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大理國的後代


在雲南眾多的少數民族中,白族應該是最驕傲和自豪的一個,因為他們曾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國。937年,白族首領段恩平在洱海地區建立了 “大理國” 。自那以後,白族便形成了一個具有本民族語言、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雲南的白族主要分佈大理、麗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目前,他們仍然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白牆青瓦的民居里享受南疆古城的悠閒。由於 《五朵金花》 的播出,白族姑娘也被親切地稱為 “金花” ,小夥子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阿鵬”。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風花雪月


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所以男子多穿白色對襟上衣,下穿白色或藍色的肥大褲子,頭上裹著一個白色的包頭。白族婦女不論老少,都愛穿白襯衣,年輕女子梳一個辮子盤於頭頂,以鮮豔的紅頭繩繞在白色的帽子上。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大理自古就憑藉著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白族女子的帽子也叫作“風花雪月” 。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帽子的一惻隨意地垂下的纓穗,飄來飄去代表著吹面不寒的下關風;帽子上所繡著的,就是綻放的山茶、杜鵑以及那些四季不敗的上關花,帽子上還有精心梳理出來的雪白的絨毛,無疑就代表了那冰清玉潔、赤日炎天也不融化的蒼山雪, 整個帽子的彎彎的形狀,就是一輪俊秀的照射在洱海上的月亮。


茶香嫋嫋


白族人熱情好客,多以茶水迎客。自族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所以自族人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若是貴客光臨,白族人必以“三道茶”款待,這種飲茶方式已屬茶文化範疇。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蕎麥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下列幾種較具民族特色。


特色美食


白族的特色食品很多,但是最著名的要數餌塊和乳扇了。餌塊又叫粑粑,用蒸熟的米團包人核桃、糖、滷腐等,放在炭火上烘烤,烤好之後趁熱吃掉,軟香綿綿。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乳扇是牛奶製品,也就是“雲南十八怪” 中的“牛奶做成片片賣”產於洱源的優質牛奶,經過凝結、風乾,製成薄片,可以生吃,也可以煎烤來吃,色澤誘人,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其次,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餚。這是將整隻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餚。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生皮,白語又叫“黑格”,逢年過節,白族人招待客人總會有一道非常特色的家常菜,涼拌生皮。一般生皮生肉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生皮和佐料不擱一起,吃時就著佐料一起吃;一種是將佐料與生皮生肉拌勻,就大理生皮是一道獨特的美味。除此之外,還有雕梅、燉梅、烤茶……眾多小吃等你來品嚐!


為愛情放歌


雖然很多少數民族都以能歌善舞著稱,但像白族這樣的唱歌方式卻是絕無僅有的。無論是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的三月街,還是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三日洱海西岸的耍海會都離不開歌舞。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六到八月初一,大理周圍數以萬計的青年男女都會自發地聚集一起,參加石寶山歌會。他們拉響龍頭三絃,用歌聲尋找和自己情投意合的異性。這時候,大家就以對歌為主,以此拉近距離,獲得異性的青睬。

關於白族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有時,為了較量歌唱水平,取得 “戰役“ 的勝利,甚至會唱上三天三夜,直到對方認輸或者自己嗓子沙啞為止。這種執著的精神和追求愛情的堅韌是和諧一體的。


白族婦女懷孕後,以系合頁雙屋圍裙,並將頭頁對摺別在腰間作為有喜的標誌。外人見了,要懂得注意重點保護。倘若誤傷了孕婦,要擔保到產後母子平安為止。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送一碗新鮮稠米湯、紅糖、雞蛋、甜白酒和一土鍋豬蹄子燉韭菜根給產婦吃。


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挪衛你(謝謝)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等等。


愛旅行的朋友們,到雲南旅行,請記住入鄉隨俗這幾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請尊重和愛護我們的民族同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