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文丨Enjolras

作者簡介:理工科菸酒僧裡的叛徒,偽文藝青年中的科學家。

《美國工廠》無疑是最近最為火爆的一部紀錄片。

無論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出品”的噱頭,還是其本身聚焦於“美國境內中國人投資的工廠”的敏感題材,都吸引了中美兩國大量觀眾的注意。

這也讓兩國觀眾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美國工廠》海報

很少能看到一部電影,不僅是影視類自媒體發文推送,就連經濟類、商業類和時政類的自媒體都爭相推送的。

然而,就事論事地說一句,《美國工廠》單純從一部紀錄片的角度、尤其是從電影技法的角度來看,其實並無突出之處。

即使影片的兩位導演都曾經是奧斯卡玩家。

但紀錄片最大的的價值就是在題材本身,如果拍攝菜市場大媽賣菜,即使技巧再高超,也不會有人感興趣。

但如果是戰地記者冒著生命危險、記錄下了戰場上的慘烈景象,那即使鏡頭搖搖晃晃,即使畫面佈滿硝煙,也足以震撼人心。

《美國工廠》講述的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國投資建工廠的故事。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曹德旺

片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投資拯救美國地方就業問題的“蜜月期”。

也看到了隨之而來美國工人和中國管理者之間的摩擦。

我們看到了中美兩國工人對待工作截然不同的態度。

也看到了一家中國式企業想要在美國實現盈利的巨大阻力。

更有趣的是,對於這樣一個有點魔幻色彩的真實故事,在眾多解讀的文章中,我們能夠看到不同層面的不同解讀。

有的人看到的是美國工人的懶散和矯情,不僅極為挑剔工作環境,工作時也是漫不經心,甚至還會插著耳機聽歌。

也有的人看到的是中國人現在有錢了,能夠跨越重洋去當美國人的老闆了。

看著一群美國佬對中國老闆唯唯諾諾,多牛逼多爽——這些人看到的,是最膚淺也最無趣的層面。

深一層次的觀眾,尤其是製造業的從業者,就會夠體會到片中兩國工人的生存狀態和企業運營模式的巨大差異。

中國工人為了養家餬口,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願意犧牲、願意奉獻,願意接受頻繁的加班,願意與家人暫時分離。

而美國工人雖然也需要養家餬口,但很多人卻更加註重自己應有的權利。

他們抵制存在風險的工作環境,拒絕高負荷的工作。

中國的製造業,憑之拿下全球越來越多市場的巨大優勢,是廉價高效的勞動力。

他們追求的是絕對服從和令行禁止的軍事化管理

而美國的製造業,在長達近百年的工人運動中,已經形成了高度成熟的工會制度。

工人們權利意識極強,而工會對企業的逐利行為也會形成掣肘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美國工廠》劇照

當然,更加願意思考的觀眾,將視野擴寬一些,就會看到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不同制度、不同發展程度國家之間的矛盾之處。

社會主義的中國,在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不僅善於“

集中力量辦大事”,也靠廉價高效的勞動力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這種發展模式,能夠製造經濟騰飛的奇蹟。

但也無疑有資本家式的剝削和罔顧人權之嫌,我想這也是我國正在繼續深化改革的原因之一。

而身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卻因人權意識的敏感,以及多年來工會的發展,最終使得人力成本在制度成本的裹挾之下,已經高到企業家們無法接受的程度

資本家無處剝削,最終形成了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的“雙輸”局面。

難怪美國人在看過《美國工廠》之後,感慨“這是中國人在教我們什麼才叫資本主義”。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美國工廠》劇照

不過,無論是看到工人的行為差異,還是企業的運營差異,無論是看到兩國的文化差異,還是制度差異。

其實都不能說完全看懂了《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要看懂《美國工廠》,需要我們跳出這部電影本身來看待。

“奧巴馬投資出品”並不只是一個噱頭。

雖然奧巴馬伕婦沒有直接參與到這部電影的製作中,但無疑這部作品的背後是有政治考量的。

再聯合奧巴馬背後的民主黨,以及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攪動風雲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背後的共和黨。

《美國工廠》的政治寓意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美國工廠》中的“福耀”在什麼地方?

代頓。代頓又是什麼地方?美國標誌性的“

鐵鏽地帶”。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鐵鏽地帶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芝加哥、匹茲堡和代頓為代表的一批城市。

因為水運便利、礦產豐富,成為了重工業中心。

但在美國第三產業逐漸主導後,這些地區紛紛衰敗,於是被稱為“鐵鏽地帶”。

這些地區生產荒廢、失業成災、死氣沉沉,是美國最需要“被拯救”的區域,也是民主黨曾牢牢攥在手裡的政治籌碼。

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和黨陣營的特朗普一舉摧毀了民主黨在鐵鏽地帶經營多年的“藍色牆”。

打得民主黨措手不及,這也最終將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藍色牆”

然而,特朗普在這些區域的領先百分比均不超過1%,這細微的差距使得民主黨堅定了重新奪取“鐵鏽地帶”的決心。

所以,對於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來說,民主黨能否將特朗普拉下馬來,“鐵鏽地帶”將會是關鍵戰場。

“鐵鏽地帶”最大的社會矛盾是什麼?

當然是就業問題,自從通用汽車公司這樣的巨頭企業都轟然倒塌後,美國的傳統制造業一蹶不振。

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失業工人,而這些選民都迫切希望改變自己的處境。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美國總統特朗普

當年憑藉“把工作帶回美國”的口號奪得總統寶座的特朗普,在上臺後的確做出了許多嘗試。

比如重談自由貿易協定、發動貿易戰等等,這其中包括通過了美國史上最為重量級的稅改法案,希望通過優化美國投資環境,來推動製造業迴流。

然而特朗普的策略似乎效果並不明顯。

一些企業迫於總統的聲勢,選擇在美國開廠,但大規模的工作崗位迴流並未出現。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表示,特朗普把高薪製造業工作帶回美國的想法,幾乎沒多大可能實現。

而特朗普政府對境內企業的威逼利誘,簡直就是一種政治勒索。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在這樣的背景下,“鐵鏽地帶”的選民自然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的權威性產生了質疑。

這也正是民主黨“趁虛而入”的好時機——《美國工廠》就是這樣的一張政治牌。

《美國工廠》真正想告訴美國公民的信息是:美國的傳統制造業已經死了,沒救了。

隱性的制度成本和人工成本讓美國本土的製造企業根本無法與發展中國家競爭。

共和黨特朗普陣營憑藉減稅法案等手段試圖“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他試圖讓工作崗位迴流美國的吹噓實際上是一張空頭支票,難以長期兌現,身為商業鉅子的特朗普可能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也許“中國模式”是一劑及時的良藥,但治標還是指標,能否在美國落地生根,還要打個問號。

何況就像《美國工廠》的片尾一樣。

即使是任勞任怨的中國工人,在面對永不疲倦的機械臂和人工智能的時候,難道就能逃掉被取代的命運嗎?


《美國工廠》的背後,奧觀海暗算川建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美國工廠》劇照

所以,美國的公民們啊,別折騰啥製造業了,沒前途的。

看看我們民主黨,搞基建,搞教育,搞高科技,搞新能源,這才是康莊大道嘛!

明年總統選舉,知道該投票給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