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目,硅谷洞察(SV Insight)品牌升級的首個產品——《區塊鏈中美髮展白皮書》重磅發佈。 硅谷洞察旗下子品牌——硅谷洞察研究院為你帶來全球首份關於中美五大產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白皮書。
梳理了從 2017 年 6 月 1 日至今年 5 月 31 日一年來的全球區塊鏈行業融資情況,分析歐亞美三大洲超過5000條區塊鏈項目數據後,詳細對比中美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房地產、政府服務、製造業、醫療五大行業應用落地情況。區塊鏈技術與什麼行業結合度最高?哪些業務場景最有應用潛力?
金融保險領域最受青睞
在上述五大行業中,金融保險領域的區塊鏈創業公司數量和獲得的融資額最多。
硅谷洞察研究院對全球最權威的科技創新公司數據庫Crunchbase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在數據庫收錄的與這五大行業相關的1416個區塊鏈項目中,服務於金融保險行業的區塊鏈初創項目為1223個,佔總數的86.5%。而且在披露融資數據的371家區塊鏈初創企業中,總融資額的96%是由金融保險領域的區塊鏈創業公司獲得。
為何來自金融保險行業相關的區塊鏈初創公司能過獲得如此多的資本和創業團隊的垂青?
報告認為,這是由於保險行業的長期痛點不能有效得到解決所致的。
白皮書指出,當前保險行業的痛點主要集中於安全性、信息不對稱、效率低下。
安全性:客戶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信任問題一直是制約保險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客戶信息容易被洩露,還有可能被篡改,賠付過程中可能存在重複交易或者可疑交易。
信息不對稱:客戶利用信息不對稱而存在騙保現象。
效率:傳統保險賠付過程中有大量的人工操作環節,影響了賠付效率。
區塊鏈如何助力保險業
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後,可以提升保險業務的安全性、緩解保險業務的信息不對稱、基於智能合約有助於提升保險行業的效率。
提升保險業務的安全性:區塊鏈作為一種分佈式賬本,每一個節點記錄著完整的賬本信息,再加上區塊鏈數據的不可篡改性,能夠保證保單的真實性。
緩解保險業務的信息不對稱:保險業務每一部分的相關機構都可以在區塊鏈上看到完整的歷史記錄,從而可以獨立驗證索賠的真實性。這樣一來,投保人與保險公司可以“知己知彼”,杜絕了投保人騙保,或者保險公司賴賬的情況。
基於智能合約有助於提升保險行業的效率:智能合約可以支持自動化索賠,當保險事件發生並滿足保險賠付條件的情況下,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代碼指令,減少了傳統保險賠付路徑中的人工操作環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116個區塊鏈項目融資揭秘:北美融資最多
從牛市到熊市,全球區塊鏈行業融資情況是否有變化?
先從融資地點來看,硅谷洞察研究院整合了ICOBench、ICO Rating 和 Crunchbase 從2017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的區塊鏈項目融資數據。在有註冊地信息的 2116 起融資事件中,歐洲項目融資事件最多,高達 1022 起,佔比 48.3%。亞洲排名第二,佔比 22.8%。北美融資事件 435 起,佔比 20.5%。
從亞洲來看,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是亞洲區塊鏈產業發展最積極的國家/地區。但從融資額來看,新加坡、香港、日本則是融資前三的國家/地區。
儘管歐洲項目的融資事件最多,但是,從融資金額來看,
北美地區毫無疑問佔據榜首:融資金額總數全球最高,高達78.5億美元。當然,包含了EOS(42億美元)這個鉅額融資項目。而歐洲則有 Telegram Open Network(17億美元)這個巨型項目。除了 EOS 和 Telegram Open Network 之外,研究院統計了三大洲融資金額排前的部分區塊鏈項目:到底項目具體融資難易度如何?白皮書結合了區塊鏈項目的融資天數、融資金額,建立了重要係數——全球ICO項目融資難度指數。研究院發現,
全球區塊鏈融資最容易的是北美地區,平均每日最高融資額為 895639.8 美元/天,亞洲位居第二,為337808.5美元/天。中美GDP龍頭行業,如何擁抱區塊鏈技術?
在對全球區塊鏈項目融資狀況進行宏觀分析之後,白皮書結合中美兩國,對金融/保險、製造業、醫療、政府服務以及房地產行業進行行業對比分析。之所以選取這五個行業,是因為縱觀2017年,這五個行業對美國經濟影響最大。
像金融/保險業,為美國貢獻了總GDP的20.9%,政府服務業貢獻了總GDP的12.7%,製造業貢獻了美國總GDP的11.6%。這三者加起來,已經佔到美國總GDP的近一半。
在這五個行業當中,中美是如何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探索實踐的?白皮書主要分為美國案例、中國案例、中美行業對比三大部分進行闡述。
從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廣泛、應用程度最高的金融行業看起。白皮書發現,中美都以各大銀行為領軍實踐者,其中美國案例重點分析了美國 JP 摩根大通銀行、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已開放自有技術平臺,與加密貨幣公司合作,以及投資區塊鏈公司;而美國銀行作為美國第二大銀行,是目前美國所有銀行中區塊鏈相關專利的最大持有者,甚至在2017年一度超過科技公司IBM。
(2018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企業前五名,數據來自:IPRdaily)
至於中國方面,除了各大傳統國有銀行之外,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公司的加入,成為了金融領域中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一大亮點。比如,從全球申請區塊鏈技術的相關專利來看,阿里巴巴排名全球第一,超過了IBM,專利數量高達90項。主要圍繞新零售、物流、正品追溯等生活場景的應用展開。
再看政府層面,中美兩國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探索都非常積極。從美國聯邦政府到美國各州政府,以及中國各省市政府,無論是政策推動,還是直接參與,政府並沒有在這次區塊鏈技術浪潮中“落伍”。
比如,美國伊利諾伊州已成為美國各州政府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典範。州內居民已經能夠用唯一去中心化身份標識符(DID)獲取稅收、社會福利等多種公共服務。政府正從過去的居民信息儲存者轉變為不同環節的驗證者,這使得黑客越來越難攻擊、獲取大規模公民信息,數據正好實現了從“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轉變。像伊利諾伊州內,醫療補助、殘疾人補助等多重福利的發放,已經實現由智能合約觸發。
(美國伊利諾伊州發佈的全球區塊鏈政府創新數據,圖片來源:OECD)
相較於美國,中國國務院早在 2016 年就把區塊鏈技術納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全國目前已有 24 個省份或地區頒佈區塊鏈政策,其中江蘇是國內政府文件中提及區塊鏈最多的省份之一,而
中國政府應用區塊鏈技術主要在租房、扶貧、發票、公證等政務領域,跟美國政府具體應用內容的重合度較低。而在醫療行業,美國在基因領域已經開始基因數據上“鏈”的嘗試;但作為基因數據大國的中國,在這方面仍較為缺乏。
在房地產行業,中國有螞蟻金服跟雄安新區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對虛假房源進行甄別,打造租房平臺。而在美國,房地產行業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是初創企業走得更快。比如有初創企業打造了基於以太坊的房源共享系統,允許房地產企業、房產經紀人、代理商、房東等不以犧牲數據為代價,向全球推薦、銷售房產。
當然,區塊鏈技術對於傳統行業創造的價值遠遠不至這五大行業。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Gartner 對全球區塊鏈商業價值預測,區塊鏈商業附加值在 2025 年預計將達到 1760 億美元,這已相當於新西蘭2016年全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了。
關鍵字: 白皮書 區塊鏈中美髮展白皮書 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