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展出“故宮動物園”特展。展覽精選院藏中國曆代動物繪畫45件(組),分成“十二生肖”“珍禽異獸”“水族悠遊”三個單元,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輕鬆活潑的設計,逐一介紹中國歷史上蟲、魚、鳥、獸各類動物繪畫的內容和意涵,藉以打造一個小學孩童專屬的暑假藝文休閒去處。其中,胡克敏《禾蟹圖》軸(圖1)畫題頗為有趣,故選作研究撰文,以饗同好。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1.胡克敏,《禾蟹圖》軸,1981,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與蟹

你我應該都有過啖食螃蟹的經驗,雖然種類形形色色,但對其體形、口感,乃至辨別雄雌方法應不陌生。《辭海》對“蟹”字釋義,提供了對蟹的基本認知與說明,曰:“動物名。屬節足動物甲殼類。頭胸部多扁平而廣闊;胸甲大,前緣多鋸齒狀;口在胸甲之前端;胸肢五對,第一對曰螯,形大,末端為鉗狀。腹部分數節,屈折於胸部之下,俗稱臍,雄者狹長,雌者圓闊。雄者之脂,即其精巢,雌者之黃,其卵巢也。鹹淡兩水皆產之,種類甚多,習見者有螃蟹、蟛蜞、蠘、蝤蛑等,分詳各條。”

北宋傅肱(生卒年不詳)曾經對螃蟹進行專題整理和考察,撰有《蟹譜》一書,例如“郭索”“無腸公子”等別名的由來出處,都可從中知曉。序曰:“蟹之為物,雖非登俎之貴,然見於經,引於傳,著於子史,志於隱逸,歌詠於詩人,雜出於小說,皆有意謂焉……可見螃蟹自古以來即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從中衍生出許多文學作品。今人研究增多,大都附有實物照片提供比對參考,於識別大有裨益。錢倉水先生《說蟹》一書,探討範疇涵蓋漁業史、飲食史、文化史、民俗史等,議題廣博且內容詳實。謝宜臻女士的碩士論《中國古代食蟹文化研究》,從“吃”的角度切入,旁徵博引歷代詩文故事,探討食蟹文化的內涵和演變,於本文亦多有啟發。那麼,我們該如何藉助這些史料理解《禾蟹圖》呢?首先,必須要回到古代,借用古人的眼睛來觀看螃蟹與生活的聯繫,以下分四個方面討論。

科舉取士

漢代選士分甲、乙兩科或甲、乙、丙三科;隋文帝楊堅(541—604)設立科舉制度,唐宋以後進士分甲、乙兩科,科舉遂有“科甲”之稱,為古代平民百姓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的途徑和目標;明清殿試錄取進士分作三甲,一甲取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二甲榜首稱“傳臚”,四人合稱“鼎甲”。所以在一些圖繪中,常見螃蟹搭配蘆葦,有時一隻,有時兩隻。(圖2)此乃因為螃蟹身形帶“甲”,而“蘆”與“臚”發音相同,意在祝願金榜題名,並不限定作“一甲傳臚”或“二甲傳臚”。畫中主角概為毛蟹(又稱河蟹、湖蟹、稻蟹、大閘蟹等,學名為中華絨螯蟹),明代以降的青花瓷器、寺廟鬥座上也都有此類圖式。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2.佚名,《畫花鳥》冊,《蘆葦》,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飲食文化

俗諺說:“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蟹飲酒菊花天。”或許是出於生計的考量,古人對於螃蟹的生長環境、週期、習性等,有著敏銳的觀察。他們認為秋冬之際的螃蟹最為肥美,此時食蟹品酒、聚會賞花、吟詩作對,乃人生一大樂事。這個傳統最早可溯源到東晉,名士畢卓(生卒年不詳)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

北宋蘇轍(1039—1112)《次韻張君病起》七律其中一首曰:“壯年得疾勢能支,不廢霜螯左手持。漸喜一杯好留客,未應五斗似當時。”進一步利用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點出季節,為蟹螯披上美麗的外衣,“霜螯”也因此成為螃蟹的代名詞。此類畫作多作寫意設色,任伯年(1840—1895)、齊白石(1864—1957)、朱屺瞻(1892—1996)等都是個中翹楚;畫中螃蟹皆為毛蟹,反映出當時民間的食蟹品種和概況。(圖3)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3.齊白石,《酒壺蟹盤圖》。圖片來源/《北京畫院秘藏齊白石精品集・四》,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隨物賦形


