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考研政治還沒開始複習 那你要抓緊時間了

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一)主要矛盾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24年—1927年的國民大革命,這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進行了土地革命,這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也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抗日戰爭。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時中國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這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總論: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國人民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後來又有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使人民當家作主;在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表現形式不同,革命任務也有所區別。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週年紀念

1、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1921年,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鬥爭目標。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問題。

5、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

6、1925年,大革命

①群眾的動員更為廣大,②鬥爭的規模更加宏偉,③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加深刻。中共四大提出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的問題。

7、1935年

(1)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瓦窯堡會議: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3)一二九運動:喊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8、1936年,紅軍的長征勝利。

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①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②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③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④就是顧全大局、平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⑤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9、1936年,西安事變。

10、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事件)

(1)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26日)

a、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開始。

b、1937年8月洛川會議: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強調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關鍵在於使已經發動的抗戰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c、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取得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勝利。

d、1938年3月臺兒莊大捷: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防禦階段國民黨軍隊組織了四大會戰:淞滬會長、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e、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2)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26日——1944年底)

a、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日本改變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對國民黨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b、百團大戰: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軍,對華北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重要目標的進攻戰役。削弱敵人、壯大自己,逐步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為實行戰略反攻準備條件。

c、抗日根據地的建設:1940年,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基本綱領、基本政策。(1)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2)減租減息,發展生產。(3)文化建設與幹部教育。

d、延安整風運動:《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教條主義是整風運動的重點。

毛澤東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幹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

(3)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底——1945年8月15日)

a、創立聯合國:1945年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

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b、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

c、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被日本佔領50年之久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由中國收回。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

d、重慶談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重慶談判從8月20日到10月10日結束。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11、1946年

(1)全國性內戰開始的標誌: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

(2)《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這就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誌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係、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

12、1949年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被認為是新中國奠基的3個歷史性文件。《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①標誌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②標誌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範圍內的建立,③標誌著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了。

20考研:考研政治還沒開始複習 那你要抓緊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