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馬克吐溫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聾子聞到。”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當我們把善良與教育聯繫到一起時,我們想到都是要教會孩子善良。有很多的文章提及德國二戰以後施行的“善良教育”,讓孩子從小呵護生命,尊重生命,不傷害生命。還有英國喬治王子入讀的以善良教育為理念的學校。

然而在我們國家,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沒有教導孩子善良,而是我們成人在施行教育的過程中在有意無意間放棄了善良!帶有惡意的教育似乎已經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個普遍現象。

案例1:語言暴力。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一個孩子在校門口被父親大聲訓斥:“你長腦子了嗎?又忘了作業?吃飯你會不會忘啊?”孩子一臉委屈,旁人指指點點。孩子錯了嗎?確認有錯。但他既沒有傷害別人,也沒有十惡不赦,難道只是因為沒有做到別人的要求就要被這樣惡意對待嗎?如果教育的施行必須用這樣的暴力和惡語才能成事的話,那麼學習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善良教育:

孩子忘了作業,負責的父親發現了這點,那麼就告訴孩子:“既然忘了,我們就去再回去問問老師,並因為給老師添了麻煩向老師致歉。”自己出現的疏漏自己用行動去補償,並因為給別人帶來了損失而道歉。這不就是我們提倡的品德教育和善良教育嗎?當你用善良的方式引導孩子承擔過錯,孩子就會用更加善良的方式來回報。

案例2:強制命令。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街上的一幕。兩個寶媽帶著孩子相遇,寶媽A的孩子正吃著一個桔子。寶媽B的孩子看著眼饞,於是A對孩子說:“快!把桔子也給XX分一點。好東西要和別人分享的啊!”B則說:“不用不用,寶貝自己吃吧。”A的孩子面露難色,有些不太情願。A的臉上露出些許尷尬,更大聲地說:“你怎麼這樣啊?媽媽平時不都教你要學會分享的嗎?快分給人家吃一點!”於是孩子不情不願的把桔子分了一半給另一個孩子。

這位媽媽教孩子學會分享的本意錯了嗎?沒錯,但是方式錯了。家長們往往在無意間把“孩子聽我的話”當成了一種必然的,必須無條件成立的情況,忽略了孩子們本身的感受和心情。

然而事實是,沒有一個人喜歡無條件的執行其他人的要求。這與要求是否合理沒有關係。因為當別人“命令”我們做事情時,我們本能地就會想要反抗,這是人性的本能。也許我們大人在事後通過理性的分析會覺得這個“命令”是合理的,但心中也難免會有所怨懟,更何況是孩子呢?

善良教育:

媽媽希望孩子學會分享,就可以說:“寶貝,你看對面的XXX好像也很想吃桔子,可不可以分給他一點,讓他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呢?”孩子們的天性中本就有善良和喜歡分享的一面,只需要善意的引導就可以讓他們散發人性的光輝。

案例3:情緒宣洩。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一個父親在銀行櫃檯辦業務,他的孩子大概4,5歲,就在不遠處玩耍。不一會兒,父親似乎是因為遺漏了什麼資料,導致業務無法辦妥,開始與櫃檯服務人員爭執,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相持不下。這時孩子在玩耍過程中突然摔了一下,開始大聲哭起來。父親一邊不耐煩地過去抱起孩子,一邊大吼:“哭什麼哭!沒看到我正忙著嗎?早知道就不帶你出來了!盡給我添亂!”然後抱著孩子繼續與服務員爭執。

這位父親是真的覺得孩子是個麻煩嗎?其實不是。他只是被眼前的業務搞得心煩意亂,心情糟糕。他的孩子只是恰逢其事,運氣不好撞到了槍口而已。我相信換作平時心平氣和的狀態下,這位父親也會溫柔對待孩子。但恰恰是這樣的情況給孩子造成的打擊更加嚴重,因為他不能理解為什麼父親對自己的態度會因為環境不同而有如此巨大的區別。

人往往就是這樣,心情好時看什麼都順眼,心情不好時看什麼都有氣。然而我們在面對孩子時,更容易把他們當作情緒的宣洩口,因為他們“無法反抗”,更不會”反擊“。我們就容易把這種默認當作了理所應當,在不知不覺間,孩子受到的傷害日漸積累,為他的成長留下不可消磨的陰影。

善良教育:

身為家長,一定要學會就事論事,且萬不可將情緒代入到教育行為中。如果你正處在負面情緒中,而這時孩子又做了一些讓你不滿意的事情時。你的怒氣很容易會被點燃,因為孩子無法反抗的特性,而將所有的情緒一股腦向著孩子宣洩。在這種時候,當你感覺自己就要發努的時候,請先意識到這一點,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將注意力從“你怎麼又這樣了!”這樣的想法,轉移到“我應該怎麼幫你?”這樣的善意上。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為成功的前提

總結

所謂善良教育,不只是要教會孩子善良,而首先是我們要用善意來進行教育。善花結善果,惡念造惡果。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當我們的教育行為中處處充滿善意,你會發現無論是教導孩子向善,還是引導孩子愛學習,都遠比我們想象地要容易地多。在此與家長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