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最近同事又开始抱怨,孩子上一年级以后,养成了不少坏习惯

。原本是要自主去预习复习课程,完成当天的作业,但是孩子却对只要不是写出来交给老师的作业视而不见,即便说了几次仍然马马虎虎完成。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其实这些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当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完成事情时不仅不拖拉,而且还自觉效时,都忍不住思考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不是有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既然一般的批评已经不管用了,而且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心理学家表示,父母可以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那"条件反射理论",又有哪些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得到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在实验当中,狗狗首先看见的是人用手摇摆铃铛,其次狗狗是在铃铛的号召下接受到食物。而得到正是通过获得条件反射并且反复多次刺激相结合达到更为强烈的反应效果。在这以后,狗狗在听见铃声以后就会下意识分泌消化液准备进食食物。

第二个特征是分化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多次教育后,孩子会因为反复的教育而受到条件刺激的作用,从而做出与之前不同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需要对事情的反应进行分化,如自大和自信、计较和细心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第三个特征是泛化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如若家长发现孩子在写字时,总是对相近词语分不清楚,那就是泛化的效果。当孩子学会了在特定的条件刺激下做出对应条件反射,那么在其他类似的条件刺激下,孩子也会下意识做出条件反射。如一些孩子来到陌生地方读书时,会非常想念家。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得知,孩子未能够形成好习惯,正是因为没有形成条件反射。家长如果能够利用好"条件反射理论",让孩子将本来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通过条件反射连接在一起,会帮助到他们形成良好习惯或者摆脱坏习惯。

既然"条件反射理论"在教育孩子上有明显的效果,那家长又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

1让孩子看见坏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孩子不愿意去更改自己身上的坏习惯正是因为看不见它的负面影响。因为孩子对于事情的对错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家长只是单纯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其改正,这样的做法只是无用功。

家长需要将坏习惯和坏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挂钩。

当孩子因为想出去玩,而不对放在地上的玩具进行收拾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不整理地上的玩具,不仅会容易丢失玩具的零件,而且还容易让路过此地的人受伤。孩子再一次在玩玩具时,就会有条件反射,自动自觉去整理好玩具。长久下来就会彻底改掉坏习惯。

2让孩子知道养成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孩子都是很聪明,不会平白无故地做一件事情。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单纯用命令的语气去指挥孩子,而是要给予他们暗示,如做好某件事情后才能吃点心。长久下来,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好事情。

此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孩子鼓励,并且给一些小奖励。不断通过这样反复的过程,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巩固孩子无意识中形成好习惯。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形成一个良好习惯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也是想给形成条件反射提供一个良好基础。家长都在不断强调条件反射的重要性。

那这个"条件反射理论"究竟存在着什么好处?

  • 条件反射会时刻强化孩子的记忆。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养成好习惯其实不难,难在坚持。当家长第一次教育孩子时,孩子会有所反应。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打回原形。所以家长也要对坚持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一套流水线的方式不断巩固孩子的记忆,形成强烈的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会让孩子更加自律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孩子的性格都很单纯,在自己的坏习惯被反复多次批评以后,会觉得自己丢面子。长久下来,孩子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会产生条件反射,自觉地做得更好。这样的过程也让孩子更加自律,不再只是依附家长的提醒,而是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孩子有坏习惯怎么办?心理学:父母可使用“条件反射理论”

养成一个习惯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惰性。此时需要家长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每一日都反复告诉孩子不同习惯将会带来什么影响,让孩子时刻铭记于心,对于好习惯和坏习惯有更完整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