螃蟹的寫生畫作北宋已見流傳,如《宣和畫譜》載有袁嶬(生卒年不詳)《魚蟹圖》、李延之(生卒年不詳)《雙蟹圖》等;實物上,故宮博物院藏南宋無款《荷蟹圖》(圖4),用筆細膩纖巧,寫景真實,依其特徵研判是毛蟹。以荷花、荷葉搭配螃蟹描繪的創作表現,推測與前述“科舉取士”內涵相同,因“荷蟹”發音與“和諧”相近,意在取其諧音雙關,象徵和睦、協調。另外,唐人段成式(約803—863)《酉陽雜俎》載:“蟹八月腹中有芒,芒真稻芒也。長寸許,向東輸與海神,未輸不可食。”時見以稻穀搭配螃蟹繪畫者,或許與此“輸芒”的背景有關。不過,因稻穀又稱“禾”,推測應與前述《荷蟹圖》諧音雙關的畫意最為接近,也是秋天稻熟蟹肥的表現。其實,螃蟹還有“稻蟹不遺種”“蝦荒蟹亂”等負面意涵,但目前查無此類圖繪表現。不管是以雙螯夾住稻穗,還是小米或其他穀物,都是描寫秋天的寫景之作。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4.《荷蟹圖》頁,局部,南宋,故宮博物院藏。圖片來源/《晉唐兩宋繪畫·花鳥走獸》,香港商務印書館,2


還有一類是單純的寫生,明沈周(1427—1509)《寫生》冊中的“蝤蛑”(圖5)即是。畫中螃蟹純粹用墨色染漬,不多作勾勒,與《荷蟹圖》大異其趣。此畫將梭子蟹的動態收斂於靜止,肌理分明,惟妙惟肖,具有濃厚的筆墨趣味。“蝤蛑”之名從《石渠寶笈續編》而來,得以窺探清人對於螃蟹品種的認識。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5.沈周,《寫生》冊,《蝤蛑》,明,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劉節(生卒年不詳)畫《魚蟹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將一隻梭子蟹置放在坡岸之上,肢體形態等細節都交待得十分清楚,與水中游魚作出區隔,透露作者觀察到螃蟹可在陸地上活動,也宣示著蟹畫活動場域的變化。但梭子蟹為海蟹,如何能在陸上行走,似乎有矛盾之處。此外,李成(919—967)、郭熙(活動於11世紀)畫樹木枯枝表現手法獨特,因其形狀像螃蟹的螯足和步足,故有“蟹爪枝”之稱,“蟹爪寒林”也就成為該畫派的特徵之一。(圖6)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6.郭熙,《早春圖》軸,局部,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神仙坐騎

中國古代佛道信仰圖繪或文獻中,常見神仙與動物的結合。有些為身體的一部分,有些隨侍在側,還有一些化為坐騎,可以飛天渡海,供神仙出行。龍、鳳、龜、鶴等,都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螃蟹何時成為具有神力的神仙坐騎,宋代以前似未見記錄。不過,李白(701—762)古詩其中一句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所謂“金液”,應該是道教煉丹術中的長生不老藥,唐代已見二者的聯繫。圖繪畫作至晚在明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仇英(約1450—1535)畫《玉洞燒丹》卷(圖7,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和吳彬(活躍於明萬曆年間)畫《十八應真》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分別出現鍾離權、羅漢乘駕涉水的圖式。這兩件作品的真偽存有爭議,但無不意味著螃蟹在民間神仙信仰中地位的攀升。畫中坐騎研判是毛蟹,看來作者之間似乎保有一種默契。據《山海經》記載:“姑射國在海中。屬列姑射。西南。山環之。大蟹在海中。”不知是否與此背景有關。可以想象的是,螃蟹能夠涉水,雙螯又具有捕食和防衛的功能,或因此而被神化也未可知。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7.仇英,《玉洞燒丹》卷,局部,明,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禾蟹圖》析探

