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數百工人月餘“拼”出“一條龍”口罩生產線

蘭州石化數百工人月餘“拼”出“一條龍”口罩生產線

蘭州石化員工加班加點完成熔噴布生產線建設。 劉延治 攝

(抗擊新冠肺炎)蘭州石化數百工人月餘“拼”出“一條龍”口罩生產線

中新網蘭州4月17日電 (劉薛梅 池露)蘭州石化熔噴布生產線日前一次“開車”成功,產品順利下線。正常情況下完成一條熔噴布生產線建設大概需要幾個月時間,而蘭州石化只用了34天,這是參建單位數百名建設者“拼”出來的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內各地紛紛建設口罩生產線,然而市場上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熔噴布貨源短缺。為緩解這一局面,中國石油迅速安排部署,在蘭州石化建設熔噴布生產線。

蘭州石化數百工人月餘“拼”出“一條龍”口罩生產線

4月15日21時許,蘭州石化熔噴布生產線一次“開車”成功,產品順利下線。 劉延治 攝

“12小時一班是正常班,36小時算加班。”熔噴布生產線設備維修公司機修四車間施工員葛成清,是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鉗工組負責人。他說,時間太緊,任務很重,項目難度史無前例。

白天,焊花四濺;入夜,燈光如晝。4月13日,隨著生產線最後一批關鍵設備到貨,項目建設進入衝刺階段,在保證個人安全健康和工作質量的前提下,為達到“場地不能閒、設備不能閒、工作不能閒”的要求,設備維修公司近40人的工作小組分成兩個班次,確保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不間斷進行。

熔噴布生產線的噴絲冷卻系統由2臺冷水機組和6臺大型環境空調組成。冷水機組重達3噸、環境空調更是長13米、寬和高3.7米、單臺空調重達4.5噸的“龐然大物”。在生產線項目施工現場,地面有土建作業,空中有焊接作業,不具備設備吊裝條件,如何讓它們平穩就位?

蘭州石化數百工人月餘“拼”出“一條龍”口罩生產線

圖為生產出合格口罩。 劉延治 攝

設備維修公司機修四車間主任王榮說,以前安裝設備,現場要麼有行車配合,要麼是等廠房具備條件後,一步步推進。現在是同步進行,就好比一邊蓋房子,一邊搞裝修,一邊裝傢俱,時間還異常緊迫。幾個千斤頂、3根2米長的撬槓、4個滾輪、13個人,從中午12點連續“作戰”到凌晨,硬是用人拉肩扛的方法將這些“龐然大物”安裝到位。

“這個位置比較刁鑽,我上。”設備維修公司儀表一車間維護五班班長程斌說著話,便順勢跪爬在生產線輔操臺下小心翼翼將信號線接好。為確保現場控制櫃與設備實現連通,每一個接點,都要仔細確認。現場控制櫃是整個生產線“中樞神經系統”,數千根信號線控制著所有設備,確保在每一條信號線可靠對儀表專業來說是一項複雜工作。程斌和技術員師煒承接下這個棘手任務。

在熔噴布生產線首批產品下線後,技術人員隨即對溫度、駐極電壓、熱風溫度等參數優化調整,產品外觀穩步提升;質檢人員快速在現場進行熔噴布單位面積質量分析檢測,為生產線調整產品規格提供及時準確的參考依據,並對熔噴布樣品展開分析檢測。目前,產品質量穩定達標,達到生產平面醫用防護口罩標準,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蘭州石化公司聚丙烯裝置停產其它產品,迅速轉產無紡布聚丙烯纖維專用料S900,24小時平穩高負荷運行。口罩生產線項目啟動後,公司連續用四天三夜完成第一條防疫口罩生產線調試,並生產出合格產品,從設計到投產,僅用24天實現了防疫口罩的成功下線。熔噴布生產線產品的下線,讓蘭州石化形成了從自產聚丙烯醫用料、熔噴料、熔噴布生產,再到多條口罩生產線的“一條龍”產業鏈條。(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