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估值僅為1億,一年內狂翻200倍,如今卻陷入沉寂!

從炙手可熱到進退兩難,共享單車這幾年,如夢似幻。

前幾天商務部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回答到,諸如榨菜銷量猛增、拼多多崛起、共享經濟等看似消費降級的行為,其實更多的表露了消費升級。所以,共享經濟這兩年的發展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曾經估值僅為1億,一年內狂翻200倍,如今卻陷入沉寂!

而在行業內部,ofo一直是老大。外國人在評價21世紀中國新四大發明時,共享單車赫然在列,“小黃車”甚至成為了共享單車的代名詞。

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8年,ofo共獲得融資21億美元。最讓人驚訝的是,2016年ofo估值僅為1億人民幣,到了2017年7月,卻達到了30億美金,幾乎一年翻了200倍。本是風頭正盛,沒想到也是僅僅一年時間,ofo就陷入沉寂,縱觀這兩年的發展,大部分消耗還是和老對頭摩拜的競爭中傷筋動骨了。

曾經估值僅為1億,一年內狂翻200倍,如今卻陷入沉寂!

2017年,ofo和摩拜打起了價格戰,用戶經常會收到優惠充值促銷的短信,打開各自的APP後,第一個跳出來的也是促銷廣告。經過對比,兩家的優惠力度都差不多達到了1:2。通過補貼、燒錢,小黃和摩拜都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但長期無節制的燒錢讓他們兩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危機,這也是後來二者面臨被收購的伏筆。

曾經估值僅為1億,一年內狂翻200倍,如今卻陷入沉寂!

2018年以前,ofo是炙手可熱的。但是跨入2018年,ofo就陷入危機,數次傳出被收購的消息。原因為何?

一是上述所說資金鍊的危機。

二是不站隊,堅持獨立的過程中卻無法自給自足。

三是創始人戴威的太過自我。

在之前摩拜27億美金賣身美團後,業內還在感慨創業不易。但現在比起ofo,摩拜的結局已經算是可觀的。眾所周知,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滴滴的程維,阿里巴巴的馬雲都接觸過ofo,不可否認在他們眼中這個從北大創業的年輕人,確實帶來了好東西。但是,在接觸的過程中能讓三位大佬先後放棄,甚至冷眼旁觀,不得不說戴威或許自身出現了什麼問題。

曾經估值僅為1億,一年內狂翻200倍,如今卻陷入沉寂!

有ofo內部員工爆料,對於戴威,創業只是一個過程,他是主導者,他應該主導這個過程,而不是做一個傀儡。所以以至於在今年5月ofo動員大會上,戴威情緒激動的喊道:“如果你們不想戰鬥到底,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而且有意思的是,ofo共有5位創始人,每一位都有一票否決權,但都歸戴威一人行駛。

所有的過程,這位創始人都在強調自己,強調主權。2018以前ofo炙手可熱,但是如今這位共享單車巨頭,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