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城西街道首推聯村幹部“五必為”工作法

義烏城西街道首推聯村幹部“五必為”工作法

被抽查的聯村幹部在回答問題

4月14日18時30分許,義烏市城西街道辦事處5樓會議室燈火通明,針對聯村幹部每日下村“五必為”事項的考試按時進行。

轄區31個的聯村幹部是考生,街道領導班子是監考團,“考題”來自於各聯村幹部所聯繫的農村,還有當日街道需要聯村幹部參與的各項重點工作。

為深入開展村級組織整固提升六大行動,城西街道日前推出聯村幹部每日下村“五必為”事項,要求聯村幹部要當好上傳下達的“通訊員”,更要當好為村民謀福祉的“辦事員”。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跟著聯村幹部陳佳駿去他所聯繫的流裡塘村,感受一下城西街道聯村幹部每天下村工作的常態。

把根基扎得更深更穩

4月14日9時許,在走訪街道相關科室、列出當日下村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事項清單後,陳佳駿就前往流裡塘村。

按照城西街道開展聯村幹部“五必為”的工作要求,聯村幹部的第一項“必為”就是“每日必到”,要求聯村幹部每日在村辦公時間不少於3小時,“零距離”瞭解和掌握民生民情,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現場,把根基扎得更深更穩。

通過落實落細“兩問大家訪”和“黨建+單元”作戰體系,陳佳駿每天堅持走村入戶,一段時間下來對村裡的情況已經如數家珍,“流裡塘行政村有流下、前塘和裡界三個自然村,本地村民共900多戶,新老村民4000多人,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數量各佔一半。裡界村民關注的重點是有機更新,流下是爭創美麗鄉村,前塘是整村綠化改造。”

“小陳,述職報告怎麼寫啊?測評又是怎麼個測法?”裡界村的老黨員陳巧芳在門口洗菜、切菜,看到陳佳駿就起身打招呼,並諮詢了這兩天街道黨工委開展的村級組織屆末測評的工作細節。陳佳駿耐心地解答,並告訴她具體安排,叮囑她儘早做好準備。

“小陳,今天又來啦!真勤快!”“小陳,來我家院裡坐坐呀。”陳佳駿早已是村裡的熟面孔了,村民對他都非常熟悉。走在村裡,不時有村民跟他打招呼,我們的採訪也因此中斷了多次。

用腳步去丈量

目前,城西街道積極開展村級組織整固提升百日攻堅行動,要求街道幹部工作員用腳步丈量民生民情民意,實實在在地深入農村、深入一線,深入到群眾中去。第二項“必為”是“每戶必訪”,要求聯村幹部開展大走訪行動,每天至少走訪三戶村民,百日攻堅行動期間必須訪遍家家戶戶。

一方面,是落實落細“黨建+單元”作戰,檢驗街道“五級編碼”定戶定位體系,進一步擴大和提升“三服務”的覆蓋面和精準度。另一方面,在“兩問大家訪”的基礎上,開展課題化走訪,全面梳理村內情況,做實“一戶一檔”。

“今天你收到愛國衛生宣傳的內容欄目了嗎?”為了解愛衛月活動的宣傳情況,陳佳駿走訪的第一戶是流下村農戶樓炳平。作為三級作戰單元副指揮長,樓炳平第一時間讓群裡的村民和租戶轉發了愛國衛生宣傳活動的相關內容,做到群裡人人知曉。

義烏城西街道首推聯村幹部“五必為”工作法

被抽查的聯村幹部在回答問題

之後,我們來到了裡界村,村裡的舊房都噴著“拆”字。在村口一處小坡上,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這裡要建臨時安置過渡房。樓潤華守在邊上,他是村裡7人建房小組的成員,也是陳佳駿走訪的第二戶。“大家幹勁十足,一定要在5月1日前完工。”樓潤華向陳佳駿彙報最新進展和接下來的工作。

