉種、櫧葉齊等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經攤放、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工序加工成黑毛茶,再經各種不同的精製加工工藝而成成品。獨特原料基礎和神奇傳統工藝,造就安化黑茶無與倫比的品質。


“安化千兩茶”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國茶文化化身”的美譽。安化千兩茶、茯磚茶製作技藝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安化黑茶有讓人深信不疑的獨特保健功能和收藏價值。安化黑茶獨有的益生菌“金花”(冠突散囊菌)具有特殊生物活性和保健功效。


安化黑茶的基本品質要求是湯色紅亮、滋味醇厚、香氣純正、葉底黑褐、耐沖泡且無雜香味。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黑茶傳統產品的外觀、色澤、口感、功效


外觀:粗曠大氣 包裝原始古樸

色澤、香氣:成品黑褐油潤、湯色紅黃明亮外觀,香氣純正、帶松香味。

口感:滋味醇和、回甘、老茶有陳香和藥香味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黑茶主要產品種類


安化黑茶系列產品主要有三尖、三磚、一卷。“三尖”指天尖、貢尖、生尖,現統稱為湘尖茶;“三磚”指茯磚茶、黑磚茶、花磚茶;“一卷”指花捲茶,現稱安化千兩茶。


湘尖茶:以一、二、三級安化黑毛茶為主要原料,經過篩分、烘焙、揀剔、拼堆、踩制壓包、涼置乾燥等工藝生產的簍裝安化黑茶成品。根據採用原料等級的不同,湘尖茶分為天尖茶、貢尖茶、生尖茶三個等級,其中:天尖茶以一級安化黑毛茶為原料,貢尖茶以二級安化黑毛茶為原料,生尖茶以三級安化黑毛茶為原料。

花捲茶:又稱“千兩茶”,是以二級、三級安化黑毛茶為主要原料,經過篩分、揀剔、拼堆等工藝加工後,再採用汽蒸、裝簍、壓制、日曬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外形呈長圓柱體狀的安化黑茶成品以及經過切割形成的各種規格的茶餅,包括千兩茶、五百兩茶、三百兩茶、百兩茶、十六兩茶等規格的產品,以及在保證產品質量情況下創新研製出的其它同類型新產品。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茯磚茶:以安化黑毛茶為原料,經過篩分、拼配、渥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成品包裝等工藝生產的塊狀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質分為超級茯磚、特製茯磚、普通茯磚等三個等級;按照壓制方式有手築茯磚茶、機壓茯磚茶。超級茯磚採用一級以上安化黑毛茶原料壓制生產,外形規格不受限制;特製茯磚採用二、三級安化黑毛茶原料壓制生產;普通茯磚採用四級安化黑毛茶及級外茶原料壓制生產。茯磚茶內的“金花”學名稱為冠突散囊菌,內含豐富的營養素,對人體極為有益,金花越茂盛,則品質越佳,幹嗅有黃花清香。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黑磚茶:以安化黑毛茶為原料,經過篩分、拼配、渥堆、壓制定型、乾燥、成品包裝等工藝生產的塊狀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質特徵分為特製黑磚、普通黑磚兩個等級。特製黑磚是採用安化黑毛茶一、二級原料壓制而成的不同規格產品。普通黑磚是採用安化黑毛茶三、四級及級外茶原料壓制而成的不同規格產品。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花磚茶:以安化黑毛茶為原料,經過篩分、拼配、壓制定型、乾燥、成品包裝等工藝加工而成且磚面四邊均具花紋的塊狀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質特徵分為特製花磚、普通花磚兩個等級。特製花磚採用一、二級安化黑毛茶原料壓制;普通花磚採用三級安化黑毛茶原料壓制。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近年來,安化黑茶行業加強創新,研發出切割直泡茶、薄片茶、顆粒茶、速溶茶、袋泡茶、茶飲料等方便、時尚、功能型的產品形態,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


