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当我们把善良与教育联系到一起时,我们想到都是要教会孩子善良。有很多的文章提及德国二战以后施行的“善良教育”,让孩子从小呵护生命,尊重生命,不伤害生命。还有英国乔治王子入读的以善良教育为理念的学校。

然而在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没有教导孩子善良,而是我们成人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善良!带有恶意的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普遍现象。

案例1:语言暴力。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一个孩子在校门口被父亲大声训斥:“你长脑子了吗?又忘了作业?吃饭你会不会忘啊?”孩子一脸委屈,旁人指指点点。孩子错了吗?确认有错。但他既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十恶不赦,难道只是因为没有做到别人的要求就要被这样恶意对待吗?如果教育的施行必须用这样的暴力和恶语才能成事的话,那么学习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善良教育:

孩子忘了作业,负责的父亲发现了这点,那么就告诉孩子:“既然忘了,我们就去再回去问问老师,并因为给老师添了麻烦向老师致歉。”自己出现的疏漏自己用行动去补偿,并因为给别人带来了损失而道歉。这不就是我们提倡的品德教育和善良教育吗?当你用善良的方式引导孩子承担过错,孩子就会用更加善良的方式来回报。

案例2:强制命令。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街上的一幕。两个宝妈带着孩子相遇,宝妈A的孩子正吃着一个桔子。宝妈B的孩子看着眼馋,于是A对孩子说:“快!把桔子也给XX分一点。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的啊!”B则说:“不用不用,宝贝自己吃吧。”A的孩子面露难色,有些不太情愿。A的脸上露出些许尴尬,更大声地说:“你怎么这样啊?妈妈平时不都教你要学会分享的吗?快分给人家吃一点!”于是孩子不情不愿的把桔子分了一半给另一个孩子。

这位妈妈教孩子学会分享的本意错了吗?没错,但是方式错了。家长们往往在无意间把“孩子听我的话”当成了一种必然的,必须无条件成立的情况,忽略了孩子们本身的感受和心情。

然而事实是,没有一个人喜欢无条件的执行其他人的要求。这与要求是否合理没有关系。因为当别人“命令”我们做事情时,我们本能地就会想要反抗,这是人性的本能。也许我们大人在事后通过理性的分析会觉得这个“命令”是合理的,但心中也难免会有所怨怼,更何况是孩子呢?

善良教育:

妈妈希望孩子学会分享,就可以说:“宝贝,你看对面的XXX好像也很想吃桔子,可不可以分给他一点,让他和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呢?”孩子们的天性中本就有善良和喜欢分享的一面,只需要善意的引导就可以让他们散发人性的光辉。

案例3:情绪宣泄。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一个父亲在银行柜台办业务,他的孩子大概4,5岁,就在不远处玩耍。不一会儿,父亲似乎是因为遗漏了什么资料,导致业务无法办妥,开始与柜台服务人员争执,双方你一言我一语相持不下。这时孩子在玩耍过程中突然摔了一下,开始大声哭起来。父亲一边不耐烦地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大吼:“哭什么哭!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早知道就不带你出来了!尽给我添乱!”然后抱着孩子继续与服务员争执。

这位父亲是真的觉得孩子是个麻烦吗?其实不是。他只是被眼前的业务搞得心烦意乱,心情糟糕。他的孩子只是恰逢其事,运气不好撞到了枪口而已。我相信换作平时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这位父亲也会温柔对待孩子。但恰恰是这样的情况给孩子造成的打击更加严重,因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对自己的态度会因为环境不同而有如此巨大的区别。

人往往就是这样,心情好时看什么都顺眼,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有气。然而我们在面对孩子时,更容易把他们当作情绪的宣泄口,因为他们“无法反抗”,更不会”反击“。我们就容易把这种默认当作了理所应当,在不知不觉间,孩子受到的伤害日渐积累,为他的成长留下不可消磨的阴影。

善良教育:

身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就事论事,且万不可将情绪代入到教育行为中。如果你正处在负面情绪中,而这时孩子又做了一些让你不满意的事情时。你的怒气很容易会被点燃,因为孩子无法反抗的特性,而将所有的情绪一股脑向着孩子宣泄。在这种时候,当你感觉自己就要发努的时候,请先意识到这一点,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将注意力从“你怎么又这样了!”这样的想法,转移到“我应该怎么帮你?”这样的善意上。

“善良”才是任何教育行为成功的前提

总结

所谓善良教育,不只是要教会孩子善良,而首先是我们要用善意来进行教育。善花结善果,恶念造恶果。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当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处处充满善意,你会发现无论是教导孩子向善,还是引导孩子爱学习,都远比我们想象地要容易地多。在此与家长们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