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這是《邊城》裡的最後一句話,“這個人”是誰?自然是二老。二老和翠翠,真是一對苦命鴛鴦,明明你有情我有意,卻遺憾地陰差陽錯,最終各奔西東。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茶峒小鎮

是誰,導演了這場悲劇?

有人說是爺爺,“彎彎曲曲不利索”,得了大老的鴨子,又認為“大老是個有出息的人,為人又正直,又慷慨”,處處想撮合大老和翠翠,並且覺得二老有碾坊可得,如此一來,翠翠、大老、二老都有了好歸宿,簡直不要太完美。

有人說是二老,對翠翠有意就早提出來啊!結果大老又是向老船伕告白,又是走車路馬路,二老卻只是在背地裡歡喜乘渡船的,被逼無奈才走馬路。他從沒有當面鑼對面鼓,明明白白說過喜歡翠翠,導致爺爺“彎彎曲曲”,無法給順順家,給大老一個明確答覆。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二老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應該在於翠翠。對於突如其來的談婚論嫁,她是能躲就躲,不能躲就閉了嘴不發一言,再逼急了就惱羞成怒。正是這一躲一閉一惱,生生造就了多少誤會!二老來探底,她躲著不上岸。大老派人做媒兩番詢問,爺爺也再三問她意思,她卻“總不做聲”。爺爺說二老走馬路做竹雀,她卻懇求爺爺莫再說。二老和長年過渡,她也是“同小獸物見到獵人一樣,回頭便向山竹林裡跑掉了”。

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卻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順利地解決,怎麼可能呢?但是,對於雙親已亡的翠翠,她沒有機會學到處理這種事情的能力啊!“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能夠教給她青春期知識的人已經早早離開了她,身邊只剩一個難以述說小秘密的爺爺。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逃避的翠翠

或許,那個母親即使活著也無法教給她什麼,她自己也不懂啊!草率地結合,草率地死去,同樣是愛情和生活的失敗者。似乎,還需要繼續向上追溯,要去責怪翠翠的外婆,沒有將女孩家的知識傳下來。

但是,文中只是說翠翠母親揹著“忠厚爸爸”,卻沒提及揹著媽媽,顯然可憐的媽媽應該是早已不在人世了。這個可憐的媽媽,怎麼也不會想到,由於自己的缺席,不僅毀了女兒的幸福,更是間接影響到外孫女的一生!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傷心的翠翠

至此,似乎悲劇的源頭找到了,但是我們卻不知道該恨誰。

悲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在天青色的煙雨中,似有一道水墨般的、哀怨的身影,揮之不去。十七年前,她揹著忠厚的爸爸,與人發生了曖昧關係,卻又在生下腹中小孩後,故意吃冷水死去了。一場悲劇的落幕,終成了另一場悲劇的開始。

年輕的女孩,從沒學習過如何處理感情,以為用力愛便會得到愛。飛蛾撲火般,撲向自以為聖潔無比的愛情。可惜,愛情從來都是附帶著各種條件的,且不說門第之見、家世之說,但只一個“責任”,便是讓人難以擺脫。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二老爸媽

作為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當兵的拿著國家的軍餉,便要承擔起保家衛國、戍守邊疆的責任;做人兒女的,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也須有孝敬父母、奉養雙親的義務。

郞情妾意的小兩口,全然忘了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激情難抑之下偷吃禁果,卻難以長相廝守,又不便相約私奔,最終置自己於此兩難境地,且又暗結珠胎、未婚先孕,竟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衚衕!

第一次閱讀《邊城》,實在疑惑翠翠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去死,為什麼難以“長相廝守”,戍守兵不能娶老婆麼?反覆思考,才最終恍然大悟:是爸爸不同意!原來,這個忠厚的爸爸這麼強勢,翠翠父母的約會必須“很秘密的揹著”他!

