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雜記之西湖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看慣了塞外飛雪,這次尋覓小橋流水。走嘞,去審美,去做“白日夢”。

江南,必去杭州。九百年前,趙宋王朝遷都於此,接續了兩宋香火,也把中華文化推向了歷史的巔峰。杭州,必然是西湖。這是極富文化厚重感的去處:麴院風荷、平湖秋月、蘇堤春曉、雷峰夕照……一步一景;白居易、蘇軾、楊萬里、魯迅、章太炎、李叔同……大師雲集。漫步曲徑遊廊,盪舟西子荷池,不經意間,已在千年歷史間穿梭。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來時,西湖正著“淡妝”——連日陰雨綿綿。雖看不到她波光豔影的身姿,但也收穫了江南淑女的倩影。這煙雨朦朧的幸運,把人帶入了水墨山水般的幻境,營造出穿越古今的美感:古木參天,遮掩著林萌小道;小道彎彎,環抱著碧波湖水;湖水盪漾,孕育著荷花蓮葉;蓮葉亭亭,戲出尾尾游魚……這景緻,完美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包容、含蓄、自然的審美情趣,暗合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尤其雨天,西湖那憂鬱的美,更是召喚出遊人心底軟軟的情思。

蘇堤,把西湖南北一分為二,傳說是蘇軾在此為官時興建。 這位豪邁多情的文豪,一生踏遍大江南北,始終堅持真我,走到哪裡都要留下美德、美文、美食,身處逆境,也造福一方。穿越蘇堤,掩映在嶽王廟下,是蘇小小之墓。這位南齊時的杭州名妓,歷朝歷代,竟為許多文人顯貴折腰憑弔,實在讓人感嘆。“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負一生愛好山水”,蘇小小正是西湖人格化的載體,是西湖美的化身,美的自然而純粹。切合了歷代文人追求純粹人格的審美潛意識,心理上彌補了他們這種渴望在現實上的缺憾。“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於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雨還在下,暮色中的西湖無比安詳,繼續沉澱著美的傳說……

20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