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战“疫”能赢

底气何来


——记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隔离重任在肩,团结一心应战。世上没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光汇聚成星河,变成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这场战 “疫”中,坚强的幕后力量。


“一二三四五”

现场总指挥 曹永军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曹永军(左二)现场布置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6日,接到集中观察点的任务后,现场总指挥曹永军马上召开协调会。观察点改造、防控物资调配、驻守人员安排、垃圾存放点位建设……同步推进。3月19日,全流程全要素演练。3月20日,一切就绪,集中观察点正式启用,曹永军宣布,全体人员进入战时隔离工作状态。战时状态,战时机制,从接到任务到正式启用,仅仅用了4天。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曹永军在动员会上讲话


他说:“冲锋陷阵是共产党员的特权,一线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我们要戮力同心、并肩作战,全力做好集中隔离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工作理念——隔离不隔爱,防控一家亲;两个工作目标——绝不允许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决不允许发生任何交叉感染事故;三个意识——底线意识、战时意识、人文意识;四知四会——知职责会操作,知流程会处置,知体系会协作,,知安全会防护;五爱服务—— 爱心餐包、爱心专员、爱心环境、爱心购物、爱心蛋糕。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领导班子给李磊(左二)过生日


他是集中观察点所有人的主心骨与定心丸。他思路清晰、决策果断,掌舵集中观察点的安全、平稳运行。他常常说,“大疫当前,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众志成城,我们都能平安回家。”


“不管是谁的孩子,

我们都要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现场副总指挥 王萍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王萍 右一)

“灏子”

“妈”

“我不是妈妈,我是怀柔隔离点的王阿姨……”

放下电话,王萍的眼眶红了,她说:“他才19岁,比我儿子还小10岁,也叫‘灏子’……”之后的几天,“灏子,起床了吗?快去取餐”、“灏子,快去体温打卡”、“王阿姨,我要水果”、“王阿姨,我想家了”……这样的对话成了王阿姨的日常。她说,不管是谁的孩子,我们都要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她花样组织支部共建活动,发放慰问品。她像母亲一样关怀着基地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时常问大家冷不冷,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还有什么需要?她让基地像家一样温暖贴心。


“无处不在”的中心枢纽

信息联络组组长 王炳福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王炳福(右一)等信息联络组成员在紧张工作中

方案、分工、体系、流程、制度、须知、提示、人员信息、组织撤离、宣传信息、照片留档……


从接到任务到观察点启动,再到到平稳运行,信息联络组既在后方保障又在前方冲锋,组长王炳福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与区入境进京人员现场防控组联系,确认拟接收人员名单及相关情况;汇总当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动态;做好信息报送以及会务组织……四台电脑同时工作,七天用完三个硒鼓墨盒。王炳福带领着信息联络组看过最早的朝光,熬过最深的寒夜,像全能战士、中央枢纽一样无处不在,一线对外,多线对内,让各环节各流程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我来”

医疗保障组组长 李玉青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王萍(右)和李玉青(左)给过生日的隔离人员准备蛋糕

“李姐,有对夫妇执意要住在一起,不符合规定啊。”

“我来沟通。”

“李姐,有个小孩想做核酸,他的航班上有人确诊。”

“我来跟他说”

“李姐,有个隔离人员以前有抑郁病史,他情绪很不对”

“我来跟他聊聊”

“放心吧,都解决了”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她是工作组公认的攻坚小能手也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她带着组员兢兢业业地做着健康管理工作,接收隔离人员、医学咨询指导、公共场所消杀,处理各种医疗问题,按医学流程转送等。她总是冲锋在前,却担心别人防护不全。她说:“03年我参加了抗击非典,20年我在战疫一线,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特别荣幸,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历史的创造者。”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李玉青(左一) 工作人员给隔离人员配制消毒液


做好隔离观察点的“守护人”

安全保障组组长 杨晶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杨晶哥,又破案呢?”

“是啊,1234房间说闻到了烟味,旁边的房间都没有抽烟的,推测是同楼层的排气扇倒抽。”杨晶从工程图纸上抬起头说。

看监控,看工程图,物品安检……短短两周,他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技能。他带领着安全保障组进行安全管理、日常用餐管理、垃圾回收清理,协助医务人员开展必要的面对面服务,突发情况的处置,联系人员转运等。他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和队员们将一件件小事做细做实做好。

“等回去了你最想干什么?”

