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戰投十二年

京東戰投的成績單首次浮出水面。

投資界獲悉,美東時間4月15日,京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最新文件,披露了京東過去幾年的投資成績單,其中具體介紹了包括永輝超市、唯品會、易車、途牛等企業在內11筆戰略投資的情況。

而這11筆投資,盈虧相差懸殊。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京東對永輝超市、唯品會的兩筆投資收穫回報近100億元人民幣,但對於易車、途牛的投資,由於企業眼下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京東賬面至少虧了70億元。

事實上,上述只是京東龐大投資版圖的“冰山一角”。自2008年開始第一筆投資,京東在12年的時間裡累計投資至少100筆。不過,相比在創投圈名聲雷如貫耳的阿里、騰訊戰投部,京東戰投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鮮為人知。

京東戰投最新成績單:

投資永輝超市、唯品會兩筆大賺100億

京東罕見地公佈了這些年的投資成績單。

4月15日晚,京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20-F文件,重點披露了11家企業的投資情況,其中包括易車、易鑫金融、永輝超市、途牛、達達集團、Farfetch、中國聯通、唯品會、萬達商業地產、五星電器、愛回收。

投資界梳理發現,這11家企業中,有的已經上市,有的還未上市,單從已經上市的項目來看,京東的投資水平不太穩定,回報也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整體來看,在永輝超市這一筆投資上,京東創造了超高回報。按照4月16日永輝的收盤價10.47元/股計算,京東在永輝的這筆投資浮盈近66億元(人民幣,不註明美元的情況下同)。

資料顯示,2016年8月11日,京東以參與永輝超市定向增發的方式獲得了後者10%的股權,並於2018年5月23日再次加碼使得自己的持股比例增至12%,兩次投資總額約為54.3億元。

此外,京東投資唯品會也大賺一筆。自2017年底京東和騰訊共同斥資8.63億美元投資唯品會以來,京東對於唯品會的投資仍在持續加碼。報告披露,京東在唯品會上的投資總額達6億美元。

公開數據顯示,京東在去年對唯品會的持股比例增至7.8%,按照昨日唯品會收盤最新市值126億美元計算,京東浮盈近30億元。

粗略算下來,在永輝和唯品會兩項投資上,京東浮盈近百億。不過,這兩筆投資掙的錢在易車、途牛的投資上又虧掉了。

報告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持有易車24%的股份,累計投資60億元,按照昨日收盤最新市值7.91億美元計算,京東累計虧損近50億元。不過去年9月,易車宣佈收到騰訊控股及黑馬資本的私有化要約,後兩者擬以每股16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買方團尚未持有的所有易車已發行的普通股,易車的大股東京東和董事長李斌都同意了。

而在途牛上,京東的運氣更差。2014年12月,京東以3.0億元獲得途牛約7%的股份,隨後於2015年5月22日再次斥資21.8億元(包括15.2億元現金和價值6.6億元的資源)加碼途牛。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東仍持有途牛約21.2%的股份。目前途牛市值不到1億美元,如此計算,京東虧損近23億元,虧損幅度達93%。

揭秘京東最全投資版圖:

超100次出手,投出電商半壁江山

經歷十餘年,京東逐步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投資版圖。

根據企查查數據,京東至今共進行了超過100筆對外投資,最早一筆對外投資開始於2008年,在2012年也有零星投資,不過京東大規模出手則開始於2016年左右。

京東戰投十二年

其中,一度引發轟動的是,2016年6月20日,京東與沃爾瑪達成協議,通過股權置換的形式以14.9億美元全資併購1號店,同時引入沃爾瑪作為其股東方。這一筆大規模的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代表著京東在電商領域的高歌猛進,對於京東而言,1號店的核心價值就是商家資源,但在逐步將資源整合完成後,1號店也失去了獨立存在的意義。

不過,1號店並不是京東投資併購的第一家電商平臺。在此之前,京東在2014年通過與騰訊的交易,獲得拍拍、易迅、QQ網購等騰訊旗下電商業務。但這些電商平臺僅僅是成為了京東的倒流入口,拍拍網在2015年11月被關停,而在在被京東收購1年多後,1號店“名存實亡”。

