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到大學,90%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讀懂行管人的困惑

編者按:“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關鍵處就那麼幾步”。從出生開始,進入適齡教育之後,一個孩子最初成長的十幾年大多是與學校分不開的,十八歲,一次高考,每個人的生活軌跡和後來的人生選擇都會發生重大變化。正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此去已是曲中人”,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或許開心的收穫著心中理想的大學的勝利果實,或許遺憾的感慨著當初為啥不狠狠的拼搏一把,考取一個好大學,又或者在經歷了人生冷暖、社會滄桑之後感慨學習的時光和場所無所不在。總之,回憶高考的時光,每個人都會想起那段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青澀而純真!

從高中到大學,90%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讀懂行管人的困惑

高考前夕的最後一個早自習

01

高中時代的“天之驕子”

學生的工作主要是學習。那時候的我們,被父母說教著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就輕鬆了;被老師激勵著好好學習,以後才能成材出息,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學習幾乎是那段生活的全部主題。筆者從鎮上中學考到縣裡上高中,分入重點班級,自我感覺還不錯,但來自各鄉鎮的學生匯聚一堂,曾經在初中時還是班級佼佼者的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了“強中自有強中手”的威脅。初戰月考,班級排名30上下,那種從前一二名跌落下來的滋味真讓人難受。於是乎,我便暗自下定決心,要衝上前去,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果然還是挺進了前十,就這樣信心滿滿的一路高歌猛進,在年級排名也從原來的100多名到了年級前十名,那時感覺學習是多麼的容易,中學政治的學習,老師一邊講新課,我已經把重要知識點全都背誦下來了;高中數學的學習,還經常被老師指定去為同學講例題,高一、高二的時光可以說是我高中時代的“高光時刻”。

從高中到大學,90%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讀懂行管人的困惑

高中時代的數學公式


02

高考時的“至暗時刻”

進入高三時,學習任務日益繁重,統考、月考、週考、隨堂考接踵前來,學習的節奏和學習的方向日益明確,一切向高考看齊,黑板的左側細數著高考倒計時的日子,而我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重要的時刻即將到來。筆者高中時選擇了文科,學習文科的夥伴都知道高考採分點都是依點得分,不像理科考卷答案的唯一性,客觀性。所以,即使你把書本的知識點全都背會了,不會根據材料,運用恰當的原理進行闡釋依然會被改卷老師依據參考答案批改的一塌糊塗。高三下半年,幾乎全是模考,越來越發現自己曾經都會的漸漸不會了,曾經跳動在腦海中的那些知識一下子被封印了,一到用時就七零八落的,成績的發揮也非常的不穩定,有時排名很靠前,有時滑到中等,在波動中騷亂著自己前行的步伐。高考那天,很平常,幾乎沒有什麼新鮮事發生,而我們也就在那一刻各奔東西了。記得分數公佈的那天,我早早來到網吧,守著時間點查詢了自己的高考分數,竟然沒上500分,語文還未及格,那時的心情猶如一塊重重的石頭砸到了你的腳上,而你已經疼痛的不知所以,一個人來到河邊,看著天空,接到朋友的電話,擔心我想不開,而我也只是笑著說沒事兒,我不會幹傻事的,內心的渴望是何嘗不希望有個人能站出來幫我分擔一些,多年以後,我終將明白,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會經歷一些“黑暗時刻”,彩虹總會在某個角落等著你。

從高中到大學,90%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讀懂行管人的困惑

細數高考來臨的日子

03

大學時代“肆意生長”

沒有太多的選擇,那個唯一的選擇,便是你不斷奔跑的方向。進入了一所地方性雙非高校,遠離家鄉所在的省份,一人隻身前往東部沿海某省份,在家人的指點之下選擇了行政管理專業(當時選擇該所大學時只有三個專業可選)。大一時的課程中有關該專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就是政府和讀書,老師時常教導我們大學時要多看書,學做人,而該專業的大多數核心內容都是圍繞著政府這一主題展開的,因為沒有實際政府工作、生活體驗,該專業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比較枯燥的,大一時基本都是“放羊”,任由自己去嘗試。大二時,逐漸開始上道了,好像對該專業領域的一些知識有些模糊的認識了,漸漸開始有點興趣了。大三時,核心課程和重要選修課程學習完後,該專業討論的核心問題基本也算清楚了,而此時的我們已經也開始面臨畢業時的多重選擇了。回顧大學的時光,你會發現,天地更加廣闊了,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度過這段黃金時光,幾乎可以由你自己全部做主,學校會給予你“肆意生長”的空間,而你終將成為你未來的模樣。筆者選擇讀研深造,繼續學習行政管理專業的知識,每個細分的學科都是對社會大家園中某個領域問題的專業性解答,而他也會成為你的侷限。生活的世界繽紛多彩,願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愛你所愛!

從高中到大學,90%的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讀懂行管人的困惑

圖書館前陪伴的時光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點擊瞭解更多,獲取《公共管理導論》電子書,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