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自古“美玉配君子”,可是美玉如何能与灼灼其华的谦谦君子相匹配呢?只是因为其肤浅的外表?

亦或是除却其美丽的身躯之外它还有独特的内涵

让我们走进楚国,一起去见证楚人如何与玉邂逅,玉又和君子有着怎样的渊源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楚国人和楚玉

01.楚国人的发家史

楚玉自然源自楚国,而楚国又是如何诞生的

原来,楚国先民占据着华夏的南部,这对于中原来说似乎是一种割据,当然在战乱时候还好,毕竟南边的地带也不是主要的战略要地,哪怕被割据也总是被当权者们忽略,可是周文王时,国家逐渐安定下来。

为了继续合理合法的占据南边地带,楚族的领导者的领导者慧眼识珠,抱了一棵很粗壮的大腿,即向周文王投诚,他合理合法的保护了自己在南边的小割据。

但是,周武王不像文王那么好说话,他想着把南边的小割据收归国有,而楚族打也打不过,只能撤退到了更向南的荒凉地带,不过楚国人很是会抱大腿,很快又抱上了周公的大腿,而周公在西周的朝廷可是很有面子的,在他的美言之下,终于在周成王时期,楚国合理合法的成了诸侯国之一。

一直到被秦国灭国,楚国在华夏版图的南方野蛮生长着

虽说,楚国的发家史有些憋屈,除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麻溜的抱当权者的大腿,但是,楚国在族人顽强拼搏之下一步步壮大起来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02.楚人与玉的结合之楚玉的源头

谈起楚国,我们一定会想到楚玉,它们之间似乎某种剪不断的联系,而要想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得不先去探寻楚玉的源头所在

谈起楚玉的源头,我们不禁会思索,楚玉真的是楚国工匠的专利吗?毕竟倘若在现代楚国足以凭借楚玉的名声申请专利,赚得锅满盆满。答案是否定的。

原来,楚玉不是楚国工匠的专利,只是因为在西周晚期时楚国人雕琢的玉石比其他地方雕琢的更加细腻,更加美观,因为楚国工匠的突出技术,楚玉因此而文明,哪怕是其他诸侯国家雕琢的玉石,只要够得上楚国工匠的标准,称一声楚玉,也是实至名归,而如此繁琐又美丽的玉石艺术品,平民百姓自然是难以企及的,它的美丽和珍贵只能在西周贵族和各诸侯国上层人物之间得到欣赏

原来,楚玉是当时楚国工匠雕琢美玉技术的肯定,而随着时光的推移,雕琢楚玉的技术愈加成熟,

甚至因为楚玉形成了一种灿烂的文明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03.美名远播的楚玉——和氏璧

我们知道玉中有名的楚玉,却不想,楚玉中的珍宝和氏璧曾经价值15座城。

这件事,说来话长,却不得不提起秦国的一位君主。我们都知道秦国的诸侯几乎最不靠谱的了,

因为他们从来不讲究信誉,其他诸侯明明知道这点却不得不进入秦国的圈套,被坑蒙拐骗。这是为什么呢?秦国的兵强马壮,打不过,只能认栽。

而赵国看似和楚玉不搭边的弱小国家,因为收到了楚国的和氏璧,成功被秦国的国君觊觎,这对于当时的赵国上下而言,绝非是一件好事。

觊觎珍宝,为了显示自己是文明人,秦国国君没有明抢只是推说用15座城池来换珍宝,可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氏璧给了他,绝对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而赵国想要15座城池?好啊,刚好给了秦国明晃晃宣战的理由

所幸,弱小的赵国也有能人,此能人在和氏璧到秦国之后又悄咪咪的运走了珍宝,使得赵国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说,秦国国君所言的15座城池只是空头支票,但是,这足以说明当时和氏璧的美名流传甚广,其价值让人心惊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二、君子于玉比德——楚玉与道德涵义

01.君子德行的象征——玉

玉高洁如朗朗明月,用来隐喻君子的德行,是再好不过的。

谈起高洁的君子,我们总是被他们身上那种卓然的气质所吸引,总难在专心思考其他,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却从未忽略过,他们身上从不离身的玉。那么玉为何“长”在了君子身上呢?

