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麼多詩詞出名,為什麼到現代就沒了?

孤許你不納妾


並不是說更多出名的詩句沒了,這些詩句還存在,只是被人提及的頻率不高。

關於這一點,個人覺得是現在社會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興趣愛好的多樣性。

在古人看來,舞文弄墨,戰場將軍。文能治理國家,武能抵禦外敵。

現在社會,文化已經發展的多樣性,能夠去愛好詩,詞,歌,賦的人比例算是少數。還有一方面現在社會壓力過大,詩詞歌賦不足以養家。

所以被人提及的次數也就變少了。給人一種消失的錯覺。

其實好的詩句是我們文化的瑰寶。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


不染紅塵


問題:古代那麼多詩詞出名,為什麼到現代就沒了?

提問老師您好!

筆者回答如下:

《李白忘》

* 蘇櫶邑

人是硬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飛流直下三千尺,銀河能否當乾糧?

玉米餑餑白麵餅,不吃眼睛冒金星。

風吹草低見牛羊,此羊能否伴酒香?

黃牛耕地十萬垧,庖丁解牛一鍋湯。

此恨不關風與月,喝風餐月餓斷腸。

曾經帶兵演沙場,團長給我團嘉獎。

忽有新兵述衷腸:不識班長好文章。

悲哀啊悲哀,丟棄!

優秀的傳統文化,理應成為一個民族的思想靈魂,時刻指引前進的方向。可是,為什麼偏偏有人要信手把他丟棄在灰塵混雜垃圾的路上?難道僅僅因為它不是可以充飢解饞的乾糧和牛羊?

依我看,還是不丟不棄的好,看不清指路的星光,墜落山崖而身亡,如何把美味來品嚐?

他是我的大侄子,三歲的時候,我教會了他背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教會了他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後,我就穿上了軍裝扛起了槍,殺聲陣陣保邊疆。分別三年探家鄉,氣的我兩眼淚汪汪:侄子把王之渙和李白忘淨光。

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我歌頌白甲英雄的詩詞,在“今日頭條”上每天發表一章,我用微信把詩詞發送給戰友和親屬們,讓他們學習和推廣。結果,我的眼睛冒藍光:

我的侄子,就是那位三歲的“李白忘”反饋:“老叔,你別再發了,我不看。”

叔與侄,無虛假,大實話。於是,我聽話,不發了。我理解他:三歲的“李白忘”怎麼會突然變身四十歲的“蘇軾狂”?

我的一位撫順地稅局的戰友對我每文必贊,我激動得“心臟房顫”,我感覺:深受多年“李白忘”之牆的痛苦圍困,終於在瀋陽開發新區方向找到了突破口,可以讓我從此不再難受,我真想深情地把我的這位男戰友隔空抱一抱、摟三摟。

我帶過的一位新兵,是鞍山的一位擁有兩臺大貨車、兩棟大樓房的小老闆,他與我的那位“李白忘”的侄子本不相識,但他的反饋竟然與“李白忘”如出一轍:“班長,你文化太高了,我一句也看不懂。”聽了這句話,我不想吐飯,我想吐血!我真後悔:當年,只知道教他們這些新兵們“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只知道教他們“指哪打哪十環中”,怎麼就不普及普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否則,“今日頭條”裡今天的我,是不是會多一個人的關注量、閱讀量、點擊量、評論量、銀子量?

還好,關於傳統文化的普及與英雄精神的傳播雖然未大獲全勝,也有“外撈”:原來,那位撫順的“地稅局”戰友與這位鞍山的“車老闆”戰友經常微信聊天。聊到我的“戰疫詩詞”的時候,“地稅局”告訴“車老闆”:“他也不看。”

完了!徹底崩潰!這條信息,與其獲悉不如不獲悉!在不獲悉的狀態之下,最起碼還可以讓我光輝燦爛無比榮耀地活在勝利的不知不覺的虛無之中。這回可倒好,真實無情地用尖刀捅醒善良的假象,自尊與自信的神經讓我的文學之軀疼痛的死去活來痛不欲生!

