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一切拼命上大學,這些做法對嗎?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不顧一切是什麼,就是豁出命去了也要上大學。試想有什麼還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連命都不要了,還怕什麼!一個人再兇,再狠,再能打,也扛不住一個不要命的傢伙跟你玩。

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在思考大學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有多大,值不值得為上大學而拼命!大學得給它定義下是什麼,你是想問至少上個一本吧,因為每年都有很多非清華北大不上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會給自己一個定義,也就是畫個紅線,為它拼命。

另外一點,是想說這個人內心很堅定、很能打、很能熬。如果說他不能打,不能熬、心又亂,那他怎麼能算得上拼命了。只能說他是心裡很著急,勁使不出來,嘴上說說,這種就此略過了。

這其實談到一個取捨問題,為了能夠上大學,甘願付出多少的問題。既然拼命,那當然是有所犧牲的,為了考上自己的目標院校,需要克服擺在每個人自己面前的困難。最勵志的故事,應該屬於那些身患殘疾、受病痛折磨的人,最後考上著名大學吧。

還有一點隱含的意思,那就是主要想說,要是沒考上大學,這個人的付出還值得嗎?現在的大學在每個人的認識中都不相同,一些家庭可能並不覺得考不上大學,就活不下去了,孩子以後就沒前途。

但也有部分家庭,自己的孩子是全家的希望,爸媽把自己大半生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所未完成的心願,都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也很用功,付出了很多,可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他可能還是沒考上理想大學。

金榜題名和落榜兩類考生狀況的對比,以及社會輿論,家人親戚朋友的議論,讓處在兩種狀態的考生的心理狀態,差別極大。結果高考失敗的孩子,可能會受不了這種刺激和折磨,因為在他那個年齡段,根上可能還是認為這就是看不到未來,壓力太大而去選擇自殺!

發生這種事情是悲劇的,也經常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從而會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這個孩子確實可以稱得上他已經做到不顧一切了!

而另一方面,有些第一年、第二年高考失敗的孩子,第三年發揮超常,考上了名牌大學。這會給外人另一種感覺,會認為這孩子真的算是做到不顧一切了,熬了一年又一年,終於圓夢。

總結一下,自我感覺,為了達成內心的目標,不顧一切更像是一種取捨,一種平衡,有些人平衡的好,可能是目標選的好。有些人平衡的不好,有可能是目標的問題,有可能是認識的問題,也有可能純粹就是命運使然,運氣太差。

因此,所謂的不顧一切只有放在每一個考生的心裡來思考,沒有對錯,只有取捨和平衡,不能完全的宣揚簡單的對錯!

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我更願意為那些可能失利的考生加油!請相信,人生很長,高考更像是一個起點,它對你很重要,但絕不是終點。你的未來不是隻有寒冷與黑夜,還有溫暖和光明,更多的是平凡的生活!

這不是讓你放鬆下來,而是說你起碼有這個認識。高考對你來說很重要,這個是實話,沒有之一。還是得好好努力,不是經常說有個好的開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麼,這話放在考大學上,一點都不過分!

最後,預祝2020年高考考生考出好成績,青春無悔,圓夢大學!


小鳥教育記


對的,我支持這種觀點!

社會在飛速發展,上大學雖然說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應該是目前形勢之下最好的出路。

  • 首先來說上大學對你的人生成長來,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經過大學教育的理念,這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才會得到根本的提升。
  • 其次,從現在社會發展工作的角度來說,各行各業都在要求學歷,大學畢業應該是現在最為基本的一個學歷要求。
  • 還有我覺得大學應該是人生所有經歷中最為美好的一個階段,沒有經歷大學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所以我支持著你這種觀點,只要能上大學,努力的爭取一切機會去上大學。


捌零物語


對於“不顧一切拼命上大學,這些做法對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具體如下:

第一,一般而言,能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學,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夢想,是每一個學生的夢想。但是,只有通過“人生第一大考”高考,才能獲得進入大學的“入場券”。所以,為了實現這一大學夢想,需要每個學生付出努力

第二,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基礎上,更需要學會有效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在學習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顧一切拼命的上大學”,更強調的是一種學習的精神和幹勁兒。需要在此基礎上,也要注重學習的方法。

第三,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想,有理想、有衝勁兒,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還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做其它事情。

綜上,首先不顧一切的奔著自己的大學理想,努力學習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在努力的基礎上,也要注重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具有健康的身體,這是努力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