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銀行怕大客戶取錢,是用客戶的錢投資去了嗎?

三腎影像技師滷蛋君


這就要說到存款準備金率了。我們最近看新聞會經常看到“降準”這兩個字,降準的意思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假設國家規定的存款準備金率是10%,一個銀行共有存款100萬,那銀行可以拿出90萬去放貸給客戶。隨著國家幾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銀行可以進一步多拿儲戶的錢放貸給客戶。

銀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貸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銀行就能賺錢。也可以這麼理解,銀行用客戶的錢投資去了。國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目的是為了向市場增加流動性,刺激經濟。反之,經濟過熱時候,國家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所以銀行害怕大客戶突然取錢,也害怕普通客戶的大額取款。我們還以上面那個有100 萬存款的銀行為例,銀行賬上資金只有十萬。如果客戶來取款超過十萬,那麼銀行付不出來,可能需要從別的銀行借錢來給客戶,這無疑會影響銀行的信用。別的儲戶如果知道這家銀行取款困難,就會擔心自己的錢取不出來,也會排隊來取款,這就是擠兌,嚴重的直接會導致銀行破產。所以銀行最害怕擠兌。一家銀行形成擠兌,有時會禍及別的銀行也形成擠兌。

所以銀行害怕大額取款,一般大額取款都要預約才行。當然銀行會鼓勵大額存款存為定期,減少資金輸出的不可控因素。

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大蕭條和2008年金融危機中歐美國家都出現了銀行擠兌現象。



古逍遙今



銀行怕大客戶取錢與用客戶的錢去投資,根本就是兩回事,認為怕大客戶取錢而“露餡”,這是小看銀行了。

銀行用客戶的錢去投資光明正大,合規合法,無可厚非。因為他們為客戶的存款支付了利息而取得資金的使用權。但對於存款的使用,除了上繳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外,還包括放貸、同業拆借和投行業務等,比如購買一些國債,以及高等級金融債券和企業債等等,如果不做這些,又怎麼獲取利差呢?只吸收存款而不放貸或投資,銀行豈不成為“慈善機構”。因此,即使銀行使用客戶資金進行投資,也在合法經營範圍之內,當然其投資比例不會超過監管紅線。


怕大客戶取錢“露餡”嗎?當然不是。前面說了,按照監管要求,銀行吸收的存款永遠不可能全部用於放貸,因為還有法定存款準備金的硬約束。舉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12%(當前銀行的大致水平),那麼吸收100萬存款,最多隻能放貸88萬,其餘12萬必須繳存人民銀行,用來幹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保障存款客戶的正常支付,防範商業銀行出現支付困難。除此之外,一般商業銀行還有現金庫存和超額存款準備金,其作用相當於保證日常支付的第二道防線。

以一箇中等縣級支行(一級)為例,大約存款規模為100億左右,那麼按照12%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計算,可用於日常支付的資金高達12億,隨時可以從人民銀行提取,還不包括超額存款準備金和現金庫存。同時,如果是總、分、支行體系的大銀行,總行範圍之內的資金完全可以隨時調配“支援”,請問你的客戶究竟有多大?就是首富馬雲、馬化騰也不過如此。因此,即使再大的客戶,只要提前預約,完全可以保證支取,銀行玩的就是“信用”二字。


那為什麼說銀行怕大客戶取錢呢?確有其事,並非虛構。不是沒有錢,而是有“兩怕”,一是員工怕影響業績和收入,二是負責人怕丟了“帽子”和“椅子”。舉個通俗的例子,一箇中型網點全年存款任務也就5000萬左右,因為存款任務“步步高”,所以員工完成起來就越來越吃力,而每個季度或年末又是存款考核的重要時點,很多獎金都以此為考核依據。一旦有一個大客戶突然取走1000萬,幾乎可以使全體員工一個季度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直接的損失就是績效工資大打折扣,甚至歸零,就這麼簡單而無情。

同時,也會殃及“領導”,除了同樣的績效工資受損以外,還得挨批,甚至因維護大客戶不力而被“下課”。因此,無論員工還是負責人,只要有大客戶提出鉅額取款或轉賬,總是心驚膽戰“跪求”。上次鳳凰聯動張總一怒之下從某銀行轉走數億結構性存款,雖然有炒作嫌疑,但基本描述了銀行人的心理陰影,最後張總得意的說“行長正在路上……”,頗具諷刺意味。

當然,還有間接的影響。如果頻繁發生大客戶取款或轉出,基本可以判斷銀行的服務或產品出了問題,如果不及時妥善處理類似問題,很可能在優質客戶中產生“蝴蝶效應”,最後銀行很可能被“掏空”。


龍門山財經


傳統銀行說穿了就是一個資金掮客,把儲戶的錢通過自己的渠道借貸出去,吃中間的利差,沒有儲戶的錢,銀行就沒有辦法借貸,也就沒有了利差收入。銀行存款越多,銀行的資金也就越多,銀行可用於借貸的錢也就越多,獲得的利差越多。

銀行大客戶存的錢動輒都是千萬億元計算,銀行獲得大戶資金是有成本,必須把資金借貸出去,銀行才可能盈利,銀行借貸出去的錢是有期限的 ,不太可能提前收回來,如果發生大戶資金提出去,銀行就會面對發生資金短缺,現在銀保監會對銀行有一個存貸比考核,大戶突然之間大量提走存款,銀行就會出現存貸比不達標,這是一種經營風險,會遭遇監管的處罰的,後續就不能放貸了,需要滿足信貸比的要求才能繼續放貸,或者是銀行需要重新攬儲,而突然之間的攬儲,意味著資金成本的升高,銀行淨息差的收窄。

銀行最怕什麼,就是擠兌,大家集中取走存款,可能導致銀行資金鍊斷裂而破產,前一段時間,某家銀行就出現過集中擠兌的問題,但好在各方努力,承諾銀行資金充沛,大家沒有必要擠兌,風波才平息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