我们不由想到了孔圣人,他眼中的君子精神就像玉一般,温润却不失有序,缜密却不忘清越,甚至玉乃是君子德行的化生之物。

上苍疼惜黎民,让君子降临人间化解凄风苦雨,而玉之品格是对于君子德行的最高彰显。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02.玉——楚人眼中人格化的君子

如果让楚人把玉看做具体的人,它会是谁?君子,似乎成了永恒的答案

而屈原眼中君子和玉的故事,无疑让我们如数家珍。

其实,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但是,贵族的前面加了没落二字,就开启了他的悲剧人生。

空有一腔抱负,一身能耐,却报国无门。

屈原自小和楚国的平民百姓一起相处,他对于凄苦烦劳的百姓,有着强烈的同情心,所以,他总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老百姓去做一些事情,甚至曾经无数次帮助贫民度过生死存亡的难关。可是,他的同情心并没有引起他的君主的共鸣

在秦军来侵犯楚国的时候,楚国各地都不乏胆小怕事的主,而作为有志青年的屈原,他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用自己卓越的计谋,取得了守城的胜利。可是,

他的计谋并没有获得他的君主的认可

当楚国联军和秦国征战的时候,屈原奔向了最前线,当楚国需要盟友的时候,屈原出使了最适国。可是,他迎来不是国君器重,而是国君猜忌,小人馋言。

最终,被流放的屈原,心灰意冷,他用自己最炙热身体为他的母国殉情

就像长期身处黑暗的人,极为向往光明,如斯凄惨的屈原,极为热爱玉

他笔下的故事从来都是和玉分不开的,比如因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被残忍流放的带玉可怜人,玉是他心中的高洁月光;遭受逼迫,却宁死也不愿离开玉的执拗者,玉是他的全部信仰。看似是悲剧英雄在书写悲剧英雄,其实,却真真切切将玉的品格和光明的君子风联系在一起。

我们在屈原眼中望见了玉在楚国人心中的品格

。屈原的一生够苦了,他明明知道何为对对,何为错,却与对错之间无能为力,他明明理解如何挽留危在旦夕的楚国,却对结局无能为力,他明明说动了不够明智的国君,却对奸佞小人无能为力。

可是,在如此苦的屈原心中,仍然有一块净土捧着楚玉,楚玉的品格似乎成为了坚持不懈的追求,成了他永不磨灭的信仰。

而正是因为屈原对于玉的执着,对于高洁君子品格的追寻,使得他宁愿为国殉葬,也不愿独留在这悲苦的世间。

所幸,世人永远记得他,记得他的爱国情,记得他对于玉的品格的追求。

君子如玉,玉如君子,朦胧之中,玉仿佛成了一位翩然的君子凝结了世间所有的美词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03.送玉就是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朋友

我们遇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总是忍不住将自己最好的东西分享,而楚国人分享的东西很特别,他们将玉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把玉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代表了对好朋友深切的祝愿。

楚国的玉器有很多,其中最适合赠送的当玉佩莫属,而楚国喜欢的玉佩和其他诸侯国乃至当时的周王朝都有着很大差异。

相比于其他大国崇尚回首顾盼的龙纹玉佩,楚国人最好的玉佩是凤纹玉佩这件事似乎显得有些异类。

但是,凤纹的强势,或许是楚国人喜爱的原因,因为他们生活在蛮夷地区,荒凉又艰难,唯有像强势的凤一般振翅高飞,才能在达到生存的目的之后,有能力去谈自己的理想和报负。

所以,把玉作为自己最好的物品送给友人,是楚国人对于好朋友最好的祝愿。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三、结语

楚国就像是汪洋大海,楚玉就是其中的鱼,它自由自在的成长,这里有它所需要的全部东西,所以它渐渐有了神志,那是君子的品格

很难去辨别,到底是楚国成就了楚玉,

还是楚玉造就了楚文化的根基。但是,毫无疑问,当你身处遥远时空的楚国,你的好朋友一定会将名贵的楚玉送与你。哪怕玉的质量因为朋友的身价略有高低,但是他送玉的心绝对高洁如臻,至朴如君

可是,遥想今朝,多少人还佩戴着玉?

君子于玉比德:在楚国人的眼中,玉如翩然的君子,凝结世间的美好

金银首饰,钻石珠宝,锦缎华服,我们不是在追求的的路上,就是为了追求更好的。

而玉呢?喜欢戴玉的人去了何处?为何追求玉的人越来越少

浮躁的社会,浮躁的社会人,玉的君子品格似乎成了痴傻般的存在,总有人喜欢自作聪明,殊不知,喜欢玉,珍惜玉的品格的人,大智若愚。

愿爱玉的人越来越多,玉的君子品格被越来越多的人践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