有機更新復工以來,裡界村按照“農村更新改造225號文件”推進工作,目前300多戶村民簽約率已達80%以上。“小陳每天都來,告知有機更新進展,問我們有什麼困難。”走進第三戶村民樓朝軍家,這是兩間六七十年代的土木結構的瓦房,他們一家人早就盼著住新房,“兒子24歲了,等著住新房子、討老婆。”

把矛盾問題解決在現場

從“矛盾不上交”,到“平安不出事”,再到“服務不缺位”,城西街道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創新,不斷賦予“楓橋經驗”新時代的內涵。聯村幹部是鎮街和村社之間的溝通“橋樑”,在夯實“無信訪村莊”創建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村幹部的工作事項大多是瑣碎的小事,卻是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大事”。通過聯村幹部走村入戶,及時準確地掌握民生民情民意,將村裡的矛盾糾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好地做到“矛盾不出村”。第三項“必為”就是“每案必報”,要求聯村幹部走訪中仔細排查矛盾糾紛,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現場。

“小陳,你過來一下。”在裡界村辦公點,一位70多歲的老人遠遠地走過來,將陳佳駿拉到一邊,輕聲細語地諮詢有機更新政策問題的。陳佳駿耐心地給他講解了相關政策,並告訴他接下來的工作安排,讓他有問題隨時打自己的電話聯繫。“舊村改造是老百姓的大事,必須要上心啊。”陳佳駿說,有機更新工作進展順利,自己也很高興。

在村裡辦公期間,陳佳駿會記下所有現場無法拍板的問題,一起彙總向街道領導彙報,同時還會陪著村幹部一起對接相關科室,讓每一件“民生大事”都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這也是第四項“必為”——每訪必隨。

義烏城西街道首推聯村幹部“五必為”工作法

城西街道要求在各村兩委幹部到街道對接工作時,村聯幹部需陪同到訪。“每日下村落實‘五必為’,聯村幹部對村內工作要全盤掌握、瞭然於心,同時他們也瞭解和熟悉街道各科室的職能和人員,將有效提升村幹部來鎮裡的辦事效率。”城西街道負責人說。

“清零式”服務農村發展

當天走訪期間,流下村村民樓某反映了自家的住房安置糾紛問題,陳佳駿先向村裡瞭解情況是否屬實,然後就陪著村幹部一起找街道領導彙報,並召集相關科室討論瞭解決方案。“小陳給我們幫了很多忙,真是太貼心了。”流裡塘黨總支副書記楊彩雲對聯村幹部“小陳”的工作讚不絕口。

第五項“必為”就是“每事必清”,要求聯村幹部對村內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現場督工,動態掌握工程進展,隨時能回答出工作具體情況,有問題必須第一時間報告並協調解決,確保不出現工作延誤的情況。

義烏城西街道首推聯村幹部“五必為”工作法

按照工作事項清單,辦一件刪一件,在把當日工作“清零”後,已到了下班時間。此時,陳佳駿的微信運動顯示的步數已經超過10000步。“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能讓聯村幹部更好地變被動應付到主動作為,有更多精力挖掘工作中的亮點和創新點。”城西街道負責人說。

正是一件件村事的解決,織就了鄉村的美好生活。為確保“五必為”工作順利進行,達成聯村幹部“幹好幹壞不一樣”的效果,城西街道將結合幹部工作員考核,每天對聯村幹部是否認真落實“五必為”開展抽查測評。

當天晚上6點15分,陳佳駿帶著工作事項清單,和街道其他村社的30名聯村幹部,走進了“五必為”事項考場。參會人員入座後,手機都放至座位右上角,測評期間不允許與外界聯繫,相當於“閉卷考”。按照會前簽到的順序1~31號,當天隨機抽查5人進行一問一答測評,大家對街道分管領導的提問都對答如流。

身在農村工作第一線,直接面對群眾和服務群眾,聯村幹部的服務水平、精神狀態、工作作風如何,直接關係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直接影響黨群幹群關係。“必須幹好每一天、幹好每一事,這不是為了應付街道考核,而是要在基層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陳佳駿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