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太厲害,健康管理不是麻煩”

■復工復產

4月16日11時許,廣州荔灣區的慕卡拉餐廳內,前來就餐的客人並不多。疫情發生後,這家位於中山八路、毗鄰童裝批發市場的阿拉伯風味餐廳不復往日的熱鬧,復工的也門籍廚師阿德(NASR ADEL.ALIKHALED)也不似從前忙碌。

按照有關防疫流程,廣州從4月13日起陸續解除對除確診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含疑似患者)外的非洲人員的健康管理。和阿德一樣,經歷了健康管理的在穗非洲籍人士也正逐步恢復正常生活。

“病毒太厲害,健康管理不是麻煩。”談及疫情期間的經歷,阿德說。

“健康管理沒什麼不好”

2月29日,阿德從馬來西亞休假後回到廣州,根據當時的入境政策,並未要求他進行居家隔離。一個多月後,隨著境外輸入疫情發展,阿德也被納入健康管理範圍並要求進行核酸檢測。

據此前通報,廣州市累計排查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4600餘人,並對評估出來的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無論何時入境、住在哪裡,一律開展健康管理,進行核酸檢測。

對於廣州的疫情防控措施,阿德表示理解。“病毒太厲害,健康管理不是麻煩。(根據防疫措施需要進行健康管理的)全部人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隔離14天,沒有什麼不好,不要傳染給別人,14天觀察一下,沒有問題就好了。”阿德用中文向記者表達。

談及對未來的打算,來中國已經10年的阿德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生活。餐廳從3月1日起恢復營業後,經營狀況不太理想,但他表示:“我和老鄉不會回去,想繼續等一等。現在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我希望全部地方的病毒都沒有了,外國的朋友們一起回來。”

“想讓孩子接受中國教育”

阿德和阿卜杜拉正在等待疫情的結束、生意的回暖,而來自埃及的MOUSTAFA一家正沉浸在迎接新生的喜悅之中。

4月8日晚上,恆荔灣畔社區根據防疫政策上門對MOUSTAFA一家進行提醒和健康管理。在上門服務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瞭解到MOUSTAFA的太太在4月5日住進了廣州市婦幼醫院人民路院區待產,無法外出的管理措施讓MOUSTAFA非常著急。

得知這一情況後,花地街道和恆荔灣畔社區成立專班,安排三人小組和專車陪同MOUSTAFA先後多次前往醫院,確保外出過程的安全。“醫院婦產科有一個門,需要刷卡才可以進入。我們的工作人員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就在門邊交接。出了門由我們來服務,全程沒有盲點。”荔灣區花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姚海興說。

4月10日,MOUSTAFA的太太順利產下一名女嬰;4月12日,母女順利出院,返回家中。提到剛出生的女兒,MOUSTAFA眼神柔和、面露笑容。他說,他想繼續在廣州生活,“想讓孩子接受中國的教育”。

4月份,MOUSTAFA一家接受了健康管理並先後進行了2次核酸檢測。對於這些做法,MOUSTAFA表示理解,這是為了安全所採取的措施。

南方日報記者 餘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