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元末來世界
現在的狂犬病也是靠疫苗了預防的,至於治療應該還是很難的。那麼,我們的古人是如何認識狂犬病的呢?
其實關於狂犬病,我國早在春秋時期的《左傳》中就已經有了記載,並且提出了“國人逐瘛狗”來預防狂犬病的方法。而到了東晉時期,有一位著名的醫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後方》中,也提到了一種以毒攻毒的方法來預防狂犬病。那麼,他是怎麼以毒攻毒的呢?他是用狂犬的腦組織敷貼在咬傷的創口上,從而達到防治狂犬病的目的。雖然他的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且技術上也不一定成功,但是他的這種方法已經具備了免疫思想的雛形。對於他的這種方法,德國細菌學家也曾稱讚:“中國人遠在2000年以前,便知道以毒攻毒的道理,這是合乎現代科學的一句古訓。”
歷史是杯酒
當然有。狂犬疫苗,完全可以說就是中醫發明的,明代時傳到了外國。
曾多次介紹過狂犬病的三級暴露。即使是被真正的病犬咬傷,即使是三級暴露,不採取任何措施,也未必感染。
狂犬病雖然發病的致死率為100%,但實際上發病率卻沒這麼高。一般,被病犬咬傷的發病率約為15~20%;被病狼咬傷則高得多,約50~60%;其餘動物,比如蝙蝠等,約為12%,貓則為3%。古代人對待狂犬病,也不是以治療為主,而是以預防為主。如《左傳》記載,“襄公十七年十一月甲午國人逐瘈狗”,換句話說,從春秋時開始,人們就開始採取針對狂犬病的防範措施,主要是驅趕殺死病犬。
到了漢代,真正出現了治療狂犬病的辦法,是葛洪所創,方法是用病犬的腦髓塗在患者傷口處。實際上,這就是最早的狂犬疫苗。
中醫講“以毒攻毒”,狂犬的腦髓和唾液中,均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存在。在傷口出塗抹病犬腦髓,就相當於替患者接種了狂犬疫苗,只不過,這種方法還很原始,但效果卻是很明顯的。歷代以來,我國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治療狂犬病的,救了無數人的命。當然,這方法的前提與狂犬疫苗的使用前提一樣,都是在發病以前有效,發病以後,就無法治療了。
事實上,狂犬疫苗的出現,也正是參照這個方法,是明代時傳到國外去的。外國人得知狂犬病或許有救之後,差點沒激動死。而且,路易斯·巴斯德也正是從病犬的腦組織中提取了病毒才製成疫苗的,完全遵照葛洪的思路。
現代提取狂犬疫苗的方法,當然比葛洪的方法更科學些,不過晚了1500多年。
純鈞LHGR
中國有治狂犬病的秘方的,可惜失傳了,遼寧朝陽市北票有一老人,一輩子用秘方為人治狂犬病,無論發病與否都能治,但需提供病狗顏色大小及雌雄,即可配藥治療和預防,只是他無兒無女,他去世以後,藥方就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