胡克敏先生(1909—1991)為江蘇省武進縣(今常州市武進區)人,號鐵骨翁、漾碧軒主等,書、畫、篆刻無一不精,作品類型多元豐富,於畫理則強調“六法”,系“八朋畫會”其中一員。他的生平活動、創作理念、風格來歷或藝術特色等,主要見於過去隨展覽所出版的畫冊圖錄,專題研究並不多見,蟹畫亦是。查胡氏所繪蟹畫計有八件,年代跨距20年之長。最早的《籠蟹》(圖8),為1969年所畫,時已在臺定居。儘管創作年代、主題或有不同,根據落款可以知道成畫的時間都落在秋季,從其形態特徵研判所繪螃蟹為毛蟹。有時搭配蘆草、竹籠、稻穀,也有搭配菊花和酒樽者,或寫景交待季節時令,或為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詩文意象的圖式,具有中國古代蟹畫的傳統意涵。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8.胡克敏,《籠蟹》,1969。圖片來源/《胡克敏畫集》,書畫月刊社,1968年


蟹甲、蟹足以簡練、勁健的筆墨呈現,姿態清楚鮮明,形神俱足。在用墨上,基本都是設色畫,有時用朱墨,表示已經蒸熟等待食用,螯足掌部的絨毛、眼睛、腹甲、步足指尖則另外敷色,以同蟹甲區隔。有時用水墨來表現,利用墨色的濃淡變化,營造甲殼凹凸受光不同的層次變化,寫形兼寫意。有趣的是,《黃花紫蠏》《禾蟹圖》《菊花黃時蟹正肥》畫中的螃蟹腹甲均作一“王”字,潛藏作者的幽默與巧思,直把螃蟹“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的特徵習性繪入畫中。關於畫蟹的技法或心得,胡氏並無專論敘述,但曾言:“一切關於花卉翎毛、草蟲水屬等,僅是如何用最簡單的筆法,寫出它們的神態而已。”箇中道理,實已詳矣。


《禾蟹圖》中五隻螃蟹各有位置、姿態,稻穀、稻穗穿插點綴其中。如前所述,這很明顯是一張傳統的秋深稻熟時,應景而具有“和諧”意涵的隨物賦形繪畫。最上方者腹部作“王”,面對其他四隻螃蟹,好像正在發號施令,稻穗、稻穀瞬間變成配角,宛如塵沙,予人將帥於沙場點兵之感。胡克敏時年73歲,筆墨純熟精練。“克敏畫記”落款印曾經出現在胡克敏《松石圖》《歲朝清供圖》(均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畫作上,可見其來有自。款識中的“毘陵”(毗陵),為常州古名,也是胡氏的出生地。毗陵畫派在繪畫史上頗具名聲,尤以草蟲、花卉寫生為勝,惲壽平(1633—1690)可為代表。惲氏以沒骨花卉畫聞名於世,也畫過螃蟹(圖9)。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9.惲壽平,《甌香館寫意》冊,《蘆蟹》,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而胡氏早年繪畫深受惲壽平影響,姚夢谷先生就曾指出:“自幼與當地的另一望族惲南田的裔孫,同窗至好。得此機緣,瀏覽到惲家歷代流傳的珍品,即以惲南田而論,他就見過真跡百幅以上。”或許正是淵源於此。除沈周之外,徐渭(1521—1593)也是沒骨蟹畫的能手,差別在於徐渭畫的是毛蟹(圖10)。胡氏沒骨蟹畫的技法、落款方式均與惲氏相似,二者在風格上應有一定的承繼關係;但不管是從《禾蟹圖》,還是從整體蟹畫表現來看,胡氏的題材多樣,渲染力強,與惲氏相比毫不遜色,已然開創出自己的畫風。


探蟹畫之源,品六月“禾蟹”之鮮

10.徐渭,《稻穀螃蟹》冊,明。圖片來源/北京保利2017春拍“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拍賣圖

小結

本文從古人的生活經驗出發,依照中國曆代蟹畫的內容意涵,初步整理成科舉取士、飲食文化、隨物賦形、神仙坐騎四種類型。《禾蟹圖》屬於隨物賦形一類,因“禾”“蟹”的發音與“和諧”相近,象徵和睦、協調,也是秋天的應景之作。畫中螃蟹有骨有肉、墨趣豐饒,沒骨寫意的技法表現,與宋代注重寫實、工筆的蟹畫脈絡不同,推測與惲壽平有關,甚至可以往上溯源至徐渭、沈周,對其畫學淵源的理解得有所補充。胡氏書畫藝術表現精湛,可謂海上畫派在臺灣開花結果的代表人物之一,然尚待研究者多,仍待未來持續地挖掘與探討。

文|陳建志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本刊資料室

陳建志,臺北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筑波大學人間綜合科學研究科藝術專攻(博士),專研趙孟頫書法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2019年7月刊。原標題:《蟹畫探源 從胡克敏〈禾蟹圖〉軸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