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鄉鎮區劃改革的夾江縣樣本:鄉鎮建制減幅達59%

四川鄉鎮區劃改革的夾江縣樣本:鄉鎮建制減幅達59%

夾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動員大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夾江發佈

9月8日,四川樂山市夾江縣官方微信公號“夾江發佈”刊發了當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政策問答,本輪調整改革中,夾江縣減少了13個鄉鎮建制,減幅達59%。

消息稱,鄉鎮級行政區設置過多是四川全省、樂山全市、夾江全縣的共同特點,全省共4610個鄉鎮級行政區,排名全國第一、佔11.6%,相當於排名第二第三的河南河北兩省的鄉鎮數總和,也相當於經濟總量在全國前三的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的鄉鎮數總和。

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行政區劃的體制保障,夾江縣鄉鎮數量多、規模小、密度大、實力弱等問題成為制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聚集輻射效應不強,經濟發展的資源要素過於分散,阻礙了規模經濟形成,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二是農村人力資源更加緊缺,在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日趨突出的形勢下,基層政權建設面臨“後繼無人”的困難。三是財政公共投入被稀釋,降低了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相適應,對鄉鎮區劃進行調整已成為當前緊迫要求。

四川鄉鎮區劃改革的夾江縣樣本:鄉鎮建制減幅達59%

夾江縣新場鎮人民政府正式掛牌

夾江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目標任務是什麼?消息稱,該縣曾有鄉鎮22個,鄉鎮平均人口1.57萬人,低於全市1.63萬人,全省1.8萬人,全國3.48萬人的平均水平;鄉鎮平均幅員面積34平方千米,低於全市57平方千米,全省106平方千米,全國240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要以解決夾江縣鄉鎮數量多、規模小、密度大、實力弱的問題為重點,以優化結構、調整佈局、理順關係、提升效能、配置資源和生態環保為方向,全縣設置鄉鎮建制9個(其中鎮7個,街道2個),減少13個,減幅59%,鄉鎮平均人口3.9萬人,平均幅員面積83平方千米,基本構建起適應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基層政權建設定位,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

當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步驟分別是:一、方案制定階段。(2019年7月23日至8月20日)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擬定方案、論證方案和報批方案。二、方案執行階段。(2019年8月21日至9月10日)主要任務是動員部署、建制調整、債權債務處置、國有資產移交等事宜。三、改革評估階段。(2019年9月10日至9月30日)主要任務是開展效果評估、全面總結經驗、建立健全機制、做好檔案資料管理。

在調整後新設鄉鎮人民政府駐地如何確定一事上,官方介紹,新設鄉鎮政府駐地確定的原則是選擇已成為或可以發展成為本區域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位置,且地理位置儘量靠近本行政區域中心;同時,避開洪澇、缺水、滑坡等自然災害易發地段。另外,新設鄉鎮名稱確定的原則是充分尊重歷史、傳承文化、突出特色,反映轄區內幹部群眾的美好願望和追求,儘可能以原有鄉鎮名稱中的一個作為合併後新鄉鎮的名稱。

公開資料顯示,夾江縣幅員面積749平方公里,人口35萬,縣境山、丘、壩各約佔三分之一。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樂山市夾江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9月8日,夾江縣7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新設立的漹城街道辦事處、青衣街道辦事處、黃土鎮、新場鎮、吳場鎮、甘江鎮、木城鎮、華頭鎮、馬村鎮分別舉行授牌大會。例如,此次撤銷了青州鄉、梧鳳鄉和土門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場鎮管轄;撤銷甘霖鎮和順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甘江鎮管轄,撤銷南安鄉、龍沱鄉和迎江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木城鎮管轄等。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提到,四川多地正在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其中,自貢全市在此輪鄉鎮行政區劃改革中擬減少31個鄉鎮、增設13個街道辦事處,共涉及58個鄉鎮,705個村,面積2385平方千米,人口約170萬人。調整後,全市鄉級政區由108個減少為90個,減少18個鄉級政區,轄65個鄉鎮、25個街道辦事處。而遂寧市計劃調整減少30%左右鄉鎮建制,其中涉及跨縣(區)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將由市政府統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