電商是京東的根本。一直以來,京東也通過不斷聯手騰訊對抗阿里。自2014年“聯姻”以來,京東和騰訊也在戰投領域不斷攻城略地,2017年12月,京東和騰訊再次聯手,將唯品會收入囊中。

對於這筆投資,京東方面的考量是,唯品會可以進一步擴大京東時尚業務的廣度和深度,雙方可以攜手進軍女性消費者市場這很重要,切的是阿里的蛋糕,遺憾的是,這一戰略投資並沒有達成原本期待的結果,唯品會給京東拉新女性用戶並不成功。

眾所周知,零售、物流、金融是京東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在京東引以為傲的物流領域,戰投的戰火也未停止。2016年4月13日,京東與達達突然宣佈合併,京東集團以2億美元+京東到家的形式入股達達,達達與京東到家合併後,蒯佳祺擔任新達達CEO,成為當年即時物流領域的重大事件。

如今,達達-京東到家的IPO傳聞甚囂塵上,知情人士透露,如果不出意外,達達-京東將在今年赴美上市。外界也在等待,達達-京東會不會成為京東戰投的第一股?

鮮為人知的京東戰投部:

執掌人出爐,但拍板人仍是劉強東

不同於騰訊、阿里的戰投部門,在很長一段時間,京東戰投都鮮為人知。

直到“關鍵先生”胡寧峰的到來。2019年7月,胡寧峰加入京東,9月12日被正式任命擔任京東戰略投資負責人,負責京東集團戰略投資交易。胡寧峰出身VC/PE圈,此前他曾有3年時間在知名PE巨頭鼎暉投資擔任董事總經理,還曾加盟過凱輝基金。

在集團內部,胡寧峰的彙報對象是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京東CSO廖建文、CFO黃宣德,都是京東投委會掌有一定決策權的重要人物,但他們並不像阿里的蔡崇信、騰訊的劉熾平那樣被人熟知。

關於廖建文和黃宣德,見諸於媒體報道的並不算多。據自媒體朱思碼記記錄,2017年對唯品會的那一場投資,黃宣德表態支持,他從財務視角分析,無論合併還是投資唯品會,都是1+1大於2;廖建文反對,質疑唯品會發展前景,於是兩人在投資決策上不可避免產生了分歧。

但劉強東“想組局的想法大於真的想合併”,最終拍板:決定投資唯品。

相比起在阿里戰投部,馬雲來配合蔡崇信;但京東的投資拍板人是劉強東,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京東戰投長期沒有一個非創始人的關鍵先生了。胡寧峰的到來,意味著京東想要重整戰投、更加獨立化的決心,但在這加盟尚不足一年的時間裡,他還沒有通過投資佈局釋放給外界更多的信號。

一直以來,互聯網大廠的戰投和集團業務之間都是聯繫緊密。在京東,從前大多數投資項目是由業務部門發起,去年9月,胡寧峰代表京東戰投首次對外分享投資思路,表示

未來許多集團戰略將由戰略投資部來推進,業務部門和戰投部門推進的投資比例將會是“一半一半”。

實際上,在京東內部,除了集團的戰略投資部門,京東物流、京東數科(原京東金融)也都有自己的投資部,甚至京東數科旗下還有從事股權投資的千樹資本。胡寧峰則表示,除了投資團隊相對獨立的京東數科,其他都將整合在集團層面。

對戰略投資的理解不同,投資的方式就會有差異。在CVC龐大的軍團中,騰訊一貫的作風是,有錢大家一起賺,阿里則崇尚一家獨大。調整之後,外界也開始期待京東戰投的新動作,和即將裂變出的獨特風格。

胡寧峰曾對媒體說,京東的戰投最後成什麼樣子,其實基礎點就是京東集團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這個是核心點,如果把這個事情想清楚了,戰投要長成的樣子自然就能想象得出來。

“棋至中盤,突破裂變”,京東戰投還在摸索自己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