我的另一個新兵是銀行行長,能力很強。他宣誓要把我的“戰疫詩詞”在他全國的十餘個、人數多達萬人之眾的朋友圈裡推廣。激動之餘,我天天瞪大1.5視力的眼睛,希冀看到猶如“日全食”美麗天象出現一般的關注量增長狀態的出現,結果是:茫茫宇宙,漆黑一片,昨夜怎麼黑,今夜還怎麼黑,永遠都看不到十五的月亮。

我知道:不是銀行行長不賣力,而是“李白忘”們不買賬。

至此,我終於“破案”:“李白忘”現象,不僅僅是我侄子、“地稅局”、“車老闆”以及銀行行長“朋友圈”們的個別傳統文化丟棄現象,而是社會性的一次集體文化丟棄現象。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父母是為他言傳身教的啟蒙老師,先生是為他答疑解惑的文化專業老師,社會是於無聲處對他塑模定型的不老老師。孩子丟棄傳統文化,要向誰追責?是“李白忘”的爹孃、科班先生、還是社會?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這兩個節目辦得真好,我將之視為是其發動全社會對傳統文化丟失的一次大規模“尋親”。丟了東西的孩子們,是否願意跟隨這兩位“節目老師”走回原路,把丟失的東西撿拾回來?

千萬別酸楚,人間之事總是這樣:有丟棄就有撿拾。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標識在日本捐贈武漢疫區物資外包裝顯赫之處的一句詩詞,出自一位名曰“長屋”的日本親王之手。

對此次中國傳統文化的被“搶注”,一時之間,“加油”們、“必勝”們議論紛紛。為什麼要把這次文化現象比喻成“搶注”?因為“律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創、專利。

傳統文化如果因丟棄而失去了傳承和發展,那麼,最初的創造發明也就失去了其本真的意義。

多少年來,撿拾我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可真不少,有的甚至都撿拾到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上,每一位中國人都傾盡熱情不遺餘力地在觀眾席上為撿拾自己丟失之物的洋人們尖聲稱絕鼓掌叫好。

我真想:有一天,爬上珠穆朗瑪峰之巔,對著“李白忘”們高聲吶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是垃圾,是國寶,不要丟!

(作於2020·4·19)



士兵右眼看世界


任何文化都有時代的烙印。文學作品也不例外。

人類社會最初的詩歌以四言為主,如詩經裡面收錄的作品,四言居多。《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在內容上共分風、雅、頌三部分。最初的詩歌起源於勞動號子,四言詩歌有節奏感,適合於邊勞動,邊歌唱,即可協調用力,又可以減輕疲勞。

後來四言詩歌逐漸發展,慢慢不僅僅限於勞動號子,生活中諸方面都可以在詩歌中反映。如大家熟悉的歌唱愛情的詩歌《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到漢朝時,四言詩歌仍然很常見,如曹操的《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等等,都是四言詩。這時期五言詩也開始湧現,這是詩歌發展的一大進步。如《孔雀東南飛》、《陌上桑》、《木蘭詩》。少量的七言古詩也開始出現了,如曹丕的《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能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 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直至唐朝,七言律詩基本定型,並開始大受歡迎。其實,自漢以來,五言詩與七言詩是長期並存的。所以,傳誦至今的唐詩,既有五言的,又有七言的。詩歌在唐朝時達到鼎盛。

宋朝的時候,詩歌受歡迎的程度退居其次,宋詞開始大受歡迎。

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係。詞所配合的音樂又叫宴樂,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裡巷之曲相融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詞的發展高峰則是在宋代,因此後人便把詞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與唐代詩歌並列。

到了元朝,詩詞沒落,戲曲開始流行。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的代表作有《竇娥冤》、《梧桐雨》及 《漢宮秋》等。

明清兩朝,小說更受歡迎。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後,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

五四運動以後,提倡白話文,古典詩詞創作僅僅為少數人喜愛。但也有一些著名的詩詞,開國領袖毛主席的系列作品,都是古體詩詞經典,如大家熟悉的《長征》: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白話文現代詩歌讀起來韻律感不強,也不容易記憶,詩歌受歡迎程度越來越低。到現在,白話詩歌也越來越難懂,以至於有人說寫詩歌的人比看詩歌的人多。下面是著名詩人海子的詩歌《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鷹在集合

神的故鄉鷹在言語

秋天深了,王在寫詩

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

該得到的尚未得到

該喪失的早已喪失。

這樣的詩歌,普通人可能沒有幾個願意讀,更沒有人願意記住。

詩歌要受歡迎,首先要接地氣,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意境,或言志。沒有生活底蘊,難以理解的詩歌是難以流行的,更不用說出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