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緊急求助!山爸因不明原因,沉睡了一千年。醒來以後,山爸卻發現自己的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哪位好心的律師,能幫我討回來,一定重謝!

下面這篇轉載的文章,介紹的正是山爸的私人物品。

作者:孫山孫山孫

發佈時間:3020.3.23

題目:天下博物館裡的5個鎮館之寶,你都瞭解嗎?

↓↓↓↓↓↓

日前,山孫遊覽了位於亞洲聯邦共和國首都——北京的天下博物館,有幸見到了博物館裡的五個鎮館之寶,每一個都是價值連城,快來見識一下吧!

安卓手持電話

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是一種原始的無線通訊工具,同時具備初級的智能運算能力。它的核心部分是用落後的半導體材料製造的芯片,通過正面的顯示屏來實現人機交互。它所使用4G網絡,下載速度只有10M每秒,是當今最先進的137G網絡的100000分之一。

該設備流行於21世紀的上葉。在當時,全世界的人們幾乎人手一個。在給人們帶來簡單的移動互聯功能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近視、筋膜炎、自閉症等健康問題。在21世紀中葉,這類設備被擁有光子芯片和全息投影技術的新式隨身設備所淘汰。如今,人們更是通過嵌入人身體的生物芯片與世界溝通,徹底擺脫了隨身設備帶來的種種不便。

所以,它流行年代非常短暫,因此存世量非常稀少。該電話機成色如此完美,更是彌足珍貴,具有非常高的考古價值。

鈦框樹脂眼鏡

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是古代人用來矯正視力的東西,名叫“眼鏡”。它發明於公元14世紀,被人們使用了接近1000年。直到2253年,我國偉大的眼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鍾北山先生髮明瞭“眼球無損變距術”,徹底解決了困擾人類數千年的近視、遠視、散光等眼部疾病,且簡單易行,眼鏡從此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副眼鏡使用了樹脂鏡片,透光率可以達到95%以上,在當時也是較為先進的材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鏡架使用了鈦合金。在當時,鈦合金還是較為稀少的金屬材料,只在一些高精尖領域有所應用。而如今,鈦合金已取代鋼鐵,成為人們應用最廣的金屬材料。

鋼筆

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鋼筆是一種原始的書寫工具。它利用內部儲存的墨水,藉助液體的毛細虹吸原理,使墨水塗抹在纖維紙張上,以顯示出字跡。

如今,一些喜愛傳統文化的現代人,仍然在使用仿古鋼筆,不過只是外形相似,原理已經截然不同。現代鋼筆使用了色分子合成器,不需消耗任何耗材,一次充電就可以使用三年,並且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字跡顏色。

鼠標

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一種原始的人機交互設備,通過移動和按鍵來實現人機的可視化交流,在二十世紀的下半葉和二十一世紀的上半葉流行一時。它的發明,在當時也是革命性的。隨後,鼠標被體驗更好、效率更高的觸摸屏技術所壓制、而後又被意念交流技術所全面替代,迅速退市。

當前,鼠標的存世量非常少,但由於它的結構簡單,並沒有太高的考古價值。

有趣的是,生產這個鼠標的公司,其實今天依然存在。它就是信息技術的鼻祖企業之一——Microsoft,它原是一家美國(北美聯盟的前身)企業,於2060年被我國著名企業家王思聰收購後,將總部遷到瀋陽,並更名為HugeHard,存續至今,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長壽的企業之一。不過,由於HugeHard這個名稱的特別暗示,如今它的主業已經轉向成人保健和情趣內衣。

啞鈴

豈有此理!我沉睡1000年後,私人物品竟成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啞鈴是一種原始的健身器材,在科技不發達的22世紀以前,它一直是人們鍛鍊身體的主要器材之一。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外面是一層橡膠,內包有鐵塊或鉛塊,以其重力提供健身時所需要的阻力。

22世紀以後,人們開始使用剛被髮明出來的“人工引力對偶器”,這種可以隨意調節力度大小、方向的新式健身設備。而今天,人們更傾向於使用意念健身,既可以達到相同的健身效果,又避免了運動健身帶來的風險和身體損耗。

通過這些原始人使用的物品,我充分體會到了科技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

據行家估計,上面這些物品中的每一個,價值都在10000000000亞元以上。

↑↑↑↑↑

上面這篇文章裡的這些物品,明明是我個人的物品,卻被無恥的天下博物館據為己有,實在可惡!哪位好心人能幫幫可憐的山爸討回公道,山爸一定拿出一千萬,予以重獎!

這是你主持正義的機會,同時也是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有意者,請於3020年3月23日至6月1之間,與山爸取得聯繫(在下方留言)。絕無虛假,平臺已公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