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 寶玉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或許不是釵黛,而是秦可卿

讀《紅樓夢》,會發現匆匆一現的秦可卿是一個謎一般的人物。關於她的疑問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秦可卿這位奇女子是十二釵正冊上的人物,而《紅樓夢》一書正是為十二釵作傳的,為什麼於秦氏無傳?曹雪芹為什麼讓秦氏一現即逝,不給她以充分活動的餘地?既然把她作為正冊人物,為何讓她連群芳展開活動的大觀園影子都沒有見著時,就早早死去?如此看來,所謂《紅樓夢》是十二釵作傳之說豈不成了“假話”?如果我們不相信在曠代天才曹雪芹的大手筆之下會有如此巨大的漏洞,那麼就應該追問秦可卿在書中的使命是什麼?這一系列謎團,實在耐人尋味。

紅樓夢 | 寶玉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或許不是釵黛,而是秦可卿

秦可卿在書中是重要的章節,也就是神遊太虛幻境那一回,不僅通過詳寫她讓寶玉睡在自己的床上交代二人的關係,也揭示了她在書中的使命所在。

賈寶玉在閱過十二支曲後,來到一間繡閣香閨之中,那裡面有一位仙姬,警幻向寶玉介紹說,她就叫作可卿,表字兼美。“兼美”二字其實大有深意——那寶玉在太虛幻境中一見可卿,便覺得其鮮豔嫵媚有如寶釵,嫋娜風流恍似黛玉。很明顯,“兼美”指的是秦可卿兼具釵、黛二人之美,這種寫法也將全書的悲劇收場隱隱地先洩露了一筆。

紅樓夢 | 寶玉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或許不是釵黛,而是秦可卿

然而,秦可卿雖然可兼薛林二人之美,卻不能溶她二人的精神於一身。寶釵之情和黛玉之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可以歸結為二者人生觀的迥異。她二人相同的地方並非沒有在結局上,她們同是受害者。寶玉、黛玉二人“親可情”,而黛玉因之早死;寶玉、寶釵二人“情可親”而寶釵守寡,其畢生也必然同李紈那樣“槁木死灰”一般,人雖在而心死矣,這又是一種死法。

秦可卿兼薛林二人之美,在寶玉處掛了個“釵黛合一”的號,她登上紅樓舞臺的使命,在於預示寶黛釵三者關係的終結。所以所謂秦可卿者,就是“親可情”和“情可親”的化身。

第五回開頭,尤氏治辦酒席請賈母等人前去賞花。這時寶玉犯困了,想睡午覺。寧府中僕人丫環眾多,卻偏由寶玉的侄兒媳婦秦可卿去安排,這舉動已經有些“非禮”了。而賈母對此卻極為放心,還提到秦可卿容貌身材嫋娜纖巧,為人處世又溫柔和平,所以是重孫媳輩中讓賈母最滿意的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寫其“溫柔和平”,又是寶釵的性格;而“嫋娜纖巧”,正是黛玉的形象。這就暗喻了秦可卿就是薛寶釵、林黛玉的合身。

後來,因為寶玉對原先安排的房間很不滿意,秦可卿便提出“要不就去我房裡去罷。”這有違倫常的舉動當時就遭到非議,而秦可卿卻毫不在意,寶玉聽了秦可卿的話,竟是“點頭微笑”,也不問她房中的佈置是否可意,欣然前往。

紅樓夢 | 寶玉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或許不是釵黛,而是秦可卿

一進秦氏房間,他便覺“眼餳骨軟”起來,這也難怪,畢竟她房中處處是惹人動心動情之物。可卿親自為寶玉鋪上了“西子浣過的紗衾”,已經透出幾絲香豔的味道了。這倒還罷了,她拿過來的枕頭不但是“鴛枕”,而且是由“紅娘抱過的”。紅娘可是為男女之間“成其好事”的代名詞。寶玉果然不負這一番苦心,落枕入夢,只鴛遊行,後來果然逢“鴦”,和可卿配成了鴛鴦,二人柔情繾綣似蜜,軟語溫存如玉,實在是難解難分。這正如日後寶玉、黛玉二人的關係。

正在寶玉與可卿巫山雲雨之際,卻被夜叉海怪拖下萬丈迷津,濃情蜜意剎時化為烏有,這正如日後寶玉、寶釵的關係。

秦可卿的出場,是為了預先演示寶、黛、釵三者關係的終結,在第五回的字裡行間,雖然是隱隱地、卻也是分明地透露出來了秦可卿就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幻相。因此賈寶玉一定要在秦可卿臥房之中去夢遊太虛幻境。

秦可卿既然兼有薛林二人之美,也必然要兼她二人的不幸。“兼美”也就是“兼黴”。寶釵、黛玉終於都要早死,可卿豈能長壽,此所以在“石頭”口中從不稱她的名字可卿,只稱她為秦氏。秦可卿者,親死,情死也。秦可卿之早死預示了寶黛釵間的親與情的破滅,有始而無終。

親終,情終,這樣的下場不可逃避,因而書中又引出一人——秦可卿之弟秦鍾。他與尼姑智能兒的愛情由於頑固勢力的破壞而“親”終於不能成就,導致了二人“情”的中斷,只有“夭喪黃泉路”了。秦鍾就是“親終”、“情終”。

寶、黛、釵關係的形成、發展與結局,要由他們自己在紅樓舞臺上演下去,秦可卿一旦完成了她“預先演示”的使命,便沒有再跟著跑龍套的必要了,所以她必須死去。她的角色決定了她的無戲可唱。但她是釵黛的合身,所以她必然應是十二釵正冊上的人物,儘管她出臺的機會是那麼少得可憐。

紅樓夢 | 寶玉一生中至關重要的女子或許不是釵黛,而是秦可卿

曹雪芹的這種寫法,看來是受到了明清之際戲曲寫法的啟示,在全劇開始,往往先來一出介紹及梗概的序曲《試一出·先聲》之類,下來才是正劇。

至於秦可卿的死法,是病喪還是淫喪,雖是意義重大,不過於全書主旨大約無什麼重大影響,要不,曹雪芹豈能那麼容易地只要那位“老朽”一句話就割愛,把淫喪改成病喪。儘管他改淫喪改得那麼地不徹底,留下許多痕跡,但他寫可卿的病喪還是有始有終,可以令人信服的。至於借可卿之死揭露賈府的醜惡淫邪,揭露賈珍之為“假貞”,借理喪事以寫鳳姐之才,那都是一舉數得的事,這就是曹雪芹妙筆之所在吧。

(圖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