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是你逆襲北大清華的最後機會

文|吳付平

作為高校選撥人才的一種重要途徑,自主招生一直備受廣大同學的關注和青睞。但由於自主招生的申請門檻較高,一般都要求學科競賽獲獎、科技創新競賽獲獎、發明創造或論文發表等,所以大部分同學並不適合參加。

相較於自主招生的高門檻,綜合評價招生則是上名校的另一捷徑。它面向的招生範圍更廣,報考條件也相對較低,對於沒有競賽獲獎但總體成績優秀的同學都合適報考。在錄取方面,它是將“高考成績、學校測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數後擇優錄取。

錯過“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是你逆襲北大清華的最後機會

以中國科學院大學為例,該校2018年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7個省市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擬招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約150人。學校鼓勵在數學、物理、生物、化學、計算機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競賽一等獎及以上的考生報考;歡迎未參加學科競賽(或未獲獎)但學業總體成績優秀的考生報考。

有意報考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同學,需要在4月20日24時前進行網上報名並確認志願。在網上報名過程中,需要如實填寫各項申請信息,學校會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在5月15日左右公佈面試入圍名單,面試在高考後進行,主要考察學生的數理基礎、邏輯推理、學習興趣、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綜合素質,一般不出具剛性答案的題目。面試結束5個工作日後,同學們可以在原報名系統查詢其面試成績。

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後,中國科學院大學根據考生的高考成績60%、面試成績3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進行換算相加後得出最終的綜合評價成績,並在提前批次擇優錄取。

由上可見,綜合評價招生屬於一種多元評價招生錄取方式,突顯了招生主體高校在選撥人才上的作用,淡化了一考定終身。在新高考改革逐步深入的過程中,這種多維度評價的招考模式已受到重點高校的廣泛青睞。目前,除中國科學院大學外,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等高校在全國試點“綜合評價”招生模式。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區也在本省試點“綜合評價”招生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各校綜合評價招生流程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大體相似,但在具體的報考要求、成績換算比例等方面會存在差異。

如南方科技大學2018年在全國22個省市施行“綜合評價”招生,只招收理科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2018年在部分省市(具體未公佈)施行“綜合評價”招生,優秀高中生都可以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年在全國22個省市施行“綜合評價”招生,主要招收小語種專業,要求報考者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在年級同科類排名前10%以內,並且語文和外語成績均在同科類排名的前5%以內。

浙江試點的“三位一體” 綜合評價招生(也屬於綜合評價招生),只容許本地考生報考,其學校測試部分是安排在高考前4月份進行(部委高校多在高考後進行)。在綜合成績換算上也有不同,浙江工業大學的綜合成績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20%+綜合素質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30%+高考總分(折算成滿分100分)×50%”計算形成;寧波大學的綜合成績按“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15%+綜合測試成績(折算成滿分100分)×30%+高考總分(折算成滿分100分)×55%” 計算形成。

綜上所述可見,綜合評價招生更加註重綜合素質,對獎項要求無嚴格限制,且招生院校層次梯度也比較大,大部分同學都可以報考。另外,綜合評價招生在錄取時屬於提前批次,不影響其他批次錄取,包括自主招生,原則上都可以兼報。但目前綜合評價招生尚未對所有高校所有地區開放,感興趣的同學們需要提前仔細閱讀學校公佈的招生簡章。

以下是筆者整理的部分實施“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供大家瞭解參考。

在全國部分省市試點“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

在上海試點“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等

在江蘇試點“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通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

在山東試點“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浙江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青島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

在浙江試點“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寧波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萬里學院、浙江科技學院、浙江財經大學、嘉興學院、杭州師範大學、湖州師範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台州學院、溫州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寧波工程學院、衢州學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警察學院、杭州醫學院、麗水學院、溫州肯恩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音樂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樹人學院(浙江樹人大學)、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溫州商學院(原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