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銀行客戶數據遭售賣 實測部分號主曾辦理銀行業務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 顧志娟)近日,外網曝出國內多家銀行數據洩露並遭黑市兜售,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黑灰產交易平臺上確實出現了售賣“浦發銀行理財客戶數據”的黑產項目,包括客戶姓名、電話、身份證、地址信息。新京報記者隨機撥打電話核對發現,涉事數據中客戶的姓名與電話均為真實信息,但名單中僅有少數人辦理過浦發銀行相關業務。

9萬條浦發銀行理財客戶數據5千元黑市兜售

4月12日,社交媒體賬號@Bank Security發佈消息稱,上海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客戶資料遭到倒賣,有銀行隨後發佈回應稱涉事信息與真實客戶信息不符,不排除系偽造。

對此,4月15日,新京報記者在外網黑灰產交易平臺以上述銀行名稱為關鍵詞搜索,發現了一項“9萬條上海浦發理財客戶”數據售價5000元的商品信息,賣家向記者出示的數據截圖顯示,數據內容主要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

9萬銀行客戶數據遭售賣 實測部分號主曾辦理銀行業務

4月16日,新京報記者隨機向10名截圖中暴露信息的“理財客戶”撥打電話核對信息,其中4個號碼無法接通,1個號碼的號主反饋信息不實,另外5名號主的信息均屬實。不過,當記者問到“是否在浦發銀行辦理過理財產品”,以及“是否辦理過浦發銀行銀行卡”時,5名號主中只有1人表示辦理過浦發銀行的理財產品,另有1人表示沒有辦理過理財,但曾經開過浦發銀行的銀行卡。

有銀行從業者表示,由於數據不包含任何銀行賬戶信息,不能證明是銀行數據,也不能證明是銀行洩露的。

4月16日,新京報記者就此事向浦發銀行求證,浦發銀行回覆新京報記者稱,近日網傳疑似有多家機構客戶數據被兜售,其對此高度重視。經排查比對,相關數據無該行賬戶信息,且與該行客戶信息要素不符。不排除不法分子將不明來源數據冠以金融機構名義兜售,以牟取非法利益。浦發銀行表示,“對於偽冒我行信息、損害我行商譽的不法行為,我行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類涉銀行項目成黑產牟利手段

不過,新京報記者4月15日調查發現,目前在黑市中確實存在多類涉及銀行的黑灰產項目,許多黑灰產項目也在帶上“銀行”二字後價格陡然上升。

記者在外網黑灰產交易平臺以“銀行”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涉及銀行的黑灰產項目種類繁多,綜合來看主要包括銀行客戶數據買賣、他人銀行卡餘額查詢以及用於非法交易的銀行卡“四件套”買賣三種類型。

有熟悉黑產的人士表示,銀行客戶數據可以直觀的篩選出高淨值人群,較受營銷推廣行業的買主歡迎,因此相對於其他行業數據,銀行理財客戶的數據賣得更貴,不少黑產賣家也由此將種種途徑收集來的數據冠上“銀行”二字後坐地起價。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如此,賣家給記者展示的“銀行客戶”數據中的姓名與電話也均是真實數據,這就給騷擾電話以及詐騙電話提供了名單。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在黑市中涉及銀行需求最多的是餘額查詢服務。銀行卡的餘額屬於公民隱私信息,不能沒有憑據隨便查詢,因此衍生出了銀行卡餘額查詢黑產。

4月15日,新京報記者輾轉聯繫到一名號稱可以查詢銀行餘額的人士,對方表示只要提供銀行卡號或身份證號就可以查詢銀行卡信息以及餘額,價格為中農工建四大行800元,興業銀行900元,給出更高價格還可以查詢流水。

9萬銀行客戶數據遭售賣 實測部分號主曾辦理銀行業務

此外,使用他人身份證註冊的銀行卡“四件套”則是黑灰產人士進行違法交易的“標配”,記者發現,根據買家標價的不同,“四件套”的價格在數千元左右浮動。

業內人士稱,上述三類涉及銀行的黑灰產項目中,銀行數據倒賣的來源很複雜,有可能是黑客攻擊“脫庫”導致洩露,也有可能是業務人員非法操作導致;餘額查詢服務多為具有查詢權限的“內鬼”提供;“四件套”則多為不法分子以低價利誘或矇騙弱勢群體辦理銀行卡,再高價轉賣給黑產團伙而致。

新京報記者 羅亦丹 顧志娟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