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什麼事都自己扛,不願和他人說,為什麼?

用戶68044589


一.這些人可能從小被教育凡事要靠自己,不要依賴別人,別人是不靠不住的。這種反覆灌輸的思想最終讓人養成凡事自己扛,不願找人說,不願找人幫忙的習慣。

二.有些人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關愛和溫暖的貧困家庭,父母終日忙於生計,他們從小就沒人愛沒人管,只能凡事靠自己。因為說了也沒用,也就習慣不找人說。長大後,就逐漸養成凡事自己扛,不麻煩別人,不隨便找人幫助的習慣。

三.有些人在年少時,因為家人冷漠,缺乏關心,又受盡了別人的欺凌,就對社會沒有好感,不敢再輕易相信別人的好心好意,自然就不會找人訴苦和尋求幫助,也會養成凡事總是自己扛的個性。

四.有些人自尊心很強,能力也很強,擔心找人說,求人幫忙,有損自己的偉岸形象。

五.有些人身邊的親朋好友比較少或離得太遠,找不到人說和幫忙,有事情就只能自己扛了。

總結:大部分人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選擇自己扛,若事情太過艱難,迫不得已,也會找人幫助,找人傾訴,這並不是絕對的。


旅之想夢


.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這樣意思的話:如果你把一個快樂告訴別人,你將會得到兩個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告訴別人,你將會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在某些情況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情況往往也並不總是這樣。

你把一個快樂告訴朋友,如果朋友根本不當一回事,甚至流露出“這值得這麼高興嗎?”的表情,你還能得到兩個快樂嗎?可能你原來的快樂都會打折扣。同樣,你把憂愁告訴朋友,如果朋友不理解,甚至流露出“至於嗎?”的表情,你的憂愁能被分掉一半嗎?說不定由於朋友不理解而更添一分愁。

因此,有些人有事總是自己扛,不願和他人說,可能是找不到能夠理解自己的合適的朋友可以訴說,在這種情況下隨便和他人說,未必會得到他人理解,有時甚至會導致他人不耐煩,如果被人不屑一顧,或者遭到誤解,可能會更使自己感到痛苦。

當然,家裡人是會理解的,但也不願意和家裡人說,因為如果和家裡人說了,可能也會引起家裡人的憂愁和痛苦,這也是自己所不願意的,於是就.只能一個人自己默默扛了。

但是,一個人默默扛,無法疏洩,對自己的心理和軀體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系統,包括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以及和睦的家庭,就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祿福子


我還回答這個問題吧。

確實有一些朋友他們會習慣於報喜不報憂,或者在我們覺得重要的人面前,自己的事情好像很難開口。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通常這個現象裡面所包含的有一部分是我不重要。

尤其是面對一些比如父母,領導或者朋友。我不想給對方添麻煩。所以就算我經受了一些困難挫折,或者是痛苦。我都不會想對方說出來。那這背後,就是我不重要。嗯,那這也會比較常出現在討好型的人格。

比如有的媽媽會跟孩子說你學好習就可以啦,其他事情什麼都不用做。那這背後也是說孩子你不用關心媽媽,不用關心家裡面,媽媽只在乎你的學習和前途。

那另外隱藏自己的事情,也有可能會源自於拒絕,就是我並不認為你會理解我。所以我就選擇不去說。因為沒有說的必要,說了你也並不會懂。

那在這個角度上,這個行為所傳達的是一種不信任,還有距離感。

還有一些人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瞭解自己想要什麼。當你問他他就會很迷茫,這種現象在心理諮詢室裡還真的挺常見的。

所以如果對於一個比較迷茫的來訪者,他正處在某一個還沒有方向,比較靜止的一個人生階段。那他們會有的反應就是,我想說,可是我發現我並沒有什麼可說的,因為我的頭腦裡面還得想清楚……

暫時想到這些,打字很不容易。

或者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需要心理諮詢也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