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在離祿豐古猿故鄉不遠的雲南元謀縣,發現距今170萬年前人類兩顆牙齒的化石,這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有人體化石最早的文化遺址。屬於同一個成年男性個體的牙齒,一為左上內側門齒,一為右上內側門齒。兩顆牙齒碩大、粗壯,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極為複雜,顯示出它們的古老性,是現代人所沒有的。這兩顆門牙與周口店所發現的北京人相比,有相似之處,但兩者仍有明顯的差異,元謀人的標本齒冠末端擴展、較寬,基部比較收縮,略呈三角形。而北京人的標本則略呈長方形,因此元謀人的時代早於北京人。研究者以化石出土的元謀縣命名,定為直立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直立人,通稱元謀人。
把元謀人的牙齒與類人猿、巨猿、南方古猿以及北京人、智人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元謀人較為接近南方古猿與北京人。他們同北京人有明顯的差異,而與南方古猿的差異程度卻比北京人更大。由於他們的生存時代比北京人早,據已有的直立人資料所表現的複雜情況,和元謀人的上、中門齒,可將元謀人定為我國南方至今已發現的早期類型直立人的代表。元謀人是從纖細型的南方古猿演變發展而來的。纖細型的南方古猿沿著非特化的道路發展,他們艱難地從樹居生活轉向地面生活,既要順應自然界,還得利用自然界的物體,如樹枝或石塊作“工具”,以獲取必要的生活資料。
工具逐漸成為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他們在使用進程中積累了經驗,認識了某些工具的性能,進而有意識地選擇有利於達到自己目的的自然工具,這就已由猿的範疇進人人的時代了。製造工具是區別人和猿的根本標誌。只要能利用一塊石頭把另-塊石頭打製成工具,不管這工具多麼原始、簡單,它就標誌著由猿進入了人類的時代。隨著元謀人化石的發現,有關部門曾多次組織調查和發掘。其中以1973年的發掘規模最大,基本上摸清了出土元謀人的地質層位,發現了與元謀人共存的一批哺乳動物,特別重要的是在出土元謀人牙齒的同一地層中,找到了一些石器和大量火燒的炭屑。說明元謀人已能使用並製造工具,也能使用火了。
已經查明,元謀人所在的元謀盆地共有1000 多米厚的第四紀堆積物,當時這一盆地中是厚達695米的河湖相沉積。依據沉積特徵,結合對孢子花粉及哺乳動物化石的分析,沉積可從下而上分為四段。元謀人化石在第四段的棕褐、褐色粘土中發現。在元謀人化石所在的同一地層中出土的大量哺乳動物化石中,常見的有云南馬、麂鹿和牛、羊、竹鼠、兔、豬、貓等類,還有虎、豹、象、犀牛等大型兇猛的野獸。在這類動物群中,有的生活在灌木叢間較低溼的地區,有的則以山中的森林為家。根據對孢子花粉的分析,植物以松木為主,還有羽杉、榿木、榆木等,而以藜、艾較多。
這些動物群和植物群,給我們揭示了元謀人的生存環境。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盆地,群山環繞,氣候宜人,森林茂盛。山上樹木四季長青,山麓雜草叢生。元謀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手持木棍、石器,或赤手空拳群體追趕弱小動物,或去河湖捕撈,或去草地採摘。元謀人的生活是極為艱難的,他們常受到猛獸的襲擊,也受到惡劣氣候的侵襲與疾病的困擾,他們只能依靠群體的力量,利用簡陋的工具與大自然作鬥爭。工具的使用,使他們能從大自然中獲得更多的生活資料;群體的力量使他們能夠戰勝兇猛的野獸,對付大自然的災害,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我是“實時徵文用時刻提醒”,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