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成人,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昨天,朋友約我相親,我果斷拒絕了。

因為相親在我眼裡不過是把彼此放在案板上供需所選的一場交易而已。

這種感覺讓我對相親這種事情很不喜歡,可能相親只能代表一個“門當戶對”而已。

朋友說,你年紀已經這麼大了,還沒有對象,你想幹什麼?

我只好搖頭苦笑,不想幹什麼啊,只是單純地不想相親而已。

而朋友顯然早已明白我的想法,朋友問出了自己真正想問的事情。

“女追男,隔層紗,既然有個女孩子喜歡你,你幹嘛不答應呢?”

我想了好久,還是沒有給出答案,只能說現在的自己不夠好,自己還是沒有走出之前那段感情,自己不想害人害己。

對於這個回答,朋友顯然是不相信的,只是苦惱著看著我。

說實話, 自己對於這個回答也是不認可的。自己用藥物將一切忘記之後,連一絲回憶都沒有,自己怎麼可以再用過去那個人當擋箭牌。

畢竟,一切都過去了。

晚上,自己帶著問題思考了好久,自己還是沒有得出答案。

只是恍然,自己似乎又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為什麼啊。

曾經,自己用藥物把自己的記憶都忘記的理由是因為自己太痛了,可痛苦的原因應該就是自己想要探求一個為什麼?

為什麼,對方就是不喜歡自己?

可要是換一個問題,自己為什麼喜歡對方?

自己同樣回答不出來,因為自己不知道啊,因為如果按照自己對自己未來那個人定下的種種標準,對方一條都不符合。

按照常理來說,自己沒有一絲可能喜歡對方的可能,但自己還是當了好久的舔狗族。

甚至,自己和對方交往的時候從未聽過一句“我愛你”,可自己即便到了現在忘記了一切也知道自己曾經很愛很愛那個人。

因為,自己只對那段感情只留存的一個感覺,那就是初戀真得很痛苦。

而這就彷彿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無論你付出多少,你還是感動不了你喜歡的那個人。

而且,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自己明白如果接受那個女孩,自己不過是找了曾經的自己當女朋友而已,這會給自己一種負罪感。

自己根本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通過那個女孩找尋一種快感。

只是因為曾經的自己當過舔狗族,自己就想要一個舔狗族來傷害滿足自己狹隘的自豪感?

不好意思,自己真得做不到這樣。

因為自己不想看到曾經的自己。

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而對方不喜歡自己,你會更加難受。

那個時候自己天真得認為對方不喜歡自己,那肯定是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自己要更加努力,自己要改變自己。

而結果就是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那份內心的苦楚,真得只有自己一個人清楚。

當然了,自己拒絕對方的理由並沒有那麼偉大,只是單純的不喜歡而已。

不管對方做什麼,自己就是沒有心動的感覺,哪怕是一點點的喜歡。

而自己對於喜歡和不喜歡是有一個明確的劃分的。

當自己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對方所有的事情都是好的,哪怕對方不講衛生,自己也會感覺挺可愛的。但自己如果不喜歡一個人,對方所有的事情都是錯的,都是不好的。

這就彷彿,有人鬍子拉渣,一個人看出來性感,另一個人單純地認為邋遢而已。

而對自己而言,喜歡一個人就用盡全身力氣,不喜歡一個人就果斷拒絕。

畢竟,感情這個東西真是一件耗費金錢、耗費時間、耗費心力的事情。

哭花了臉,自己補個妝,哭餓了,自己補個湯,你還想哭,沒人攔著你,記得補水就行,你自己不死心,誰勸你都沒用,進了戀愛這個鍋,誰都別想全身而退,要麼水煮,要麼麻辣,誰都別想輕易甩鍋。

當然,現在的自己真得很累,自己就不太想再去招惹疲憊的感情了。

有時候,喜歡坐火車,喜歡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歡在旅途中間的我。只因為,在旅途的中間,我就可以不屬於起點或者終點,不屬於任何地方和任何人,在這個單獨的時刻裡,我只需要屬於我自己就夠了。

可能,所有失戀都是為下一場真愛讓路,所以,你也不過是排除萬難,遇見那個對的人,而已。你覺得他是對的人,但是,時間不這麼認為,所以,派生活給你們製造了一些小麻煩把你們分開,你當時不懂生活的暗示,其實,過幾年,你就明白了,不合適的人結婚是一場災難。

可能,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只是,願少年,乘風破浪,他日勿忘化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