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科技決定國運、創新引領未來——時至今日,這已成為國人的廣泛共識。大家在為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歡欣鼓舞的同時,也有一些疑惑:我國當前的科技實力究竟怎樣?新中國成立以來何為沒有培養出錢學森那樣的大師?論文造假、院士賄選、“帽子”工程等為何屢禁不止?怎樣才能儘快把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搞上去?

人民出版社前不久推出的《科技創新熱點辨析》一書,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評析,給出的解答令人耳目一新。

該書作者趙永新是人民日報社高級記者、經濟社會部科技採訪室主編。他2007年之前主要從事環境報道,曾於2005年春第一個報道了圓明園湖底鋪設防滲膜事件;之後轉向科技報道,採寫了《我只有三分之一時間做科研》《“跟班式”科研誤己誤國》《引進諾獎得主?別鬧了》等有影響的報道。

《科技創新熱點辨析》一書,是趙永新從事科技報道10多年來觀察與思考的集納。著名結構生物學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先生對該書非常認可,並在百忙中欣然作序。

今天,我們刊發這篇序言,以饗讀者。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後附目錄,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購買鏈接)

良藥苦口

施一公

在科學研究上,批判性思維是取得重大突破的必要前提。取得成績之後接踵而至的讚譽往往並不能達到鼓勵科學家繼續進取的目的;達到這一目的的,反而是建設性的批評意見和對事不對人的良性學術爭論。這一點,本應是學術圈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在國內卻是稀缺品。

不僅學術研究的進取需要客觀中立的批評意見,科研體制和文化建設,也要遵循同樣的規律。這一點,在中國尤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與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相比,科技管理體制機制雖然不斷更新,但依舊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更讓人糾結的是科研文化,一些不健康的科研文化不僅很有市場,而且在改革和進步的挑戰面前常常顯示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適應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毫不誇張地說,

這些不健康的科研文化就像頑固的惡性腫瘤,不僅會生長、還會轉移,不僅對本單位和本研究領域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還破壞了我國整體的科研氛圍,阻礙科技進步。因此,針對這些不健康科研文化的批判性意見和建議正是治癒惡性腫瘤的良藥。

良藥苦口利於病。有些治癒腫瘤的藥物不僅令病人痛苦,還可能帶來一些意外的副作用。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抗癌藥物,整個機體就會遭受更大的損害。

趙永新是《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也是一位認認真真研究科研文化痼疾的醫生,他一直在努力開出一劑劑良藥。過去十年,永新在《人民日報》發表評論一百多篇,他從中整理出80 篇,以《科技創新熱點辨析》為題出版小書一本。這些評論文章,多以批評性為主,尖銳地指出科技界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誤區和錯誤做法;但又不止步於批評,更有價值的是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我初識永新是在九年前。當時,我回國時間不長,面對科技界顯而易見的弊端總是忍不住要公開評論,因此得罪了不少人。2010年夏天,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辦公室,饒毅和我與永新長談科技體制的弊端及可能的改革路徑。因為是第一次見面,對永新的感覺很是不同,因為他不像是一位普通的媒體記者。他不是科學家,也沒有長期在海外工作過,但他對一些問題的見解能切中要害;這樣的談話很是默契和愉悅,他的理解和我們表達的觀點常常不謀而合。我們交往近10年,我與永新的友誼雖清淡卻也歷久彌新。所以這次他請我為本書做序,我欣然同意。

儘管賽先生進入中國已過百年,但國人對科學、對技術尤其是科學文化等方面存在諸多的認知誤區,中國科研文化中的一些糟粕仍然在傳播,給眾多的年輕科技工作者甚至一批批海歸學者帶來負面影響。本書的80篇評論,對這些現象逐一抽絲剝繭,分析入木三分。僅僅瀏覽一遍標題,就能感受到當年科技界面臨的重大挑戰和體制機制性弊端,也能看出隨著時間的變遷所取得的進步。

永新的評論語言犀利、觀點鮮明、邏輯順暢。他多年來遵守內心準則、堅守職業道德,持之以恆地撰寫評論,雖僅僅是個人之力,但對我國科技文化的淨化、對健康科研氛圍的營造功不可沒。

作為一線科學家,我感謝永新多年來為中國科技界正本清源做出的不懈努力!本書不僅適合對科學和技術領域事務感興趣的民眾閱讀,而且更適合制定和執行科技政策的政府官員參考。

附:《科技創新熱點辨析》目錄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施一公作序:這本書良藥苦口激濁揚清 | 週末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