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徒生

走进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暨诗人,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被翻译为超过150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及动画的创作。

安徒生的创作经历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父母自由的教育环境,尤其是母亲的鼓励,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还阅读所有可能借到的戏剧剧本。

14岁时,安徒生前往哥本哈根开始工作,先后做过歌手、舞蹈演员和演员。他成功地联系到了丹麦皇家剧院,但当他开始变声后,则不得不离开。


  1822年,皇家剧院的一个经理,同时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府官员——Jonas Collin,给安徒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纳森·柯林的介绍和说服下,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对这个奇怪的男孩产生了兴趣,决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莱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学校深造,并支付所有费用。在启程之前,安徒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帕纳托克坟墓的鬼》(1822年)。这个并不情愿的后进生,先是留在了斯莱格思,后来又去了位于赫尔辛格的另一所学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学校中仍然表现的得怪异,不合群,老师也常责骂他。安徒生后来将这些年描述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时期。最后,柯林终于让他毕业了。之后,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随后几年,安徒生写作了使人印象深刻的阿拉伯风格的散文、剧本和小说。1831年,他开始跨越欧洲的旅行,并终其一生都保持了一个旅行者的热情。他众多游记中的第一部就来源于1831年到德国旅行的灵感。后来,他先后撰写了瑞典、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以及中东的游记。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最初的童话创作尝试始于他对儿时听过的故事的改写。通过创作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童话故事,安徒生将这类作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走进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所独创的儿童视角是在原有的全知叙事模式——即用成人作为叙事者——上所作的新突破。把成人叙事者假定为一个孩子,用孩子的说话方式创作作品中的语言,直白、自然,遵循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作品主题思想的创作,用一些生动但不离谱、神奇而不怪诞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他运用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创造了“安徒生童话”这一文体的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安徒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走进安徒生

安徒生戏剧

走进安徒生

相较小说和诗歌,安徒生在童年时代,就锁定了与戏剧的缘分。安徒生的父亲是当地一个贫寒的鞋匠,他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给儿子买了许多书,并为他朗读,这些作品中,也包括喜剧作家霍贝尔的喜剧,他还曾经制作玩偶戏台,让安徒生能够自由翱翔在“幻想”的世界中。

年纪稍长时,父母开始带他到城里的大剧院看戏,他们总坐在最便宜的座位,也看不懂德文的戏剧,但这些童年的接触激发了安徒生的戏剧之梦。成年后的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只身来到哥本哈根,拼尽全力想要在皇家剧院扎根。

然而,从丑小鸭成为天鹅的旅程中,总有许多蔑视和嘲笑。在经历过数次不留情面的批评以及痛苦的学堂生活后,终于,1829年,安徒生以哥本哈根繁华地段一个教堂废墟的钟塔为原型,写作剧本《尼古拉伊钟塔上的爱情》。演出大获成功,他的戏剧创作真正起跑。当时,他的戏剧十分卖座,在哥本哈根一家民营的大众化剧院卡欣诺剧院里,只要宣传中带着“安徒生”的名头,一定场场爆满。

此后的人生中,他共写作五十余部戏剧。

戏剧代表作

走进安徒生

《阿尔芙索尔》(Alfsol,1822年6月)

《维森贝的匪徒》(Røverne i Vissenbjerg i Fyen,1822年8月)

《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Kjærlighed paa Nicolai Taarn eller Hvad siger Parterret,1829年)

《拉默穆尔的新娘》(Bruden fra Lammermoor,1832年)

《乌鸦》(Ravnen eller Broderprøven,1832年)

《埃格内特和美人鱼》(Agnete og Havmanden,1834年)

《离别与相逢》(Skilles og mødes,1835年)

《司普洛峨的神》(Den Usynlige paa Sprogø,1839年)

《黑白混血儿》(Mulatten,1840年)

《摩尔人的女儿》(Maurerpigen,1840年)

《国王的梦想》(Kongen drømmer,1844年)

《幸福之花》(Lykkens Blomst,1845年)

《小基尔斯滕》(Liden Kirsten,1846年)

《科莫湖边的婚礼》(Brylluppet ved Como-Søen,1848年)

《比珠宝还珍贵》(Meer end Perler og Guld,1850年)

《梦神》(Ole Lukoie,1850年)

《新房产》(Den nye Barselstue,1850年)

《海尔德摩尔》(Hyldemoer,1851年)

《出身并非名门》(Han er ikke født ,1864年)

《西班牙客人》(Da Spanierne var her,1865年)

走进安徒生

安徒生 - 在中国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走进安徒生

纪念安徒生 - 安徒生戏剧节

安徒生戏剧节(H.C.Andersen Drama Festival)由丹麦哥本哈根安徒生学会(H.C.Andersen Samfundet (Copenhagen))与丹麦王国安徒生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Denmark H.C.Andersen Culture & Art Committee)联合发起,并得到了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

安徒生戏剧节已成为全球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纪念安徒生的活动之一,每年在丹麦及多个国家举办大型展演及颁奖盛典。安徒生戏剧节是为纪念安徒生在文学及戏剧领域的贡献,为表彰戏剧创作、戏剧展演者的年度活动,旨在鼓励优秀戏剧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影视配音和戏剧表演,不仅能够加强青少年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创造性艺术思维,还能够使其在观察社会动向和生活细节过程中启迪心智、塑造健全的人格。届时活动将推选优秀的学生参加安徒生艺术节,在国际的舞台上进行演出,优秀的演员将被授予“安徒生文化交流小使者”称号。正如安徒生所说:“Fireworks are the most beautiful only when they rush up and spread out. 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 让每位青少年在活动中激发自我潜能,开阔国际视野,在戏剧中成长成为璀璨的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