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一個支點

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那麼

給你一把剪刀一張紙,

你能做些什麼?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有人可以剪出一個囍

有人可以剪出一對福

有人可以剪出一朵花

有人可以剪出一匹馬

......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有的人

可以剪出我們千變萬化的生活

花鳥魚蟲飛禽走獸

在她眼中都是“小兒科”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男耕女織的鄉村生活

機器轟鳴的工業時代

諸侯紛爭的亂世英雄

開國大典的經典瞬間

一切我們想要表達記錄甚至想象的情景

在她靈巧的雙手下

通過簡簡單單的一把剪刀一張紙

即可生動呈現

而且惟妙惟肖

她叫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家住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龐家會村火焰溝

這位年屆七旬的老人

雖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

卻因為始終堅持剪紙半個多世紀

於2007年6月入選為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陽剪紙)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從未離開過故鄉的王計汝

先後多次受邀

遠赴德國法蘭克福和美國洛杉磯等地

進行剪紙文化交流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最令老人自豪的是

她曾在2008年

應邀參加迎奧運“中國故事”剪紙展示活動

為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的交流與弘揚貢獻力量

不久前

由王計汝領銜

全縣12名剪紙傳承人和近百名剪紙藝人

歷時70天

集體創作的70米巨幅剪紙長卷

——《我愛你中國》

更是用這種特別的方式

深切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祝福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中陽

“河之陽兮川之中”而得名

中陽剪紙

以當地民俗信仰、歲時節令、

人生禮儀、神話傳說為主要表現內容

其中既有以魚、蛙、蛇、兔

為主題的裝飾紋樣

也有配合歲時節令、人生禮儀的民俗剪紙

還有以民間神話為題材的剪紙作品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於歲時節日的中陽呂梁剪紙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於人生禮儀的中陽呂梁民間剪紙

中陽剪紙的主要作者是農村中的勞動婦女

剪紙是她們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是她們審美情趣和聰明才智的集中表現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中陽剪紙富有濃郁的山野泥土氣息

和原始藝術質樸的美感

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勞動婦女的理想和追求

其技藝的傳承關係一般是自發的

亦有以家族方式傳承的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小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

終於見到了這位心靈手巧的剪紙藝術大師

“小時候喜歡,一有時間就剪。

想剪什麼,就整天琢磨什麼。

一來二去,

大半輩子就這麼剪過來了。

能走到今天,

一半靠天分,一半靠努力。”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簡簡單單幾句話

道出了王計汝的成功秘訣。

出生於1947年的王計汝

家境貧寒

8歲開始跟著母親學剪紙

17歲就嫁到了龐家會村火焰溝

為了謀生計

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

吃盡了苦受盡了累

每日休憩的時候

她總喜歡拿出剪刀

隨手拿點紙

剪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權當是放鬆了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因為痴迷三國和水滸

王計汝經常把裡邊的情景剪出來

隨手剪的一個【呂布戲貂蟬】

造型完美 秀麗多姿

深厚中有細膩 纖巧中顯純樸

無意間被縣文化館發現並看上了

從此聲名鵲起

但凡縣裡有啥需要剪的東西

都會第一時間去找王計汝

“中陽剪紙,主要是剪民俗。”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艱辛的生活

為王計汝的剪紙創作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創作出許多接地氣、有靈氣、有味道的剪紙作品

很多剪紙作品都是十幅以上的連環畫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王計汝平均每天剪一副作品

截至目前

各類作品已近2萬餘幅

由於常年剪紙

王計汝的雙手滿是繭子

有的手指已經嚴重變形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憑藉出色的剪紙藝術

王計汝先後榮獲

國家級獎勵14項

省級獎勵24項

中陽縣也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龐家會村則被譽為“華夏剪紙第一村”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作品《婚俗》 榮獲2001年中國民俗剪紙大賽一等獎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命名王計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作品《剪古頌今》 榮獲第三屆國際剪紙藝術節金獎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作品《晉商》 榮獲第二屆國際剪紙藝術特別獎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現如今

王計汝每週都要為

龐家會村幼兒園、小學和村剪紙協會授課

每學期都要為呂梁學院學生授課

拿根粉筆

直接在黑板上畫出來

告訴大家怎麼剪

看似輕鬆的課程

其實並沒那麼簡單

“剪紙,關鍵是你想剪什麼?

創作是最大的難點。”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王計汝坦言

缺乏豐富生活底蘊

是導致剪紙創作難的一大問題

許多人只是好奇

而且側重於剪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內容同質化嚴重

真正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

難度很大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比起授課的難題

王計汝更擔憂中陽剪紙的傳承問題

“絕大部分人依舊認為,

剪紙就是個玩兒的活,

心血來潮可以剪一剪,

長期堅持下去很困難,

再說,剪紙也掙不下錢,

總不能把這個活計當飯吃,

養不了家啊!”

用鏡頭傳承文化 中陽剪紙 王計汝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陽剪紙主要傳承人

王計汝呼籲

儘早採取措施

改變中陽剪紙後繼無人的局面

保護好這項寶貴的手藝。


山青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