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的真實目的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本身而是為了獲取知識後在思想上優於別人,為了和別人做對比,這樣好嗎?

用戶61431949


請允許我借幾句古人的話回答這個問題。

1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

“醫愚”後自然就聰明瞭,聰明之人,還會拿自己的學問去炫耀嗎?

2

“讀書不獨變氣質,且能養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陳繼儒

也就是說,讀書是自我充盈自我提升之道。

3

“多讀書達觀古今,可以無憂。” ——吳麟徵

“無憂”本是人們追求的生活境界,如何抵達?曰:“讀書”。達觀古今,洞悉世事,知道來處,明晰去處,如此睿智自然可以無憂。

4

“不讀詩書形體陋。”

——吳嘉紀

“人不讀書,其猶夜行。”

——段成式

“陋”的豈止是形體,重要的定識見,是胸懷。

“夜行”,周圍有什麼,不清楚;前路會怎樣,不知道。只能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盲目前行。

5

“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荀子

荀子所的 “小人”,同今天所說的“小人”不是一回事。不過其讀書學習的目的與“和別人做対比”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6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荀子

“為己”,讀書是為了豐富完善自我;“為人”,讀書是為了獲取別人的掌聲。


鄭顯亮


讀書的真實目的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本身而是為了獲取知識後在思想上優於別人,為了和別人做對比,這樣“很不好”!原因如下:

一、讀書的目的首先是解決“思想”問題,讓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為思想決定行動。個人正確的“思想”和“三觀”能獲得大眾的認同,這是個人成長的需要,也是個人適應社會的需要!

二、“思想”和“三觀”很難用“優劣”來評價,只具有相對的標準!如果獲取知識的目的是在思想上優於別人,因為沒有評價標準,沒法比,也沒法實現!

三、人比人,氣死人,一山更比一山高,有很多人都比自己“優秀”!如果“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和別人對比”,那要看與誰比!如果與不如自己的人比,找“存在感”,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就是在證明自己“不行”,這不是在給自己“找麻煩,找氣受” 麼!

四、讀書、獲取知識後正確的“對比方法”是與自己對比,今天與昨天對比,如果自己在進步,那就是在超越自己;不斷超越自己,人生就會越來越順!

五、讀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個人在獲取知識後思想上確實優於別人,也不能表現出 “曲高和寡、高人一等”的姿態,而要平和心態,要低調!


張cuper


不管心懷什麼目的,只要愛讀書就好,相信我,餘下所有毛病都能被書醫好。讀書在於堅持,而不在於量多。量多容易造成一日曝十日塞,容易造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終於不能堅持成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