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4月15日,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生開學報到。高三學子們帶著衝刺高考的決心和鬥志,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校園。老師變身志願者幫忙運輸行李,校長用“碰肘禮”的方式迎接學生,低年級學生精心準備了“加油包”……各高中、中職學校用別具特色的方式歡迎學生們重返校園。

分19個批次報到,學生有序返校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二中分校學生入校前排隊間隔一米

  4月15日上午7時,青島二中的高三學生開始陸續返校,學校採取錯峰到校的方式,將700餘名學生按照班級分為19個批次,每15分鐘安排一批學生進入校園。嶗山交警在二中校門前設置家長接送學生臨時停靠區,學生下車後,有志願者幫忙搬運行李,學生按照志願者引導,間隔2米通過測溫閘機,顯示體溫合格後才可入校。進入校園後,各班級代表在樓梯旁記錄學生的到校情況。為了讓家長放心,減輕學生負擔,學校還安排了2輛中巴運送學生行李。

  為確保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學校提前收集學生山東電子健康碼,並重新組班,將原本的班級一分為二,每個班不能超過30人,把走讀生與住校生分別編班。同時在教學時間上也作出調整,原先40分鐘的課時,調整為1個小時,一位教師在A班講課半小時後,再去B班授課,實現老師授課與自主學習“1+1”的模式。

  “返校的秩序非常好,不少學生家長六點半就到了,而且都很配合工作人員,絕大部分家長都是把孩子送到距離學校200米左右的距離,下車步行過來,這樣就可以避免門口的交通堵塞。”青島二中副校長法少鵬說,學校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學校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擬定了“明白紙”,從離家上車到下車到校,每一步都說的清清楚楚,只要學生家長按照這個程序做,就能保證返校有序進行。

小推車、測溫槍,學生自制裝備助力報到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39中報到現場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39中報到現場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39中學子測溫進校園

  青島三十九中的返校報到更為特別。記者採訪瞭解到,學校報到過程中使用到的愛心小推車、紫外線滅菌燈、紅外線測溫槍、紅外線測溫門等都是學生假期裡自己製作或組裝的。4月15日一大早,青島三十九中的防控第一關,從學生進校門便已開始。學校高三年級九個班級的學生分時段報到,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有序入校,經過體溫檢測、行李消毒、個人健康狀況登記等環節進入校園。

  青島三十九中學生假期中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在報到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採訪瞭解到,開學前,學校開展了以“決心抗疫 用心行動”為主題的作品徵集活動,把疫情當作項目式學習素材,鼓勵學生利用學科知識、發明創造等為疫情防控助力。學生的研究性成果,如愛心小推車、紫外線滅菌燈、紅外線測溫槍、紅外線測溫門等均在報到過程中閃亮登場,提高了同學們報到的效率。據青島三十九中校長白剛勳介紹,此前,城陽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協同第三方檢測機構還專門到校,對學生自主組裝的紅外線測溫門進行了檢測,結論是“測量準確,可以使用”。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39中報到測溫門是學生組裝的

  參與測溫門組裝的學生孔德麟表示,“雖然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樣戰鬥在抗疫一線,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做出貢獻。”校園中還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就是身著海洋藍色志願衫的青年教師志願服務隊。青島三十九中的青年教師在報到中變身“檢測員”、“行李轉運員”、“消殺員”、“安檢員”、“統計員”等多種角色,幫助學生們搬運行李,高效入住宿舍。

校長送出“碰肘禮”,老師變身“彩虹裝”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校長特別的鼓勵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校長特別的歡迎方式

  7時30分,青島九中校門口老師們早已嚴陣以待,紅外線體溫檢測儀、消毒液、口罩、小推車……一應俱全。校長馬志平也早早守候在校園內翹首期盼著學生們的到來。隨著學生們經過層層關卡檢測進入校門後,馬志平和每個學生來了一個“碰肘禮”。這曾是疫情防控期間,前線醫護人員採用的特殊問候方式。為了減少接觸,做好防護,新學期伊始,馬志平校長也用這種方式來為高三學子們的高考衝刺加油打氣。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校園點點滴滴,字裡行間都是愛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志願者老師幫學生搬運行李