安化黑茶獨特的加工工藝


渥堆。黑毛茶加工工序為鮮葉殺青、揉捻、渥堆(發酵)、烘焙乾燥。其中渥堆是黑毛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它是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溼熱作用下,茶葉內含物質發生複雜變化,塑造黑毛茶特徵性品質的過程。


七星灶烘焙。黑毛茶加工過程中,乾燥工藝則採用在七星灶上用松柴明火,分層累加溼坯,長時間一次性乾燥方法。在烘焙過程中,渥堆後的溼坯多次分層疊加,一般加坯層次達7~8層,茶坯從上坯到最後足幹要經過長時間的高溫高溼作用,內含化學成分經過劇烈的水解、裂解、聚合等作用,使安化黑茶滋味變得更加醇和。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自然晾置。安化黑茶的緊壓茶系列產品,部分產品採用自然晾置乾燥方法,如安化千兩茶踩制後要經40余天日曬夜露,自然乾燥,湘尖茶成簍後也要經過近20天的晾置乾燥,在此過程中茶葉內的水分在一種週期性的變溫條件下,不斷的緩慢蒸發和重新分佈,最後達到滿足長期貯藏的適度乾燥狀態,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造就安化黑茶獨特品質的重要工序。


“發花”工藝。“發花”是茯磚茶獨有的加工工藝,其過程中所產生的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能影響茯磚茶的生化成分和香氣成分,從而達到改善品質和風味的目的,形成獨特的“菌花香”。冠突散囊菌在茯磚茶中生長的過程中,會分泌出一些對人體有利的小分子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益。微生物學家發現,安化黑茶中的“金花”,在自然界極其罕見。


拼配工藝。拼配是安化黑茶成品製作的核心技術。茶產區差異、品種差異、採摘時間差異、加工工藝差異均會影響黑毛茶的口感及內含物質的穩定性,通過拼配工藝既可以調劑黑毛茶品質差異、保證成品質量,也可以增加成品茶類型的多樣化,滿足大眾需求,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


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已經過上千年的飲用歷史充分證明,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安化黑茶被稱為“生命之茶”,更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數十年來,不少學者對安化黑茶保健功能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從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到動物試驗、人體臨床研究,全面驗證了安化黑茶具有消食解膩、調降“四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調理腸胃、清熱解毒、利尿解乏等保健功能。臨床試驗證明,黑茶的這些特殊功能顯著,其他茶類不可替代。


消食解膩、調理腸胃:黑茶有效成分在抑制人體腸胃中有害微生物生長的同時,又能促進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生長繁殖,具有良好的調理腸胃的作用。研究還發現,黑茶中的兒茶素化合物和茶葉皂甙對口腔細菌、螺旋桿菌、大腸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葡萄球菌等多種病原菌的生長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因而具有顯著的消滯脹,止洩,消除便秘作用。


降血脂、血壓、血糖:安化黑茶中豐富的茶多酚、葉綠素、維生素c等多種有效成分能明顯抑制體內膽固醇、甘油三脂(均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能去脂,解油膩,阻礙膽固醇的消化和吸收,促進膽固醇排洩。


安化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纖維蛋白原溶解作用和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還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徑,從而抑制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內壁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達到降壓、軟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安化黑茶中的茶多糖複合物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通過試驗證明,給小白鼠注射茶多糖7小時後,其血糖下降70%,對幾種茶類的茶多糖含量測定的結果表明,安化黑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且其組分活性也比其它茶類要強。


抗氧化、抗衰老:人體的自由基95%以上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損傷生物大分子,參與多種疾病的發生與發展以及衰老的基礎。安化黑茶中的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較多的複雜類黃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抗癌、抗突變:湖南農業大學採用現代藥物篩選的尖端技術高通量篩選技術對安化黑茶進行腫瘤細胞模型SGC7901的高通量篩選研究,證明安化黑茶對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硒被科學家稱為人體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國際茶業科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志遠先生在《安化黑茶是“適度富硒”的健康茶———安化黑茶科學內涵初探》一文中提出,安化茶的硒水平是全國茶葉平均值的兩倍,是世界茶葉平均值的7倍。安化黑茶是符合國家食物安全標準的“適度富硒茶”,長期飲用非常有利於人體健康。


