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前言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但也要講求方式方法,也要有所限制,無限制的愛是“溺愛”,最終也會害了孩子,縱容和溺愛,是對孩子無形的傷害,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有所節制,要正向的去愛,在孩子犯了錯時,要批評和教育,要讓孩子明白“對”和“錯”,讓孩子做事有底線。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真正的教育是有目的性的培養,讓孩子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在言行舉止上都有一個正確的做法,這樣孩子長大之後,也會受到更多的尊重,因為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也會去的成功,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1、說謊

有的父母肯定碰到過自己的孩子說謊,但是覺得孩子還小,只是心眼多一些而已,還不知道說謊所能帶來的不良後果,所以這時父母才要嚴肅到的看待這個問題。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說謊,本就是一件很嚴重的錯誤,詐騙就是說謊的一種,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時控制住孩子的說謊心理,即使不會任其發展,但孩子也會根據父母不夠嚴肅的態度,而對自己說謊的的認知不足。導致孩子還會存在僥倖心理,還是會繼續說謊。如果不能讓孩子拒絕撒謊,時間久了,孩子對說謊的認識就會扭曲,進而習慣了說謊,因為說謊可是帶來很多的好處,這也是說謊的誘因。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所以,父母如果發現孩子說謊,一定要及時的制止,並態度嚴肅的、耐心的給孩子解釋說謊的害處,讓孩子從心裡拒絕說謊。


2、讓孩子過度的索求

很多父母肯定會有覺得:即使自己苦點累點,也不能委屈了孩子。於是就會“瘋狂”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只要孩子喜歡,孩子想要,也不管是不是孩子的必需品,就給孩子買。這就是過度的滿足孩子,這樣就會導致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孩子會習慣了不勞而獲,自然就不會明白這些東西是需要多少努力才換來的,就不會明白什麼是“物有所值”。最終孩子就會缺乏上進心,經不起勞累,經不住困難,甚至缺少自理能力。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所以,父母要學會對孩子拒絕,讓孩子明白想要獲得,就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沒有不勞而獲到的東西。讓孩子鍛鍊自理能力,自力更生的勇氣,為孩子進來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3、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孩子就是這樣,寫作業時,完成的很慢;早上起床時,穿衣服很慢;甚至洗臉刷牙都做的很慢,這些都是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的表現。

這些年習慣會導致什麼呢?寫字慢、考試時間總是不夠用,假期馬上就過完了,可是作業還沒有寫完,總愛將事情放到“明天”。久而久之,慢節奏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思考,將來步入社會就會被淘汰。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所以,父母要及時到位督促孩子,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節奏慢的壞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就會“近朱者赤”。及時發現孩子的懶惰心理,及時的教會孩子勤奮努力。

4、不做家務

很多孩子不會疊被,不會整理衣服,甚至連穿衣服都不那麼整潔。這就是典型的不會做家務。為什麼不會?就是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孩子應該要做家務,而沒有教會孩子做家務,這樣孩子自然就不會坐家務,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好吃懶做,不能自理,甚至不能獨立。

讓孩子吃點“苦頭”反而更好,這4件事,父母再疼孩子也不要縱容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小時候開始,鼓勵並鍛鍊孩子做家務,可以從穿衣服、穿鞋,自己洗臉、吃飯開始,慢慢的自己疊被、洗衣服和自己疊衣服。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儘量不要麻煩他人,自力更生。

父母的愛要有度,要適當的讓孩子唱到一些“苦頭”,這樣孩子才會茁壯成長。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