“我想睡两天,太缺觉了。”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杨晶(左一)和公安民警检查消防器材

伴着雁栖湖畔的灿烂艳阳与满天繁星,他日夜用心守护,24小时保障不停,严防安全事故,让入境人员安心度过观察期。他,他们,是隔离观察点的“守护人”。


做好集中隔离点的“粮草官”

后勤保障组组长 张雷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杨晶(左)与张雷(右)沟通工作


“雷哥,温度计还是没到,一支都没了!”


“雷哥,已经七点半了,送餐车还没到!”

“雷哥,防护物资到了,正在等着清点。”

“雷哥,……”

沟通协调、清点物资、确认数量、签字……这是自承担起集中隔离点后勤保障任务后,张雷每天都要做的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集中隔离点建设以来,张雷带着后勤小组早准备、早部署,对发放的防护物资进行清点核对,根据现场工作组的方案要求,及时制定物资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努力做到快速保障。但万事开头难,在完成这一工作后,张雷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起初发放的物资存量和需求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一旦有需要便要想尽办法进行协调。”在张雷和其他组员的努力下,制度日趋完善,医疗物资逐渐丰盈,餐饮质量逐步提升,后勤保障工作也进入了正轨,真正做到了“及时配送、随叫随到”,以有力的后勤保障,让现场工作组指战员全身心投入疫情阻击战。


“一个好的炊事班长能顶半个指导员”

后勤保障组 赵桓锋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赵桓锋给隔离人员送餐

“锋哥,1212没有领到餐”

“锋哥,1316餐盒里没有筷子”

“锋哥,1123说吃不饱”

“锋哥,1307说餐太多了,吃不了浪费”

每到领餐时间,爱心专员群里,一片锋哥的呼唤。他总是随叫随到,不厌其烦,一遍遍到隔离区外围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了让穿隔离衣的安保人员看得清、送得快,他的送餐表改了一版又一版,送餐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到十五分钟,又缩短到十分钟。他是第一个接到餐车的,却总是最后一个吃上饭的。他就是我们所有人的“炊事班长”赵桓锋。

他说,从参军入伍再到转业参加工作,一直相信部队里的一句老话“一个好的炊事班长能顶半个指导员”。而现在,让大家在隔离期间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吃得不想回家,就是他的服务理念。


他们很多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却开始学着照顾别人

爱心专员 可爱的“逆行者”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付颖颖(左)和李园(右)在支部共建活动中包饺子

她是事无巨细、贴心照顾,把自己的棉裤送给隔离人员的杨海臻;他是每天不到七点发测温打卡小程序,统计后台数据,最早来最晚走的技术咖刘英男;她是一天24小时在线,缓解隔离人员焦虑情绪的爱心小姐姐付颖颖;他是脏活累活我先上的纪鹏林;他是积极主动,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的徐扬;她是后勤组唯一的女同志,细心耐心的孟迪;他是认真负责,准时准点的“饭管李哥”李文学;他是有点“难”却不怕难的李磊……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李文学(中)在分发午餐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孟迪在清点防疫物资


这里有10天递交两篇思想汇报,火线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吴凡;这里有安全可靠、不抛弃不放弃的“基地侍卫”范留锁;这里有对接所有人员信息的“大数据”女孩李云燕;这里有贴心周到、任劳任怨的刘翥;这里有负责撰写、上报宣传信息,讲好隔离点故事的李园;这里还有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运送防疫物资的车辆服务保障的司机庞志刚和张勇……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吴凡在整理工作资料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张勇(右)搬运工作物资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刘翥调试视频会设备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李云燕给隔离人员送“爱心超市”购买的食品


这些可爱的“逆行者”们,每个都身兼数职,组成了抗疫一线的“最强战队”,他们时刻绷紧神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认真记录每日工作情况,帮助隔离人员购买生活必需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正是有他们,在严格管控的前提下,让隔离工作有了温度,让隔离对象感到了温暖,让打赢境外输入疫情阻击战有了必胜的把握。


东城区总工会中航科工集中隔离点现场工作组那群最美的“逆行者”


四月已至,春光灿烂;向光前行,力散阴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 “疫”仍在继续,但我们坚信,我们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