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抗战时开展“水上游击战”高邮26万军民筑起“水上长城”

扬州抗战时开展“水上游击战”高邮26万军民筑起“水上长城”

高邮“水上游击战”场景

昨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扬州市新四军研究会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扬州民间抗日斗争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1937年12月14日日军侵占扬州后,仪征、高邮、宝应等城镇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在扬州城乡制造了许多惨案。面对日军的暴行,扬州人民不畏强暴,决不当亡国奴,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和斗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扬州民间抗战汇聚起英勇顽强的磅礴力量。

“奋起救国,动起干戈,我们要尽忠报国,誓把那日本强盗打走!”在邗江瓜洲地区,至今还传唱着一首《抗日救国歌》,是扬州人民奋起抗敌的真实写照。

扬州沦陷后

爱国志士纷纷投身抗日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抗战爱国统战政策的感召下,扬州地区许多爱国士绅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在日军侵占扬州期间,扬州著名画家鲍娄先,宁可闲居在家,也不为日伪人员作画,他说:“我不会捧鬼子饭碗的。”扬州城郊汤汪村的厨师余舜臣,日军以每天3块大洋雇他去烧饭,他说:“作为中国人就要有骨气,我宁可去讨饭,也不为日本鬼子烧一菜一汤。”

江都大桥地区的爱国民主人士“一张”(张寿伯)、“二袁”(袁希伯、袁伯屏)、“三山”(马宅山、田山、佘祝山)等纷纷加入抗日行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新四军抗日。当时的江都五区区长杜干全、协和乡乡长李康侯等,果断脱离国民党组织,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

高邮开明士绅吴襄哉不仅捐款捐物支援抗日斗争,还把4个儿女送到抗日前线,同时捐出7间房屋、210石粮食、163亩土地,兴办官田抗日小学,广纳贫民儿童入学,且免收学费。

新老洲(今李典、沙头、头桥一带)的开明乡绅樊阳泰全力支持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陈毅、管文蔚等领导同志几次住在他家,商议抗日救国大计。

日军侵占扬州城后的一个晚上,剪纸艺人张永寿只身在家,忽然听到巷子里有人呼救,他急奔到现场,只见两个日本兵窜入秦家欲对其儿媳施暴。张永寿自知硬斗不过,便急中生智点燃了秦家宅后的草堆,并大叫“救火啦”,两个日本兵恐被烧死,便从前门逃走,张永寿趁机打开屋子后门救下了秦家儿媳。

水上游击战

高邮26万军民齐打坝

抗战期间,华北平原地区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等战法,名扬天下。而在扬州水网地带,当地军民则利用河湖港汊拦河筑坝,创造出“水上游击战”,与地道战、地雷战齐名,也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大创举。

在里下河腹地的高邮、宝应境内,至今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水网地区不通旱,到处是河走路难,不造桥来不打坝,来往行人怎么办?敌人下乡来骚扰,粮食衣服件件要,如果坝头不打好,问你财产保不保?坝头打得好,汽艇进不了。

据《扬州市志》记载,抗战期间,高邮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投入打坝的军民达26万人次,筑成了南北15华里、东西10华里的两条穿荡大坝,全县共打坝315道,其中封锁坝147道,交通坝168道。宝应县发动群众5万多人,在广洋湖、射阳湖等处筑堤打坝,修建大堤8条,总长达70多公里,筑成的广蒋大坝穿越广洋湖,沟通南北。

在改造地形战斗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许多打坝筑堤的英雄集体和个人。如宝应县安丰区农抗会会长李兆祥,当时已57岁的他在寒冬腊月里率先跳进刺骨的冷水里挖土,短时间内就带领300多名群众打成了25丈长(一丈=3.33米)的坝头,被授予“打坝英雄”的光荣称号。

高宝地区军民在水上游击战中筑起的“水上长城”,为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交通坝在县与县、区与区、乡与乡及村与村、圩田之间连接成线,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和一道道人民战争的屏障,加强了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把里下河抗日民主根据地连成一片。

5年革命生涯

谢慈被称为“革命的妈妈”

今年是谢慈牺牲76周年。谢慈,1888年出生在大桥镇,本姓魏,嫁到谢家后被称为谢魏氏。因她对革命同志慈祥和善,新四军挺进纵队的同志给她起名“谢慈”。

虽出生于封建旧社会,但国难当头,谢慈毅然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谢慈带着子女逃难,亲见同胞惨死,切身体会到丧权辱国之痛。在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民运工作队的启发下,她走出家庭投身革命,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她已年过半百。

谢慈是出色的革命宣传员,她声音洪亮,热情洋溢又沉着镇定,虽文化程度不高,却善于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1941年,在苏中参政会上,她以自身缠足的痛苦经历,控诉妇女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使许多妇女代表深受启发。

谢慈还是无私的革命妈妈。她生有三男三女,长女出嫁常州,次女病故,其余4个儿女都在她的教育下参加了革命。谢慈的小女儿从12岁时便跟着她东奔西走,一起参加抗日宣传。1944年春,谢慈的长子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遭日军逮捕,被日军放出的狼狗活活咬死,壮烈牺牲。

1944年6月,在江都县第二届参政会上,组织授予谢慈“革命的妈妈”光荣称号。1944年7月,在反“扫荡”斗争中,谢慈在江都三周乡大霍庄一带动员群众转移公粮,组织慰问部队。一天,在转移过程中,谢慈不慎跌伤,感染破伤风离世。

谢慈的革命生涯仅有短短5年,但她从一个旧社会封建家庭的小脚妇女转变为坚持抗日的巾帼英雄,其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永放光芒。

通讯员 伏波 记者 姜涛

【数说扬州抗战】

扬州境内 作战868次 牺牲2551人

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陈荣坤介绍,据2010年扬州市调查统计:

人口伤亡814477人

财产损失72742.4853万法币(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

烧毁、拆毁房屋93859间

损失树木1614900棵、

畜禽79055头、

粮食192931万斤

被抢劫珠宝、古玩字画无法计算。

抗战期间

扬州地区军民不畏强敌,与日寇展开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日伪军作战868次,毙伤日军3400多人、伪军53355人、顽军43636人。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牺牲2551人。其中10个惨案最为触目惊心,10个战役最为可歌可泣。

十大惨案

万福桥惨案 天宁寺惨案

仙女庙惨案 “寡妇圩”惨案

高邮城惨案 十二圩、真州镇惨案

李高桥惨案 杭集惨案

头桥惨案 曹甸、夷家沟等惨案

十大战役

夜袭日伪机场 月塘集保卫战

新春大捷 激战吴桥

夜袭十二圩 血战大官庄

车桥战役 夜袭甘泉山

三垛河口伏击战 高邮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