老船伕為什麼不同意呢?因為他理想的女婿是楊馬兵而不是翠翠父親,這個楊馬兵說故事的本領高,“為人特別熱忱,做事又勤快又幹淨”。老船伕當然喜歡這樣的人,而不是花裡胡哨只會對女人唱歌的竹雀。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楊馬兵

老兵替大老探口風,對老船伕說“人家以為這件事情你老人家肯了,翠翠便無有不肯”“人家也仍然以為在日頭月光下唱三年六個月的歌,還不如伯伯說一句話好”。

其實,老兵知道,這種事情即使老船伕同意了也沒什麼用。他知道這麼多年來,老船伕一直對女兒懷著一種愧疚。因為當年有人(可能就是老兵自己吧)走車路,老船伕同意了(從翠翠母親揹著他約會和他與老兵關係始終很好可自然推斷出),翠翠母親卻不同意。

老兵明白了翠翠母親喜歡馬路,便牽了馬匹到碧溪岨對翠翠母親唱歌。只可惜太遲了,翠翠母親與他的情敵——同營當差的另一個茶峒屯防軍人,一個砍竹子一個撐渡船,在白日裡對歌,早已唱歌相熟。

但翠翠母親懷孕、翠翠父親死後,老船伕明顯是後悔了,不對翠翠母親“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的過下去”。可惜,再裝聾作啞、自欺欺人,女兒最後還是狠心留下嗷嗷待哺的翠翠,追隨情人而去。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翠翠

翠翠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生長大,雖民風淳樸,沒有什麼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親不尋常的悲劇,還是讓翠翠多出些自卑、怯弱,養成內向不善表達的性格,隨時準備“逃入深山”。她感覺到了男女之間情感的陰影,不懂得如何與同齡男性接觸,生怕踩到母親的雷池,一味躲避,終成悲劇。

那麼,該怎麼避免這種悲劇發生呢?

首先,父母親應該盡到角色的責任,教給孩子應知的知識。十幾歲的孩子,面臨著青春期身體、思想和心理的變化。父母親一定要關注孩子變化,及時講解青春期知識,進行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引導。

有許多父母親,尤其是一些生活水平較落後地方的人們,並不會專門給孩子青春期的教育。孩子第一次夢遺、第一次來例假,懵懵懂懂以為自己身體出了什麼大問題,又羞於問父母,一個人擔心好長時間。像翠翠一樣,一件到月就來的“奇事”會使她多許多思索,卻苦於無人解惑。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情竇初開的翠翠

大老死前,翠翠不止一次透露出對二老的好感,但爺爺不知是故意還是沒有關注到,始終無動於衷。翠翠始終記得二老派“嘍囉”送她回家的事,她得知二老在青浪灘過端午,便情不自禁希望爺爺的船下青浪灘。爺爺說起大老送的肥鴨子她便惱,說起二老的“大魚會吃掉你”卻笑起來。

其次,對待孩子的愛戀感情,父母親應該是幫助和引導,而不是強硬阻止。現在畢竟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了,家長“一言堂”方式已經不可取,所以孩子有了愛戀對象,父母應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並提供建議。

翠翠母親喜歡那個唱歌特別棒、能給她快樂的年輕軍人,但老漁夫卻不同意,私奔又難成,小兩口無可奈何被逼向了死路。老漁夫明明知道翠翠對二老有好感,卻還是熟視無睹,希望她與大老有個好結果,下場卻是大老死了,二老也走了。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二老出走

甚至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還時不時聽到這種家長不同意男女殉情的消息:2003年金華情侶雙雙喝藥而死、2010年深圳80後情侶擁抱跳樓、2017年平頂山小情侶相約喝藥……

第三,孩子在感情上有困惑,要勇敢說出來,第一求助對象也應該是父母親。除了極個別情況,大多數父母還是心疼孩子、希望孩子能夠生活的好。

翠翠喜歡二老,卻從不肯表露一絲一毫,以至於爺爺自作聰明拿車路馬路考驗大老,大老二老也因得不到她的迴音和回應而覺得困惑和失望。

《邊城》:從沒出現的那個人,卻導演了這場悲劇

大老和二老

以前,地主老財家小姐招婿,喜不喜歡雖不便於直言相告,但表達自己心意的法子還是有的。喜歡的便說全憑父母做主,不喜歡的就以想多照顧父母一些日子為藉口打發了事。翠翠卻是全部埋在心裡,連至親的爺爺也不得而知。

第四,父母應該將孩子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不管大人在哪兒工作,孩子都不該變成留守兒童,畢竟現在政策比以前好多了,孩子可以就近入學。如果父母不幸早亡,福利院、婦女兒童保護協會等社會機構就應該肩負起這種生活教育的責任。

明明一個世外桃源般的邊城小鎮,山美水美人也美,“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無論老兵、渡客、水手、妓女,幾乎沒有一個惡人,但是為什麼全書看來總是有一股淡淡的憂傷浮在心頭?

恐怕,在當時軍閥混戰、土匪橫行的社會大環境下,人人都難以掌控自己的命運,或許,這才是悲劇的最大源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