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不“狹”——峽江小縣大發展紀實

中國江西網訊(曾雙全 記者劉之沛)“天開玉峽兩崖丹,隔岸諸峰似翠環”。峽江,因千里贛江最狹處得名。“狹”,是長期以來人們對峽江的印象:人口、國土面積、經濟總量均居吉安市後位……一個地道的“小字號”。

但這五年來,峽江縣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36.1億元增加到65.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由37.1億元增加到80.6億元,農民可支配收入從5996元增加到10585元……產業發展、城鄉面貌、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等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正在演繹著“小縣不小,峽江不狹”的精彩。

氣魄不狹 小縣產業大發展

工業發展逆勢攀升。該縣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圍繞做強首位產業生物醫藥、做優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生產要素向產業集中,政策扶持向產業傾斜,重點跟蹤洽談、引進產業項目,延長產業鏈,實行“補鏈”和“健鏈”招商,加快產業集聚。該縣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獎勵招商有功人員,回報率高達幾十倍,財政收入每年以兩位數快速增長。2016年,該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24.2億元,工業稅收達2.8億元,稅收超千萬元工業企業4戶,其中超億元企業1戶。

農業產業不斷壯大。2016年菸葉收購均價列全省第一、收購量列全省第二。新增特色中藥材、精品果業、綠色蔬菜5000畝。培育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5家,新增農民合作社42家,總數達345家,新增家庭農場135家,總數達400家。2016年,全縣農民可支配收入達10585元,比2011年增長77%。

現代服務業量質齊升。2016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2.3億元,增長10.3%。物流業平穩發展,新增物流企業39家,總運力達8768輛12.2萬噸,實現稅收1.57億元。旅遊業不斷升溫,玉笥山創建3A級旅遊景區,金梅花景區創建4A級鄉村旅遊點。電商產業園建成運營,全縣電商交易額達2.2億元。

氣質不狹 小縣建設大生態

65.5%的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Ⅱ類標準的贛江水質,國家Ⅰ級標準的空氣質量,100%達標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以及全國十佳宜居縣、國家園林城、省級森林城……這些都是峽江縣為百姓謀求的一份份生態福利。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峽江縣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藍天、碧水、綠地”工程,全縣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該縣嚴把項目審批關,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從源頭上杜絕新增高耗能、高汙染項目建設。同時,認真執行淘汰落後產能政策,先後淘汰拆除了雄獅紙業3.8萬噸造紙商品漿生產線、富興紙業1.25萬噸瓦楞紙造紙生產線、恆輝化工15噸醫藥中間體生產線,還關閉了3家落後產能企業。

該縣科學劃定生態紅線,深入開展“淨空、淨水、淨土”行動。在園區,共淘汰、改造10噸以下燃煤鍋爐138臺,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22件,行政處罰22起,關停企業20家。在農村,關停禁養區生豬養殖戶512戶,拆除欄舍310棟16.5萬平方米,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2個,實現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全覆蓋。

氣度不狹 小縣胸懷大民生

天大地大,民生最大。一直以來,峽江縣將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目標,每年制定多項惠民利民措施和目標任務,用沉甸甸的民生“硬貨”“乾貨”詮釋“小縣大民生”這一發展理念。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該縣將“小而精、綠而美”作為城市目標定位,近5年,建成了玉峽國際商貿城、縣實驗二小、縣體育館等一批重點工程;改造完善了6個無物業小區、錦繡湖溼地公園和供水管網等工程;實施了園區汙水管網改造、城市供水管網、垃圾中轉站和廉租住房等建設,全面提升了城市服務功能。

改善群眾生產條件。樟吉高速連接線改建工程完成通車,改造、重建國省道106公里,實現100%的村、80%的村小組通村公路硬化。農田水利建設富有成效,累計投入1.5億元,新建改造變電站8座,完成農村電網改造3萬戶,供電網絡不斷優化。

有力保障群眾生活。5年來,該縣積極落實創業就業政策,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713萬元,新增城鎮就業和轉移農村勞動力約7500人。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等惠民補助再次提標,發放低保資金2839萬元。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2000戶,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614套,一批住房困難戶圓了安居夢。

一壩崛起,高峽出平湖,天塹變通途。如今,在千里贛江極狹處,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峽江水利樞紐9臺機組正高速運轉,年發電量達11.42億千瓦時。氣勢如虹的峽江,也正腳踏實地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嶄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