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暫,精力有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如今流傳著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那隻會飛的豬,看見別人賺錢,自己也趕緊跟上:今天開淘寶;明天做主播;後天投身自媒體。

再加上各種成功論,似乎到了某個年齡,沒有達到某種成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但光鮮亮麗的往往是別人,灰頭土臉的總是自己。

我們必須承認一點:人生短暫,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做好很多事情

其實所謂的成功,只是一個結果,它也許水到渠成,也許永無來日。但過程卻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 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拋棄雜念,不要抱怨,不能退縮,將它做到極致。

人生短暫,精力有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不知何時起“跨界”成為近年提到的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斜槓青年、多棲藝人受到追捧,每個人都在試著證明自己愛好廣泛,可以涉足很多行業。

自從高速收費員說:“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這種情緒越發高漲。

多年前,法國有位年輕人也是這樣。

一天,這位年輕人位去拜訪一位作家,輕輕的推開門,滿臉自信的介紹自己:“我上午寫作、彈鋼琴;下午學習修理汽車、踢足球;晚上去燒烤店學習製作燒鵝;星期天還要去鄉下種菜。”

作家沒有誇獎,也沒有否定,只是笑著問道:“你哪件事情做得特別好呢?”

年輕人答不上來。於是便反問道:“那麼,您最善長的是什麼呢?”

“寫作”,作家回答道:“我每天上午用4小時讀書寫作,下午用4小時讀書寫作,晚上還用4小時讀書寫作。”

後來,年輕人將其他愛好都放棄了,只專心寫作,最終成為名譽全球大作家,這個年輕人正是莫泊桑。

張愛玲曾說過:“出名要趁早。”但她沒有告訴我們怎麼才能成名。

其實,當努力並堅持一件事的時候,你已經在成名的路上了。而對於寫作,張愛玲正是堅持了一輩子。

我們拼命向外界證明自己生命寬度的時候,不要忘記了生命的厚度。

人生短暫,精力有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人生需要捨棄很多

去年楊麗萍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背影照,並配上文字:“這是我的背影嗎?有點陌生。”

瞬間就上熱搜了,很多人都驚歎年近60的她,依舊擁有少女般的身材。

有人說要去搜一下她的食譜,也有人感嘆道:永遠不要小看一個自律的人。

大家稱她為“舞神”;馮小剛也誇讚道:“楊麗萍不是人,是仙。”不過,這些褒獎都不足以表現,她對舞蹈極致的熱愛。

楊麗萍說:“他們是跳舞的,我是跳命的。”為此,她曾兩次放棄了生孩的機會。

第一次婚姻,她剛滿30歲,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為了不影響舞蹈,遲遲不願生孩子。

第二次婚姻,在老公和婆婆的催促下,她答應了生孩子。但醫生說,如果要懷孕,體脂要達到20%。

對於吃一個蘋果都算暴飲暴食,對於視舞蹈為生命的楊麗萍,很難接受這樣的要求,最後還是艱難的決定:放棄生孩子。

二八定律指出,生活中只有20%的事情是重要的,剩下80%的事情是次要。

對楊麗萍而言,她的眼裡只有這一件事情,那就是舞蹈,其餘的都可以割捨。

楊麗萍如仙子一般的她完美的化身為孔雀,令無數人為之目眩神迷的背後捨棄了太多。

人生短暫,精力有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人生需要精益求進

在日本,有個奇葩的小店:吃飯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就餐當天不能額外點餐;而且要求顧客必須在30分鐘內吃完。

就這樣一個沒有洗手間,只有十個座位的小店,卻被譽為:值得你花一生去等待的壽司店。

在紀錄片《壽司之神》中,店主小野二郎說:“我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時間久了,見的多了,自然就能注意到年輕人不能發現的細節”。

而他口中的“久了”是整整五十六年的時間,日日如斯,年年如斯,想的都是壽司,做的也全是壽司。是徒弟,也是兒子的小野禎一,談到學習壽司的漫長過程:

從學習擰很燙的毛巾,再到料理魚,這樣的基礎訓練需要十年。之後又用了4個月煎了200多個蛋,才終於出了一個合格的煎蛋。

其實,壽司的製作僅需簡單的食材:米飯、醋、芥末、醬油和魚生等,卻成為小野二郎畢其一生的努力。

他不喜歡假期,清心寡慾,不談錢財,唯獨在意“味道”。

為了讓章魚肉質變軟,他會給章魚按摩30分鐘,手藝精進後,又將按摩時間提高到50分鐘;

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就連睡覺也不敢懈怠;甚至在夢中,他腦子中夢到的也都是壽司。

即便成為全世界年齡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仍舊虔誠的說:“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吃,我會繼續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裡。”

慕名去的學徒很多,但多數人在學習擰毛巾階段就辭職了,有些甚至早上來,晚上就走了。

付出10%的努力,就想得到90%的回報,殊不知,付出100%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60%的回報。而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每一件與眾不同的絕世好東西,其實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麼是血,要麼是汗,要麼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時光。

人生短暫,精力有限,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李小龍說:“我不怕練一萬種招式的人,只怕一種招式練一萬遍的人。”

如果我們所聽、所看、所聞、所想都是一件事情,像小野二郎窮盡一生磨練製作壽司的技能,像楊麗萍那樣視舞蹈為生命,試問世間又有什麼事情經得起這樣死磕呢?

就像那句話:把產品做到極致市場會青睞你;把服務做到極致客戶會記住你;把品牌和文化做到極致世界屬於你。

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