在九中的返校報到過程中,學生們的安全防護意識很強。大家採取了“隔空比心”、“特殊的擁抱”等方式,來慶祝久別重逢。在返校人群中,還有一群身著彩虹裝的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們不停地穿行於校門與宿舍之間。他們就是青島九中的志願者服務隊,其中既有高三的老師,還有高一高二特意趕來幫忙的老師。志願者當中的孫雪梅老師告訴記者,“好久不見同學們了,感覺特別親切。在生活上我們老師希望能儘量多做一點,以助力學生們順利返校,全身心地備戰高考。”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學生進宿舍先測體溫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九中學生排隊取餐

  青島十七中則組織學生在早晨7點到8點返校,學校為不能私家車接送的學生定製了3輛校車,學生們從校車上下來後,間隔1米以上距離排隊進入校園。通過學校的紅外線測溫門,所有學生的體溫全部正常,就完成了返校報到的流程。據介紹,學校開學前已經通過問卷調查了學生們的居家學習情況,開學後將做好課程的過渡,確保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銜接、無縫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複習效率與質量。為使學生學習、生活更加規範有序,學校實行錯峰錯時上放學制度,三座教學樓均設有學生專用通道,班與班之間也規劃了不同行進路線,確保學生出入不交叉。

師弟師妹送來“加油包”,倍感溫馨

  青島五十八中的高三學生們是下午報到,老師們早早就在校門口做好了迎接準備,學校國際部的同學還精心準備了一份“大禮包”,他們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枚愛心口罩,和親筆寫下的祝福語。據介紹,作為五十八中“紅飄帶”愛心志願者的一部分,國際部Xclub公益社團部分同學自發組織活動,採用捐出壓歲錢和線上義賣等方式,多渠道募集資金,購買了包括醫用外科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一系列防疫物資,捐贈給五十八中高三年級的師哥師姐。每一位高三同學返校時都收到了一枚愛心口罩,在每一枚口罩中,還附有國際部師弟師妹們親手寫的祝福語,他們還細心製作了精美的橫幅和海報為高三學長學姐們加油打氣。以此傳遞同學們對於師哥師姐的美好祝福。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58中國際部學生給師哥師姐準備了“加油包”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58中學子重回課堂進行學習

  愛心傳遞在五十八中有著優良的傳統,每年畢業典禮高三畢業生也都會為下一屆同學捐贈自己的學習筆記,學習用品,高考前從各個大學發來加油視頻。2019屆畢業生前兩天剛剛在家中錄製了視頻,為今年的學弟學妹加油。濃濃的情誼讓每一位同學都在此找到了家的感覺,國際部同學暖心的舉動更讓高三學生返校後倍感溫馨。

  青島十九中為了幫助同學們拿行李,特意購置了一批小推車消毒循環使用,“老師幫我搬運行李,賜予我力量!”那陣陣爽朗的笑聲和“謝謝老師”的話語成為當天最美的風景。同學們大包小包回到宿舍以後,立即按照老師的囑咐及時洗手,整理鋪蓋。因為從4月15日到4月30日,學生每天都要在學校裡度過,封閉式管理,所以家長們提前給孩子們備齊了生活和學習用品,“水果、牛奶都帶了些,洗衣液、雨傘也都帶了,還有換洗的衣服等等”,學生家長王女士告訴記者,她非常理解學校的決定和要求,一定全力做好配合。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藝術學校報到現場

青島藝術學校此次有93名學生重返校園,學校教學樓前的主題宣傳牌成了當天校園中特別靚麗的一道風景,在這裡,返校的孩子們會得到一份學校精心準備的歡迎禮物,並留影紀念。記者留意到,舞蹈專業的孩子們更是激情滿滿地用優美的舞姿來表達對重返校園的開心之情,其人、其景,尤其動人。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藝術學校報到現場

