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叢侃影」我是你的蘑菇——評《心靈捕手》

“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心理學教授西恩把這個同樣的句子重複了四遍,眼神純淨如水,那個放蕩不羈敏感自閉的絕世天才的心理防線徹底崩塌,緊緊抱住眼前這個重塑自己靈魂的老者,淚如決堤般湧來。

那一瞬間,屏幕前的我同樣淚流滿面。人不輕狂枉少年,天才也需有人憐。

「小叢侃影」我是你的蘑菇——評《心靈捕手》

傍晚時分獨自與《心靈捕手》走過126分鐘,見證了天才少年威爾的靈魂救贖故事。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威爾自幼成為孤兒,童年的記憶永遠是繼父鞭打虐待的畫面。麻省理工的數學教授藍博為學生出了難題,哪堪被威爾瞬間破解。猶如發現了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藍博開始竭力為這個乖戾孤僻的缺陷天才找心理醫生,這個時候,西恩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西恩睿智沉靜,在人生戰場上業已飽經滄桑,喪妻之痛是他生命裡最刻骨的傷痕。威爾敏感孤僻,童年的不幸遭遇讓他不再信任他人,這個糟蹋天賦的任性孩子早已為世界穿上堅硬的盾,舉起鋒利的矛。當一個天才遇見智者,他們的靈魂會撞擊出怎樣的火花?

從初遇到結尾,威爾與西恩共進行了七次心理諮詢,我們看到的是敵意、抗拒到接納感化的過程。心理學作為一門哲學和科學的結合體,其最大的魅力在於受眾迥乎不同的經歷與人格。前五位醫生運用常規手段包括催眠療法都無法降住這個絕無僅有的缺憾天才。然而,西恩成功了。他的成功在我看來,頗似李小龍融合道家學說總結的武學精髓——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道勝有道,是為武術最高境界。

其實,所謂的無法,萬流歸宗為一法,將心比心,真誠信任。

天才的世界,其實充滿了悲傷和晦暗。雖然上帝給予他一份最為特別的禮物,他卻從未感到彌足珍貴。事業、愛情、生活,一切的一切讓他搞的一團亂麻。因為缺乏安全感,威爾甘願頂著超凡脫俗的頭腦和朋友在工地鬼混砌牆,只怕失去友情。因為隱於光芒之後的深深自卑,當哈佛女孩捧著一顆真心想把他拉出泥潭時,威爾仍口是心非的丟下那冰冷的四字——我不愛你。越是淪落放蕩,越難掩乖張背後的天賦異稟,越是拒人千里,越難抹心底深處的自卑孤僻。人類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完美,其實,人生在世,哪有什麼恰到好處,貴為天才,也有不敢觸碰的曾經,上帝寵兒,亦有難以啟齒的軟肋。

「小叢侃影」我是你的蘑菇——評《心靈捕手》

西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以自己飽經滄桑的過往感化一個與世界為敵的倔強少年,這份心心相印,靠的並非是弗洛伊德、榮格、阿瑞提的長篇大論,一切,只因真情匯聚,孩子,我想了解你,我想走進你,我想讀懂你。

那發自肺腑的深情一抱,有多少辛酸多少苦楚,西恩面前,威爾不是天才,他只想讓這個桀驁少年做回一個懂得追隨真心的好孩子。威爾面前,西恩不是醫生,是生命的知音,靈魂導師,人生的引路人。

試問,我們誰又不是那個孤獨防禦的倔強小孩呢,生而為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如西恩一樣的那個人,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成人世界裡有個釋放的出口,有著宣洩的權利。威爾的世界一度只有自己空空的背影,一壺濁酒,獨自枯坐到天明,直到西恩的到來,孩子,你的故事,可以講給我聽。太多時候,我們只需要一個肩膀,在戲劇落幕的間歇,有人懂我們的彷徨迷惘,有人可以傾訴依靠。演戲久了,想摘下面具的間歇,誰都需要西恩一樣的肩膀。

「小叢侃影」我是你的蘑菇——評《心靈捕手》

十年之前,十四歲的我聽過一個老舊的故事:有一個精神病人,以為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他每天都撐著一把傘蹲在房間的牆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隻真正的蘑菇一樣。心理醫生想了一個辦法。有一天,心理醫生也撐了一把傘,蹲坐在了病人的旁邊。病人很奇怪的問:你是誰呀?醫生回答:“我也是一隻蘑菇呀。”病人點點頭,繼續做他的蘑菇。過了一會兒,醫生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病人問他:“你不是蘑菇麼,怎麼可以走來走去?”醫生回答說:蘑菇當然可以走來走去啦!病人覺得有道理,就也站起來走走。又過了一會兒,醫生拿出了一個漢堡開始吃。病人又問:你不是蘑菇麼,怎麼可以吃東西?醫生理直氣壯地回答:“蘑菇當然也可以吃東西啦。”病人覺得很對,於是也開始吃東西。幾個星期以後,這個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雖然,他還是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

當一個人孤獨得與世界無敵的時候,也許,他不需要太多的勸解和安慰,訓戒和指明。他需要的,只是能有一個在他身邊蹲下來,陪他做一隻蘑菇。靈魂與靈魂的對接,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四海潮生的金戈鐵馬裡,再多的驚天動地也抵不過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我懂你,我是你的蘑菇。

「小叢侃影」我是你的蘑菇——評《心靈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