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詩詞中,有很多名篇沒有作者,只能以無名氏命名?

逍遙貞觀


很多古詩詞的作者是無名氏,是因為確實不知道那些作品的作者是誰。

這是因為,古代的很多詩詞是由作者題寫在路邊的或某些建築中的石頭、樹木或詩牌上的,有些作者題寫完詩詞後,並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字,所以別人看到這些詩詞後,也不知道作者是誰,因此傳誦這些詩詞時,也只能說作者是無名氏。

比如,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次看到一堵牆上寫有一首詩:“欲掛衣冠神武門,先尋水竹渭南村。卻將舊斬樓蘭劍,買得黃牛教子孫。”他很喜歡這首詩,就記了下來,並說明“餘舊見此詩於關右壁間,愛之,不知何人詩也”。因為這首詩寫得好,並被蘇軾記了下來,所以得以流傳,但其作者的情況就不清楚,只能說是無名氏。

還有一種情況是,本來詩詞是有作者的,但人們在傳誦、傳抄這些詩詞時,有時因為某種原因(比如圖省事),只傳誦、傳抄了詩詞原文,而沒有標上其作者。這樣時間一長,人們就不知道其作者是誰了,於是也只能以無名氏來指代。例如《詩經》裡面的很多詩,其實都是當時或早前的一些民歌,人們只會傳唱這些歌,但並不去關心這些歌的作者是誰,因此越往後人們越難以知道其作者是誰了。

當然,還有一些作者是出於某種原因故意不署自己的名字的。比如寫了諷刺別人的詩詞,怕別人知道是自己寫的,所以就不署作者名字。這種詩的作者也只能以無名氏代稱。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古代因為受傳播條件的限制,出版、印刷業都不發達,所以很多詩詞的作者都是錯的,張冠李戴、同一首作品有多個作者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作品的作者被標為無名氏,也就毫不奇怪了。


霜鬥寒


我是小俠,一個古典詩詞愛好者和研究者。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古詩詞中 很有意思的現象,我認為這一現象主要是四個原因造成的~希望我的答案能對您有幫助。


一、詩詞名篇來自民間

詩歌是什麼?陸機在《文賦》中曾提出"詩緣情"的觀點,也就是說詩歌來源於感情的噴發。人們遇到感觸很深的事情,便想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詩詞發展的早期階段,民間的普通人是詩詞創作的主力,因為他們對生活有最真切的感觸。當這些普通人將感觸吟詠出來,便造就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詩經》的大多數作品都來自普通人,他們或是耕作的農夫,或是沙場的戰士。當朝廷派人採集詩歌的時候,根本不會去保留這些人的名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像《蒹葭》《關雎》這麼有名的作品,我們根本無從得知其作者為誰。


樂府中的許多民歌也是如此。


自孝武立樂府而採歌謠,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


漢代設立樂府機構,專門從民間採集普通人作的詩,從而瞭解民間的風土民情和生活狀況。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南北朝。其中名篇,如《孔雀東南飛》《木蘭辭》都不知出自誰手。


二、作者不重詩名

第一點主要談到了沒什麼知識的普通人,那麼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士人呢?他們難道就沒有詩詞作品流傳嗎?

從先秦到漢魏時期,士人更在意的是社會理想和政治成就,更傾慕於縱橫捭闔的政治家和馳騁沙場的軍事家,因為在當時,只有這類人才能在征伐頻仍的年代發揮個人價值,取得令人敬仰的成績。


相比之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只會吟詩作對的人在當時沒什麼用處,大多數人都不以此為重(屈原是極少數的例外)。


後人稱讚曹植"才高八斗",但實際上曹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詩歌寫得不好,就算被誇千百遍也不怎麼在意,因為他嚮往的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沙場,是縱橫捭闔的政壇。


漢代文人創作的《古詩十九首》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些詩歌多是遊宦的士子在離家時創作的詩歌,詩中或描寫宴飲的場景,或抒發遠大的志向,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是非常成熟的文人五言詩。《涉江採芙蓉》就是其中的佳作: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如果不是蕭統在《文選》中著意收錄,這樣美的詩就無法被後人看到了。


三、在流傳過程中遺失作者名


古代的書籍想要流傳下來,比現在要難得多。

一方面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書籍的流傳主要靠手抄,或書於竹帛,或書於簡牘,或書於紙張,在抄寫過程中遺漏文字、串行等現象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即使詩詞內容被書寫、刻印下來,也有可能因為戰火、水患等因素而遭到破壞。在這一過程中,作者信息往往有可能遺失或改竄,以至於後世讀者不知道某首詩詞到底是誰的作品。

保留在敦煌藏書閣中的書籍便遭遇了西方列強的搶奪,也因為後來運輸不利,書籍多有破壞,因此書中記錄的詩詞有時會遺失作者信息。這部分詩詞流傳時間不長,可能不算有名,但也有許多佳作,如《鳳歸雲》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去便無消息,累換星霜。月下愁聽砧杵起,塞雁南行。孤眠鸞帳裡,枉勞魂夢,夜夜飛揚。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誰為傳書與?表妾衷腸。倚牖無言垂血淚,暗祝三光。萬般無奈處,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敦煌遺書的散失是中國學術史的一大痛點,本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現在卻陳列在西方的博物館和圖書館中,很多信息我們無從得知,因此一些作品的作者也無從考察了。


當然,這部分作品不知道作者為誰,也有第一方面的原因。


四、即興創作,沒有記錄

故人不少作品是在宴會上即興創作的,你一首我一首,大家只為了吟詩助興,吟完就結束了,不會著意記錄作者。


尤其宋詞本是為了搭配曲子演唱的歌詞,曲子響起,文人即填詞。就算有很多如傳唱,往後也都更注意唱曲之人,而非作詞人,許多詞作的作者便不知是誰了。


結語:名篇不知作者,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有的詩詞來自民間,有的作者不重詩名,有的在流傳過程中遺失作者信息,也有的是即興創作,未曾記錄作者。種種原因導致部分詩詞名篇沒有作者,只能以無名氏代之。


能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名字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漫研竹露裁唐句,細嚼梅花讀晉書。如果喜歡我寫的東西,歡迎關注日常記錄文學與生活之美的小俠記哦~



小俠記


一般是指這篇詩文的作者不詳或者是不知作者是誰、確定不了詩文的作者是誰。或者是在遙遠的傳頌中已經遺失了作者的名字,後人就只能寫個無名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