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我們少扔一次垃圾 他們就少彎一次腰

亳州:我們少扔一次垃圾 他們就少彎一次腰

  環衛工人被稱為“城市美容師”,他們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吹雨淋都會堅守在道路上,用辛勞換取城市的整潔。然而,近年來,這一群體已成為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環衛工人們在馬路上工作時被撞的事故頻發。而發生這些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為了清掃來自馬路中央的“車窗垃圾”。

  每年逾60名環衛工遇交通事故

  環衛工人為了完成清掃任務,保證城市的乾淨衛生,每天都會迎著夜色出門,又在夜色中收工。對於他們來說,除了要克服天氣的寒冷外,還要時刻小心穿梭在路上的車輛。

  “我們要在市民上班前完成城區清掃任務,所以通常凌晨四五點就要到工作地點了,這時候天色黑,車速又快,我們幹活的時候都是格外當心。”早上7時,在市區白衣路上,環衛工人張文榮完成了主路段的清掃,打開隨身攜帶的水杯喝上一口水,準備繼續清掃藏在角落裡的垃圾殘餘。

  張文榮介紹,每天的凌晨和晚上,被環衛工人們稱之為“黑色時刻”,此時,不少汽車駕駛員往往反應遲鈍,加之光線昏暗,車速快,很容易發生意外。尤其是在馬路中央清掃垃圾,更是加大了環衛工人工作的危險性。

  “我們每年都會有六七十名環衛工人在路上工作時遇到交通事故,這些交通事故發生的地點大多是在馬路中央。”譙城區環衛辦負責人王曉東介紹,近年來,清理馬路中央垃圾,已經成為環衛工人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頻頻穿梭車流撿拾路面垃圾

  在市區芍花路上記者看到,一個食品袋從一輛正在行駛中的小轎車車窗飄下,落在快車道旁的綠化帶邊,被正巧在附近工作的環衛工人崔玉英及時清理。

  崔玉英告訴記者,自己做環衛工人已經快6年了,最讓她頭疼的就是打掃馬路中央的垃圾,通常垃圾最多的地方一般都在紅綠燈路口。遇到紅燈時,車子一停,紙巾、菸頭、塑料袋就被乘客隨手丟出來。綠燈亮起,車子開走後,留下一地垃圾。

  在市區火車站附近發生的一幕則更令人氣憤。上午8時許,一輛出租車正向火車站方向駛去,突然從後車窗裡扔出一杯未喝完的稀飯,一次性杯子砸在地面上,稀飯灑落一地,留下一片狼藉。隨後趕來的環衛工人,只能蹲在地上清理擦洗。

  走訪中,記者在市區多條主要幹道,都能看到環衛工人穿梭在馬路中央清掃垃圾的身影。過往的車流不停地從他們身邊穿過,看起來十分危險。

  別讓車窗垃圾成為“馬路殺手”

  “我們也知道在馬路中間打掃衛生危險,可是路中央的垃圾不清理也不行啊。”環衛工人張勇善表示,每次在路中間打掃衛生都是捏著一把汗,就怕有個意外。

  對於這種情況,負責環衛工作的王曉東坦言,很多馬路中央的垃圾都是來源於車窗拋物。車子一直在流動,而馬路垃圾只有環衛工人清掃後,路面才能重新變得乾淨。而隨著冬季到來,天黑的時間變早,環衛工人在路中間打掃變得更加危險。

  王曉東介紹,為了環衛工人安全,每週開培訓會都會強調安全問題。平時在工作中要求環衛工人身著熒光條背心,注意交通安全,禁止逆行或闖紅燈等行為。此外,隨著機械化作業的普及,已經實現了人工清掃、機械清掃相結合。可即便如此,有些大型機器清掃不了的地方,還是需要人工清掃,無法避免環衛工人在車流中打掃衛生。

  走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馬路中央留有垃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些市民不能自覺保護環境,隨手將垃圾扔在馬路上,這嚴重增加了工人們作業時的風險,也汙染了城市的環境。還有市民建議,應該加大處罰力度,減少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