殺菌、消炎:安化黑茶湯色主要是由茶黃素和茶紅素形成的。研究表明,茶黃素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還對肉毒芽桿菌、腸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莢膜桿菌、蠟樣芽孢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黃素對流感病毒的侵襲和輪狀病毒、腸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利尿解毒、降低菸酒毒害:安化黑茶中咖啡鹼對膀胱的刺激作用既能協助利尿,又有助於醒酒,解除酒毒。


安化黑茶中的茶多酚不但能使菸草的尼古丁發生沉澱,並隨小便排出體外,而且還能清除煙氣中的自由基,降低煙氣對人體的毒害作用。對於重金屬毒物,茶多酚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因而多飲安化黑茶還可緩解重金屬的毒害作用。


補充膳食營養:安化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分,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飲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區人民,長期飲用安化黑茶,是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黑茶歷史文化


載於唐


安化黑茶起源於歷史長河中茶農長期的生產實踐活動,目前可以找到安化產茶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唐朝。也有專家推斷,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茶葉來自安化,安化產茶歷史則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


公元856年,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渠江薄片”茶運銷湖北江陵、襄陽一帶,進長安。這是最早記錄安化茶葉的歷史古籍。


五代毛文錫《茶譜》記載:“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烹之無滓也”。又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鐵”。“渠江薄片”即是早期的安化黑茶。


興於宋


北宋啟疆之初,安化茶葉“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唯茶甲諸州縣”。據歷史記載,公元1088年,安化置縣才17年,朝廷即在縣境設立博易場,運入米鹽布帛,以換茶葉和其它特產。


南宋時期,朝廷加強對鹽茶的管制,公元1175年,以黎虎將、賴文政為首,組建兩支“茶商軍”販運安化黑茶,每隊三四千人。荊湖路安撫使為加強安化茶葉的管制,在安化縣龍塘鄉境內設寨,派兵把守,控制“安化黑茶”的水陸運輸。由此可見,從宋時起,安化茶葉生產即開始走向興盛,並得到朝廷的相當重視。


貢於明


公元1391年起,明朝採辦的貢茶中,安化年貢“芽茶”22斤,每年穀雨前,在大橋、仙溪、九渡水、龍溪等“四保”由縣令監督採製,史稱“四保貢茶”。安化芽茶在明代成為皇家貢品,極大地提高了安化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公元1595年,經戶部裁定,報請皇帝批准,西北引茶,以川為主,湖南為輔。從此安化黑茶正式定為“官茶”,逐漸取代川茶主銷西北。


盛於清


明末清初,晉商與安化茶人共同開闢了以安化為起點至中俄邊境恰克圖的“萬里茶路”,一時商賈雲集,最盛時資江沿岸的安化集鎮,各類茶行、茶號多達300餘家。造就了大德誠、長裕川、大盛魁、大玉川、巨盛永、宏源川、興隆茂等一代茶商巨賈,極大地促進了安化茶業經濟的發展。


關於安化黑茶最全的常識都在這,拿走不謝


安化黑茶與普洱茶有何區別


安化黑茶與普洱茶屬於同一類茶,安化黑茶歷史上是雲南普洱茶的同門師兄,許多書上都有記載。所謂“益陽的磚、安化的卷、下關的砣、思茅的餅”。

安化黑茶與普洱茶的區別在於:


一、原料區別:雲南普洱茶以大葉種曬青毛茶(喬木型)為原料,而安化黑茶是以雲臺山大中葉種黑毛茶為製作原料。


二、口感區別:雲南普洱茶有生普和熟普之分,安化黑茶的口感介於生普和熟普之間(生普太澀,熟普太淡),安化黑茶口感適中,更適合大眾口感。


三、製作工藝區別:安化黑茶因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金花”---冠突散囊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