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受挫,曙光將現----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分析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3月份,大中輕客車產銷3.1萬輛,環比增長291.7%,同比下降28%;一季度累計銷售6.6萬輛,同比下降30.7%。很顯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3月及一季度我國客車市場遭遇重挫,但隨著疫情的逐步趨穩,業內人士擔心我國大中輕客車市場的至暗時刻是否會過去?離曙光再現還有多遠?現將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特點及後期市場機會簡析之,供行業參考。

  一、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特點簡析

  特點一、大中輕客車同比均全線下滑,一季度同比下降近三成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3月及1-3月大中輕客車銷量、同比:

市場受挫,曙光將現----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分析

  無論是2020年3月還是2020年一季度,大中輕型客車同比均全線下滑,也就是說不管是3月還是一季度,新冠疫情對大中輕型客車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3月客車各細分車型中,中型客車同比降幅最大,一季度大型客車同比降幅最大。無論是3月還是一季度,輕客同比降幅均為最小,換言之,輕客抵抗疫情的能力相對最強,而大中型客車則遠不及輕客。

  特點二、輕客“免疫力”最強,從3月和一季度分析,輕客銷量佔比均超8成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車權重統計:

市場受挫,曙光將現----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分析

  可見,無論是3月還是一季度,輕型客車佔據客車銷量的比例均超越8成,這在以往是很少有過的(以往一般輕客佔比在70%以上,但很少超8成),這更加說明,疫情對輕客的影響較小,而對大中客車影響最大。主要是因為:

  1、一季度市場普遍對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退坡持不太樂觀的態度(儘管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延緩2年退坡,但一季度車企及消費者仍然未知);

  2、承擔中長途公路交通運輸任務的大中型客車受疫情影響幾乎癱瘓,大量的城市公交客車也處在停運或減少班次狀態。由於疫情,學校幾乎停課,導致校車市場也處於停滯狀態。

  3、輕客則因為本來就很少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同時輕客的目標市場相對大中型客車要寬泛很多,以輕客作為承擔主體任務的短途及包車業務也影響較少,因此輕客在疫情期間免疫力高於大中型客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特點三、與其他車型相比,客車表現“低迷”

  根據中汽協數據,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與乘用車、貨車銷量及同比:

市場受挫,曙光將現----2020年3月及一季度大中輕客銷量分析

  可見,在汽車行業,無論是2020年3月還是1-3月,大中輕型客車相對貨車同比降幅均要大,但相對乘用車降幅要小很多。也就是說,無論是3月還是一季度,大中輕型客車景氣度在汽車行業中均處於中等狀態。

  二、大中輕客疫情後期市場機會淺析

  最近國家出臺促進汽車發展的利好政策不斷,疫情期間大中輕客車市場的至暗時刻很快就會過去,即將或正在迎來曙光。何以見得?

  1、2020年3月23日,國家交通部已經明確在2020年提前3個月要在山西、江西、山東、廣西、重慶、四川、雲南、西藏等8個省區完成3000多個建制村、115個鄉鎮具備通客車條件但尚未通車的兜底任務 這對當地久困的客運企業來說就是一個開劈新的增長點的極佳機會。當然這對處於供給側的客車企業來說,頭部大客戶非常明顯,急需和剛需兼備,完全可以聚焦這些重點的農村客車市場(而且是國家扶持項目,有政策補貼,也不存在欠款問題,短期財務貢獻好),實行市場的精準規劃與突破,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無疑對客車和客運行業都是極大利好。

  2、2020年3月31日,國務院出臺了“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稅收政策延長兩年”,這對疫情後的新能源客車發展無疑將起到一個催化劑的作用

  在公交領域,之前國務院發佈《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疫情期間各部委及各級人民政府紛紛出臺文件,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及產銷規劃佈局,以2020年為重要時間節點,全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最近北京、天津、山西、河北、上海、福建、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24個省市相繼發佈2020年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硬性指標,並特別指出在公交領域,全部或基本更換為新能源客車,這為疫情後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恢復提供了保障,也為客車企業疫情後開拓市場增強了信心。

  在中短途客運及景區旅遊用車領域,客車各細分市場的新能源化方向必然會更加明晰,也是車企疫情後重點規劃和突破的方向,大中輕客市場機會多多。

  隨著疫情逐漸趨穩,全國學校會陸續開學,校車市場會有所啟動。當然在校車領域,客車企業則需要更多關注未來一些政策的動向,當政策出現變化時,車企要提前做好市場規劃。

  3、生態環境部釋放重磅信號,國六未實施地區或將延期實施 2020年4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舉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生態環境部正在考慮,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的地區適當延後實施,具體而言就是適當延長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過渡期,以及國五庫存車的銷售期。 事實上,為減少機動車排氣汙染,加強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近年來,我國各地已採取過一系列措施整治機動車尾氣汙染問題。根據國家環保部發布的規定,被分為“國六a”和“國六b”兩個階段的國六,計劃分別於2020年和2023年在全國統一實施。

  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確認延長兩年之後,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國六)延期的政策“靴子”終於也於近日落地。 為此,從2018年開始,各家車企就在進行國五到國六車型的有序切換,去年7月份,北京、上海等16個省市就提前執行了國六排放標準。但不得不提的是,汽車市場下行疊加國六政策導致了去年全年消費者觀望氣氛濃厚。切換期間,經銷商清除國五車型庫存的壓力倍增。

  對於大中輕客車而言,也是利大於弊,主要體現在:

  一是大中輕客車主機廠可釋放庫存近零部件;

  二是使大中輕客國五切換國六平穩著陸,不必提前上牌積壓車輛;

  三是在國六升級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給各大中輕客主機廠喘息機會,儲備備件、增加對於國六車輛的調校和路試,使得產品更成熟。

  四是留給大中輕客國六潛在用戶更多時間熟悉國六客車產品,掌握國六車輛的駕駛及保養技巧。

  綜上所述,2020年3月及1-3月我國客車市場儘管遭遇重挫,但隨著疫情的逐步趨穩,業內人士擔心的我國大中輕客車市場的至暗時刻很快會過去,在國家一系列救市政策的支持下,相信大中輕客市場的曙光即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