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青腳麻雞不好養?

用戶9315107527481


青腳麻雞苗屬肉用型品種,其種苗性能穩定,抗病能力強。青腳麻雞因青腳、麻羽而得名。

青腳麻雞的林地散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林地選擇:選擇林冠較稀疏、冠層較高、樹林陰蔽度70±2%、透光和通氣性較好、林地雜草和昆蟲較豐富的成林;

2)搭建雞舍:

2.1)建在林地內避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與主要幹道距離≥50m的地方;

2.2)雞舍面積按8±2只/m2計算,雞舍採用塑料大棚,棚寬5-6m、棚中間高度1.8-2m,長度30-40m,每個大棚飼養1800-1900只雞;

3)修建圍欄:放養雞林地周邊建1.5m高圍欄,間隔2m打一木樁,將尼龍繩固定在木樁上;

4)0-30d雛雞的飼養管理:

4.1)育雛室建設:在雞舍內按40只/m2雞雛建育雛室,育雛室內及室外附近10m範圍內打掃乾淨後用消毒水進行消毒,然後地面上撒一層生石灰,用量為1kg/m2 ,再鋪上2~4cm墊料,所述墊料為軋碎的、乾燥的秸稈、稻草、木屑;

4.2)溫度控制:第1周雛雞飼養的溫度為35±2℃,第2周開始每週逐漸降溫2℃-4℃,直到常溫為止;

4.3)溼度控制:第1周溼度在70%-75%之間,第2周溼度下降到60%,第3周開始溼度保持在55%-60%之間;

4.4)開食:雛雞進入育雛室後,休息0.5h-lh後,喂溫水,所述的溫水溫度為32±2℃,雛雞飲水3-6h後,即可餵食;

4.5)光照控制:用燈光照明,每m2用1個15W的燈泡,雛雞1—3d,每天使用23h光照,4d以後按每天30min逐漸減少,第3周起為自然光照;

5)放養管理:

5.1)放養時間:夏天上午9時到下午5時,冬天上午10時到下午4時;

5.1)放養密度:每畝林地放養120-180只;

優選的,步驟2.2)中,還包括所述雞舍內鋪墊厚30cm的發酵床,所述發酵床為鋸末+稻殼+菌種製成的;

優選的,步驟2.2)中,還包括所述的雞舍內配備2~3個取暖設備,安裝排氣設施;

優選的,步驟4.1)中,所述的育雛室消毒藥水為:來蘇兒、1%高錳酸鉀、1%苛性鈉溶液,用潑灑方式;

優選的,步驟4.2)中,所述的每週逐漸降溫2℃-4℃,為每天溫度下降0.5℃;

優選的,步驟4.4)中,還包括所述的溫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0.01%維生素C。

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青腳麻雞的林地散養方法,以圈養棲息和戶外散養相結合,林地養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決了林下大面積閒置土地的利用





農家啊勇


1、快大型青腳麻雞:這一類土雜雞因其肉雞血緣成分腳高,所以生長速度快,腳粗大,個體打,一般50日齡達到2kg,肉質一zd般,適合生產分割肉,或製作烤雞,其料肉比在2.2左右。

2、中速型青腳麻雞:其肉雞血緣成分含量中等,生長速度快於土種雞而慢專於塊大型雞,一般70-90日齡體重達到2kg,肉質較好,適合各種吃法,料肉比屬在2.5左右。

3、優質型青腳麻雞:這類土雜雞,肉雞血緣成分較低或不含血緣,生長速度較慢,腿細,一般90-100日齡體重在1.8kg左右,肉質鮮美,風味獨特,最受消費者得歡迎,料肉比在3以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