青島6萬餘名高三學子返校報到 “開學第一課”各具特色

青島藝術學校報到現場

先測溫再進餐廳,走讀生住校生分開就餐

  各學校在就餐方面也進行了細緻部署。青島二中分校學子就餐前,要在門口進行洗手消毒並測溫後,才能進入大廳。走讀生和住校生分別安排在不同的樓層就餐,地面上有排隊等候線,學生打飯時需間隔一米有序排隊,打完飯之後也要按照指定路線到座位上一排排坐好。餐桌上貼好了就餐序號,原來一張四人的桌子,現在只貼了一個就餐序號,貼紙上還提醒大家要“一人一桌,同向就餐”。回到夢寐以求的課堂,見到久違的同學們,青島二中分校的高三學子們也感慨良多。據介紹,開學報到時,二中分校在校門口搭建了專門的測溫和登記通道,學生間隔兩米,有序排隊進入。學校部分學生選擇騎行、步行上學,每個學生進入校門前都要雙手消毒,保安還會為學生的行李、自行車消毒。

  記者從青島六十七中瞭解到,經過一上午忙碌而又緊張的報到後,同學們按規定的路線保持一米間隔,先測溫再到餐廳就餐。學校食堂實行錯時就餐,分兩批次供餐,實行單人單桌,同向而坐。高三返校期間,早餐自選,午、晚餐實行套餐制,15元標準,兩葷一素、主食管飽,配酸奶或水果,提前一週公佈菜譜。劃定班級就餐區域,學校值班領導和高三老師陪同學生用餐,維持就餐秩序。午飯後,同學們四人一組回宿舍午休,腳對腳、背向臥,保持頭部間隔最大化,不準串宿舍,不準聚集。

  為了儘可能實現錯時入學,青島海山學校制定了詳細的路線圖,還精心設計上下兩車道,並同時做到人車分流。特別暖心地是,考慮到學生返校攜帶物品,嶗山區一家商超無償為師生提供了手推車,成了高三返校當天畫面中很暖心的一幕。據青島海山學校相關負責人說,他們也是嚴格執行錯時就餐,學生帶好口罩到達餐廳門口,按照地面標線間隔兩米以上有序排隊。餐廳值班人員手持額溫槍相對學生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合格者進入餐廳。工作人員引導學生間隔一米以上距離,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學生按照地面標線間隔一米以上距離,有序排隊取餐,並按照餐桌標籤,同向、間隔就餐。就餐結束後,單向有序離開。

第一課校長當主播,激發家國情懷

  開學首日,各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各具特色。青島二中舉行了線上開學典禮,校長孫先亮在線做主播,各班級高三學生可在教室裡同步觀看。在隨後的“開學第一課”上,學校針對愛國主義、愛校主義、生命教育、高三離校教育、感恩教育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培訓,並致敬了抗疫期間的“逆行英雄”。

  青島十六中的開學第一課上,首先由校長李智亮對全體高三學生髮表開學致辭,各班級班主任又分別進行了愛國教育。學校還特意邀請了定點醫生開展了線上防疫講座,並按照計劃進行了教室發現體溫異常學生的應急演練。“今天回到校園,感覺學校防疫措施很全面,見到同學們也很開心。”高三九班學生告訴記者,正式回到校園感覺一切依然親切,接下來就是專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希望跟著大家一起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

開學返校當天,青島六十六中的開學典禮上還舉行了升旗儀式,同學們在教室裡面向國旗所在的位置,聆聽了校長相佃國在國旗下的講話。“高三全體師生邁著堅定的步伐回到了久違的校園,儘管我們相互看不到彼此的笑臉,但每個人明亮的眼睛和歡快的腳步傳遞出的是內心的激動與喜悅。工作幾年幾十年的老師們、寒窗苦讀十二載的同學們都是第一次感受這種渴望開學的複雜心情”,相佃國勉勵學生們,要將居家生活模式迅速轉換為校園學習模式,給自己做一份科學規劃,給自己提一種特殊的要求。“讓我們團結起來,打好抗疫和高考兩場硬仗,去鑄造我們的健康生活和美好人生。”

  在經歷一個超長的特別假期之後,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2017級“3+4”貫通分段培養專業3個班126名學生開學報到。學校在開學第一課中,專門邀請了疾控專家對全校師生進行防控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學生防護意識的同時,也掌握自我防護的技能。青島財經職業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上,學校基礎部思政組曲海遵老師給全校高三學生作了題為《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中的制度優勢》的復學第一課,以激發廣大師生愛黨愛國的深厚情懷。

來源:半島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