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是你逆袭北大清华的最后机会

文|吴付平

作为高校选拨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自主招生一直备受广大同学的关注和青睐。但由于自主招生的申请门槛较高,一般都要求学科竞赛获奖、科技创新竞赛获奖、发明创造或论文发表等,所以大部分同学并不适合参加。

相较于自主招生的高门槛,综合评价招生则是上名校的另一捷径。它面向的招生范围更广,报考条件也相对较低,对于没有竞赛获奖但总体成绩优秀的同学都合适报考。在录取方面,它是将“高考成绩、学校测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数后择优录取。

错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是你逆袭北大清华的最后机会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该校2018年在北京、山东、江苏、浙江、陕西、湖南、四川7个省市通过“综合评价”招生方式拟招理科或不分科考生约150人。学校鼓励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报考;欢迎未参加学科竞赛(或未获奖)但学业总体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

有意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学,需要在4月20日24时前进行网上报名并确认志愿。在网上报名过程中,需要如实填写各项申请信息,学校会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在5月15日左右公布面试入围名单,面试在高考后进行,主要考察学生的数理基础、逻辑推理、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及综合素质,一般不出具刚性答案的题目。面试结束5个工作日后,同学们可以在原报名系统查询其面试成绩。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中国科学院大学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60%、面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进行换算相加后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并在提前批次择优录取。

由上可见,综合评价招生属于一种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突显了招生主体高校在选拨人才上的作用,淡化了一考定终身。在新高考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这种多维度评价的招考模式已受到重点高校的广泛青睐。目前,除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高校在全国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模式。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也在本省试点“综合评价”招生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各校综合评价招生流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大体相似,但在具体的报考要求、成绩换算比例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如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在全国22个省市施行“综合评价”招生,只招收理科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018年在部分省市(具体未公布)施行“综合评价”招生,优秀高中生都可以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在全国22个省市施行“综合评价”招生,主要招收小语种专业,要求报考者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5%以内。

浙江试点的“三位一体” 综合评价招生(也属于综合评价招生),只容许本地考生报考,其学校测试部分是安排在高考前4月份进行(部委高校多在高考后进行)。在综合成绩换算上也有不同,浙江工业大学的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0%+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0%”计算形成;宁波大学的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0%+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5%” 计算形成。

综上所述可见,综合评价招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对奖项要求无严格限制,且招生院校层次梯度也比较大,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报考。另外,综合评价招生在录取时属于提前批次,不影响其他批次录取,包括自主招生,原则上都可以兼报。但目前综合评价招生尚未对所有高校所有地区开放,感兴趣的同学们需要提前仔细阅读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

以下是笔者整理的部分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供大家了解参考。

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在上海试点“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

在江苏试点“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

在山东试点“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

在浙江试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嘉兴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温州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宁波工程学院、衢州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警察学院、杭州医学院、丽水学院、温州肯恩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商学院(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