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睡不夠?容易困,沒精力做事怎麼回事?

用戶3213903188594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容易犯困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問題,特別是一到春天,很多人都有春困的現象,困,想睡覺,沒有精力,我從中華文化及傳統中醫理念來回答這個問題並提供一些解決建議。

一、從“困”字本身看為什麼人總數睡不夠,容易困的原因何在?

“困”字是一個象形字,從字形本身來看,就是樹木生長被四周所圍困,無法突破和生長出來。其實困在本身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總是睡不夠,容易困的原因所在。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思維裡,人體本身除了我們可以看見的有形的身體,我們身體內還有我們看不見但無時無刻不存在的,負責我們身體活動運行的能量,我們身體能幹活、運動、進行日常活動,完全是因為身體內部的能量在提供支撐,這個能量通俗的講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氣血”。

而“氣血”系統在中醫文化裡面恰恰被稱之為“木”,主身體身體能量的升發,氣血通過血脈氣脈系統梳布到我們全是各個細胞,皮毛末梢,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我們的眼睛才能看東西,耳朵才能聽東西,腳才能走路,才能有精力幹活做事,而當我們身體的氣血系統被困住了,如同“困”字本身。

裡面的樹木都被困住了,能量出不來,很多的很多地方都到達不了,當人體大腦氣血不足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就特別容易犯困,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很多人一吃飽飯就犯困,想睡覺,就是人吃飯以後身體的大部分氣血能量都被派去消化食物了,腦袋裡的氣血就不足了,自然就昏昏欲睡了。

由此可知,“困”字本身告訴了我們,總是睡不夠,容易困,沒精力做事,是因為身體的氣血系統被困住了,沒有能量梳布到身體各個部位,尤其是大腦,所以就想睡覺。

二、追根究底探密困的根本原因:脾溼和想得太多。

知道了困的原因是因為身體的氣血系統被圍困了,沒辦法梳布到全身,尤其是大腦,而為什麼氣血被困住了呢?這個在我們傳統的很多經典典籍裡面也告訴了我們答案。

1、脾臟功能比較弱或水溼太過。

宋代名醫錢乙在《育嬰家秘》中提到:“脾屬土,其體靜,故脾病喜困”,在《幼科發揮》中說:“脾司困,謂疲憊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的源頭所在,我們出身以後,人體能量的來源全靠後天吃進去的實物,而負責消化和輸送能量的就是我們的脾胃系統。 在傳統中醫裡面,人體的脾臟是負責的脾臟有儲存氣血和輸送氣血的,當脾動力不足的時候,輸送的氣血就不夠,所以錢乙說,脾不健運,氣血能量不能到達肢體而感到睏倦,身體沉沉欲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困。

《黃帝內經素問》裡面說:“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金匱要略心典》提到“脾應溼而內行。”

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體裡面,胃負責消化我們的吃進去的食物,而脾主要負責消化我們身體裡面的水分,並通過輸送氣血滋潤我們全身,但一個人脾的動力不足或者身體水溼過多,脾消化不了,就會造成水溼在體內堆積,凝聚,如一潭死水,困阻流動不了,沒有活力,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能量提供給身體各個細胞,從而容易犯困,睡不醒。

2、造成體內溼氣重的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中醫說的思路太重,就容易影響到脾臟的運化功能,《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

中國文化初學者


我不是醫生,但是曾經也有一段這樣的時期,我覺得應該去看看中醫,調理調理!


鄉村班主任


所述症狀是心腎陽虛之症,按摩太淵穴,少府穴,各30至50下,5至30天就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