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那張未完待續的試卷答的還好嗎?——寫給2008.5.12

2018.5.12,又是一個嶄新的朝陽。初夏的廣州溫潤裡帶著躁動,人們如同往日一樣形色匆匆,奢華的詮釋著羊城人固有的雍容與浪漫。盛大的日子在他們身邊蕩蕩流過,平滑中略有起伏,彷彿一條太陽曬暖的大河,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辜負這樣的時光。

在這樣一個平淡而不凡的日子裡,數字的敏感刺穿了我的記憶。此刻,2018的今天,我願把目光投向中國的西南,想想他們的十年,聽聽他們的故事。

天意自古高難問,十年生死兩茫茫。2008到2018,三千六百多個朝露夕陽,川蜀大地上的他們,究竟過得怎樣?十年了,那張未完待續的試卷答的還好嗎?——寫給2008.5.12

命運總是如此的不講邏輯,像一個懵懂的孩子一樣瞬間推倒自己搭好的積木城堡,卻留下一片狼藉逃之夭夭。城堡中的小人兒們也毫無準備的成為這個遊戲的主角。絕望無助,支離破碎,兜兜轉轉之後,還是慢慢親手搭好新家,載著苦痛和力量重新啟航。那年的汶川,他們與我們曾經一樣,直到那一瞬間,地動山搖的靈魂震顫裡,無數平凡人的生命歷程,開始迴環急轉,不可控御。

有關2008的記憶豐盈生動的恍如昨日。地震,北京奧運,神七問天,當多重元素複雜又和諧的交織在一起時,事隔經年,我們該如何定義這場民族之殤?2008,我十四歲。汶川符號卻在一個少年的腦海裡刻下了永恆的印記。災難、傷痛、感動、祈福,那一個個發光的名字曾讓我們淚流滿面,那一雙雙無助的眼眸曾讓我們心如刀絞。那一年,十四歲的自己在作文紙上為汶川下稚嫩的文字,“笑容和你一樣,大聲為你鼓掌,我和你一樣,一樣的堅強”,結尾四字——大愛無疆。十年了,那張未完待續的試卷答的還好嗎?——寫給2008.5.12

十年一夢,當救援慢慢溫潤成祈福,當悲慟慢慢挺立為砥礪,當傷痛的土地上重新冒出嫩芽,我們可曾叩問,災難過後,是否一直守望汶川,陪伴它的每一點重生,每一次成長?

三千六百多個日夜,我們慢慢看到一個新北川,新汶川,拔地而起的不僅是高樓,十年裡,他們的心靈之城建的怎樣?08到18,我們看到了他們,那個三歲的“敬禮娃娃”成為十三歲的陽光少年,可愛得“可樂男孩”帶著一支空空的袖管在可口可樂公司仍做著大家的開心果,那個天生的舞者即便失去雙腿依然在馬拉松賽場上自由飛翔。看見人,永遠比看見高樓道路、鋼筋水泥更有力量。十年了,那張未完待續的試卷答的還好嗎?——寫給2008.5.12

活著,就是對災難最有力的抵抗,堅守,就是這世界裡最嘹亮的迴響。我們不乏熱淚,殘酷面前我們真摯揮灑,我們不乏熱血,原則面前我們恣意燃燒。汶川的十年重生,亦是拷問國人靈魂的冗長試卷,感性背後,理性與堅守這道試題,我們究竟答的怎樣?十年,足以讓一片廢墟成為希望新城,足以讓一個生命體走向堅強茁壯,但區區十年,能否讓一個民族靜水流深,在苦難裡出發,在反思中成長?

因此,汶川的十年屬於一方土地的復甦,更屬於一個民族的砥礪。生死不離,多難興邦,默默回首,記得帶著思考出發。的確,我們慶幸,中國人挺過來了,但別忘記那十萬沒挺過來的人,和那些永遠只能挺著的人,活著比死亡要付出更大的勇氣,回首要比前行付出更大的力量。十年了,那張未完待續的試卷答的還好嗎?——寫給2008.5.12

2016年1月,在都江堰景區漫步,木棧道上忽然橫亙出一塊頑石,走進一看,綠色的顏料塗著幾個數字 ——2008.5.12,那一瞬間,心底一陣暖意。

蒼山記得,頑石記得,樓宇記得,願你我的內心永遠記得,上帝用推積木的方式給中國人出了一道考題,答卷時間不限,慢慢答,相信會有個好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